枸椽酸咖啡因应用在新生儿呼吸暂停对发作时间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2018-06-14王红霞
王红霞
呼吸暂停主要是指血氧饱和度下降、肌张力下降、伴青紫或是心率出现减慢状态、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20 s[1-2]。美国的儿科学家将呼吸暂停判定为呼吸停止的时间在20 s以上,或是呼吸停止的时间在20 s内,且伴发绀、心率减慢等状况[3-4]。故本院对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施以枸椽酸咖啡因治疗,对血气指标及发作时间的影响报道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确诊属于原发性呼吸暂停80例患儿资料,分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体质量1 060~2 581g,平均(1 729.92±99.28)g;足月儿16例,早产儿24例;研究组男18例,女22例;体质量1 153~2 492 g,平均(1 802.61±82.99)g;足月儿13例,早产儿2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和《实用新生儿学》中第四版的诊断标准相符患儿;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此研究者。排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疾病;产时代谢、电解质出现紊乱,感染或是产时窒息患儿。本研究征得伦理会认同批准。
1.2 方法 对所有出现呼吸暂停的患儿实施托背、弹足底等刺激,同时予以无创型呼吸机及吸氧等支持。研究组为枸椽酸咖啡因治疗,选择20 mg/kg的枸橼酸咖啡因混合浓度是5%的葡萄糖注射液实施静脉滴注,时间为30 min,在用药24 h后将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5 mg/kg的枸橼酸咖啡因,以静脉滴注形式实施治疗,1次/d。对照组行氨茶碱实施治疗,首次治疗是选择5 mg/kg的氨茶碱注进葡萄糖注射液内,实施滴注,在24 h后取3 mg/kg的氨茶碱混合葡萄糖注射液实施滴注,连续治疗3 d,2次/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 记录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的持续时间、次数、症状消退的时间。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72 h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主要为PaCO2(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HCO3-(碳酸氢根)水平。疗效评判:用药的72 h后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不减,且伴青紫症状,心率未改善为无效;用药后的48 h后,患儿未发作呼吸暂停状况,青紫状逐渐好转,心率改善是有效;用药的24 h后患儿面色红润且心率正常,呼吸暂停并未发作为显效[5-7]。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情况 PaCO2和HCO3-两组在用药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72 h研究组PaCO2及HCO3-的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优(P<0.001),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气指标比较情况(x±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x±s)
2.2 两组发作次数及相关时间指标比较情况 研究组发作的持续时间、症状的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时间指标及发作次数的对比(x±s)Table 2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time and number of attacks between two groups(x±s)
2.3 两组疗效比对情况 有效例数研究组患儿比对照组患儿多,总疗效对照组相对比研究组低(P<0.01),见表3。
表3 两组在疗效中情况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n)
3 讨论
呼吸暂停为新生儿,特别是在早产儿中常见症状,其发病率相对较高。早产儿的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特别是在呼吸中枢若不够成熟,则可能引发呼吸调节出现障碍[8]。通常临床将呼吸暂停分为三类型,即混合性、阻塞性、中枢性。其中混合性的呼吸暂停会在同一次的呼吸暂停中发作,同时存在阻塞性、中枢性的呼吸暂停症状,或是一段时间中由多导性睡眠图记录到阻塞性或是中枢性的呼吸暂停出现;阻塞性主要是呼吸运动的增加,而气流无增加;中枢性的呼吸暂停则为气流及呼吸运动皆已停止[9]。呼吸暂停如按照病因进行划分,则可分成原发性及继发性的呼吸暂停。原发性的呼吸暂停通常和体质量、胎龄相关,胎龄小则发病高;继发性的呼吸暂停在早产儿或是足月儿中皆可见,引发因素较多,例如气胸、肺炎等呼吸系统中疾病;颅内出血、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内疾病[10]。
本研究中,PaCO2和HCO3-两组在用药之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的72 h研究组的PaCO2及HCO3-指标水平相对对照组低,其中PaCO2在用药72 h后,研究组(30.05±5.01)mmHg,对照组(49.01±4.00)mmHg,研究组PaCO2低;研究组发作的持续时间与症状的消退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且发作次数相对对照组更少,其中研究组发作的持续时间(9.01±1.10)s,对照组(14.92±2.20)s,发作持续的时间研究组短;有效例数研究组患儿相对对照组患儿更多,对照组总疗效72.50%(29/40)相比较研究组95.00%(38/40)更低,表明枸椽酸咖啡因应用于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中,总疗效高,可缩短疾病发作的时间,与吴春艳[11]等研究类似。考虑为:氨茶碱和咖啡因皆为黄嘌呤类用药,氨茶碱主要是提升呼吸中枢作用在CO2中的反应性,从而使呼吸兴奋达到改善呼吸暂停的效果。文献表明,氨茶碱应用在呼吸暂停的患儿中,能促使糖降解逐渐减弱,进而引起高血糖类反应;同时其有效浓度和中毒的浓度接近,因此在血药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则中性粒细胞活性则会逐渐下降,感染几率会相应增加,且给药次数增多易引发副反应。枸橼酸咖啡因属于甲基的黄嘌呤型药物,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兴奋剂,用药后对患儿的呼吸中枢进行有效刺激,使腺苷受体受阻,进而促使呼吸功能逐渐改善;其刺激作用相对氨茶碱作用强,药物浓度的范围广,且脂溶性高,能够穿透血脑中屏障,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中,不良反应相对小。研究证实,枸椽酸咖啡因对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改善效果明显,同时对神经功能存在保护作用,在用药时,无需实施血药浓度的监测[12]。本研究对两组用药产生的副反应未实施详细的列举说明,待临床统计补充。
综上所述,枸椽酸咖啡因应用在新生儿发生呼吸暂停治疗中,可减少呼吸暂停发作的次数,缩短发作持续的时间,同时可改善患儿血气状态,恢复快,疗效佳。
[1] 吴春艳,贾晓娟,白彦红,等.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作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622-624.
[2] 谭艳鸣,段娓,易明,等.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2):129-132.
[3] 朱月娥,莫春燕,敖丽云,等.不同剂量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不良反应及临床结局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7,14(2):154-155.
[4] 傅晶晶,叶丽娟,金巧燕,等.枸橼酸咖啡因针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9):256-257,259.
[5] 李文斌,常立文,刘伟,等.氨茶碱联合纳洛酮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与枸橼酸咖啡因疗效比较[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8):1381-1384.
[6] 蒲伟丛,刘翠青.咖啡因联合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8):497-500.
[7] 金小兰,谭玮,丁香平,等.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1):985-987.
[8] 林开颜,蔡琍璇,刘杨,等.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极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2):292-294.
[9] 徐景武,武兆磊,陈泳涛,等.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3):215-217.
[10]杨伊琳.不同维持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7,38(z1):246-248,250.
[11]吴春艳,王晓娇,王媛媛,等.枸椽酸咖啡因对新生儿呼吸暂停血气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539-1541.
[12]林春繁,黄珊华.枸椽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4):5184-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