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思维导图在描写中的导引策略
——以人物描写为例

2018-06-13廖素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目光导图温暖

廖素娥

(福州第四十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思维导图是20 世纪 60 年代由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托尼·巴赞首次提出的。 他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 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1]利用思维导图左右脑协同作用原理,可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联想和想象,拓宽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特别用思维导图进行片段训练就更具有实效性。[2]下面便以笔者在参与省级作文课题“初中层渐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中执教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一些体会。

一、问题与症结

课题“初中层渐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是针对学生学情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为了强化写人记叙文的细致描写训练,要求在特定场景中抓住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显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拟的题目是半命题作文《____的目光》,所选用的词语有:温暖、温柔、慈祥、严厉、严肃、坚毅、难忘……

批改作文时,在文中经常看到出现这样的句子:①她那温柔的目光让我深深地感动了。②那深情的目光一直留在我的回忆中,让我难忘。③老师轻轻地握着我的手,用温暖的目光鼓励着我,那眼神好像在说:加油,你行的。④他的目光是坚定的。他始终认真细致地调着望远镜,好像在说:我一定行。①②句子仅仅出现“目光”这两个字,对“目光”没有描写,俗称“贴标签”。③④这类的句子虽然有采用一些描写,但对关键词“目光”还不够细致描写。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都离不开目光接触。目光是人际交往间最传神的非言语交往,讲话者迎视对方时,经常会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讲话者的情感也是通过目光让对方感受到,从而在他心里引起心理的变化 。[3]写作时若能够抓住目光,详细地描写出目光的特点,目光给对方的感受,那么人物的 性格特征就能够详尽展现,人物的形象就能够立体的展现在读者眼前。

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审题时即使知道要重点刻画目光,却无从下笔。因为目光是无形的,要把无形的抽象的东西写的具体,谈何容易?

二、对策与尝试

既然找到问题所在,那么就应该寻找对策并实践操作,才能验证是否可行。课题组决定由笔者来开展一节《____的目光》作文指导课。

目光是无形的,怎样才能写得生动形象,从而凸显人物特征呢?追根溯源,目光与目光的交流其实就是心与心的交流。若要写好这一文题,不仅需要有一双慧眼,更需要一颗慧心。所以,应调动人的各项感官,发挥联想和想象,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悉心感受,具体描写,达到化无形于有形,生动可感。

笔者决定以C同学所写《温暖的目光》为例,以C同学所写的特定场景来指导学生。文段中设定的场景:学生单元测试不好,心情郁闷。老师察觉后,找学生交谈。

老师是目光的发出者,是描写的对象。伴随着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最重要的是具体化老师的目光。这时候便可以引导学生细写目光,老师的目光中蕴含的情感,目光如何看向对方,目光投射的“数量”的多少、强弱。因为关键词是“温暖的目光”,所以温暖便是目光的情感含义,描写老师目光的动词,引导学生采用“流淌”“流露”“散发”等强度不大,温和型的词语,写到目光的“数量”时,便有了相对应的“一丝”“一缕”“几许”等数量词。如:老师微笑地看着我,她的目光是如此的温暖,流淌着丝丝的关爱、缕缕的温情,还有那几分的担忧。

上述这些描写是对目光的直接描写,而关键的是接受者即学生的感受也应该具体描绘。这时,便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大脑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调动感官,发挥想象和联想。因为作为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 ,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就是对大脑知识和想法进行 “碎片整理”并“不断优化”的过程。[4]

经过多次的研究和探讨,笔者针对如何描写目光绘制了相应的思维导图。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有效的多角度多方面发散思维,尽可能多方位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多层次进行想象和联想,笔者决定采用实物图片结合文字的形式来制作简单易懂的思维导图。同时为了激发同学的兴趣,笔者把思维导图设计为可爱的漫画人形,身体和手分别牵引着人的五种感官所对应的联想物。如下列图示(图中部分文字在课件中是实物图片):

下面具体谈谈如何应用人形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与写作。

既然目光的情感含义是温暖,学生也已经明确,便可以让他们继续思考如何描写目光的温度。当一轮红太阳图片出现在目光下方时,便引导学生寻找两者间的共同点:温暖、有温度。学生一下便心领神会,马上指出可以用阳光来比喻目光。这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再次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引导他们从人的感觉即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方面进行联想。于是,学生便展开相类似的联想,很快便列出火炉、热茶、热咖啡等一系列的喻体。例如:

①老师抬起头,微笑地看向我,那目光温暖的如同春日的阳光一下子照进我的心田,我的心一下子暖洋洋。

②老师的目光投向我,那么温暖,仿佛在寒冷的冬天里,给我送过来的一杯热茶,熨烫着我的五脏六腑,我身上的毛孔无一处不舒服,无一处不服贴。

接着,人形图又再次展示两幅画:小河缓缓流过田野,几条柳枝轻拂湖面。同学们一看到图片,马上议论纷纷,并把人的视觉和触觉和目光的力度联系起来,从杨柳联想到和煦的二月春风,想到小河的缓缓流动就像目光温柔的流淌。于是便有了以下的例句:

老师微笑地看着我,那目光如一缕和煦的春风迎面拂来,如刚刚长出嫩芽的柳枝轻拂湖面,那么轻,那么柔,我只觉得如那二月的细流缓缓地流动在我的心田。

之后,当荔枝和杨梅,小提琴和五线谱的图片展示时,学生马上从味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便有这样的例句:

老师又看了我一眼,那春天阳光般的温暖目光一下子驱走了我心底的阴霾,心像浸满了蜜汁。我仿佛看到了绿草茵茵,春暖花开,心儿便伴随着一曲优美动听的轻音乐在轻轻地颤动。

看着学生兴趣盎然的讨论场面,听着他们各执己见的争辩,笔者发现,这个“人”形思维图达到了引导的效果,原来无形的目光就这样在具体的物象中,在调动人的不同感官的感觉中找到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手段。

三、借鉴与进步

初步实践后,笔者趁热打铁,继续巩固这种采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于是,又布置了作文《一抹微笑》。作文批阅时候,笔者欣喜地发现同学们比上次作文已有很大的进步。例如:①我偷偷地瞄了她一眼,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她露出的那一抹微笑,我瞬间觉得连空气也变得柔和了。她那一抹会心地笑就好似黑暗中的一抹光亮,照亮了我整个心间;她那一抹温柔的笑就好似一股暖流缓缓地流淌进了我的心窝,温暖了我整颗心!

②母亲捧着一张崭新的奖状,仔细地端详着。看着看着,她忽然扬起嘴角笑了起来。那一抹微笑,像是柳枝拂过水面,像是阳光照耀心底,我的心一下子溢满温馨、甘甜。

同学们套用目光的描写方法,或多或少有意识的在“一抹微笑”上浓彩重笔,虽然写得并不是很好,但至少说明有意识为之,可见那节指导课有一定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验证指导的可行性,课题组又让笔者送教下乡到福州第二十一中学借班上作文课。结果发现,虽然和学生不熟悉,但人形思维导图很快在同学中架起沟通的桥梁,人形思维导图以它独特的形象赢得学生的认可,指导效果依然显著。

由上述实践可得,若要教给学生怎样具体描写的作文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推行切实可行的指导,让学生的思辨能够紧跟老师的步骤。而思维导图以图式的方式呈现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结构和路径,使人们的思维过程清晰可见,是比文字更加富有成效的表达方式,从而引发学生探求写作的欲望,在教师的点拨下,超越教师的预定目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5]让学生从教师的指导方法中得到启示,甚至独创出属于自己的写作思维。

[1][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李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59.

[2]夏晓静.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2).

[3]心理学中的沟通与谈判[EB/OL][ 2016-03-15].http://www.docin.com/p-1489124569.html .

[4]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

[5]张立昌.基于核心知识导图的高效课堂创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猜你喜欢

目光导图温暖
会变的目光
烃思维导图
温暖冬夜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请别告诉她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背后的目光
温温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