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助我成长
——我的成长之路

2018-06-13常立钢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打篮球小学教学编辑部

◇常立钢

当我敲下这个题目时,不禁心生感慨,眼角湿润。《小学教学》会给数以万计的教师以启发和帮助,但是,没有哪个读者能比我更受益、感受更深刻。

一 《小学教学》教我上课

2006年,我通过招教考试来到省城郑州教学。虽然之前已经从教11年,但我对组织教学还是懵懵懂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想改变一下课堂的活力,但苦于没有方法。突然有一天,我在翻阅《小学教学》(当时叫《小学青年教师》)时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已经忘记了,但是内容至今记忆犹新。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课堂上不要和学生“打乒乓球”,要和学生“打篮球”。所谓的“打乒乓球”就是老师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老师问,这个学生答,老师再问,这个学生再答,完全没想到其他学生的参与,好比和这个学生“对打”乒乓球。所谓的“打篮球”就是老师问一个学生时,要根据回答情况,善于把问题“传给”其他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好比打篮球时让更多的学生“摸到”篮球一样。

读到这篇文章,我一下子“清醒”起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逐渐掌握了“传球”的策略。课堂上,我先让能力稍弱的学生发言,展现问题,制造冲突,然后把“球”传给能力稍强的学生,让其有所提高,再传给能力最强的学生,让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得到完善,最后再把“球”传给能力稍弱的学生,完成一个难点问题的突破。这样,我的课堂活力大增,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有力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实现了“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

当然,还有更多的文章给我教学上的启迪和思考,让我懂得教学的真谛,掌握了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 《小学教学》助我研究

2009年,我当时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每周都整理学校所有教师的教学反思,并编成反思集,但是,我本人对教学反思认识粗浅,没有底气给全校老师的教学反思“排队评优”。这时候,是《小学教学》给我指引了方向:2008年《小学教学(数学版)》第7-8期刘加霞博士的《实践取向的教学反思:不同反思水平的案例分析》一文给了我莫大的指导!

刘加霞老师在文中阐述了主题案例式反思的目的、意义、表现特征以及策略和方法。文中说,当前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反思主题、没有展现课堂细节、没有体现解决问题、更没有突出反反复复的思考。文中还说,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最好起步的是主题案例式的教学反思,也就是针对一个教学案例,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展示细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对课堂教学进行反反复复的思考,进而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依照刘老师文章中体现的教学理念,我对学校教师写的教学反思进行了分析,发现大部分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如文中说的问题一样!接下来,我一边亲身实践写反思,一边对学校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归类整理,选取典型案例,写出认识体会,两年下来,我也有了自己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写出了《让教学反思成为一个过程》《教学反思不再教学“烦死”》等经验总结。然后,围绕教学反思,我先后申报了3 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后来获得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在省、市级培训会上交流经验。

在教学研究的路上,是《小学教学》给我指明了方向,教会了我怎样做研究!

三 《小学教学》促我写作

2012年3月,时任《小学教学》编辑部副主任的殷现宾老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让我着实忐忑了好久。殷老师说,你是区教研员,离编辑部又近,能否做一下编辑部的兼职编辑?我答应了,但接下来开始心虚,因为我实在没有相关经验,再说我写的文章还很稚嫩。

不过,在编辑部老师的帮助下,我努力学习业务知识,逐渐有了“拿剪刀剪文章”的感觉。每一次我骑着电动车去顺河路报刊社送稿子时,心中涌现出的自豪感无以言表!重要的是,我有机会浏览大量的来稿,我还要对来稿做出判断和筛选,并且可以倾心地阅读全国名师大咖的文章。兼职编辑的工作不但使我丰富了教学经验,还初步锻炼了“修剪”文字的能力。

终于,在《小学教学》的帮助下,我开始“井喷式”地写文章了!从2017年9月至今,我一连写了二十余篇观课反思、科研心得,有 8 篇文章发表于《小学教学》等教学刊物上,其中,《为什么不明白以谁为标准移动小数点》被《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融课题研究于常规教研促教师成长》一文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5期上发表。

我的文章还很稚嫩,但我有幸遇到了《小学教学》,还是她又让我学会了写作!

猜你喜欢

打篮球小学教学编辑部
小熊打篮球
海浪“打篮球”
打篮球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