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训教学中信息化手段应用实践与效果评估
2018-06-11胡海段明忠刘毅
胡海 段明忠 刘毅
[摘 要] 信息化教学是高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在钳工实训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传统教学,并随机选取了250名学生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钳工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模式,综合分析相关统计指标,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钳工实训教学的效果。
[关 键 词] 钳工实训;信息化;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211-01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高职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微课、云班课、QQ群等手段的应用使教学过程更加立体化。
高职学校钳工实训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需要学生掌握锯割、锉削、划线的操作要点以及常用量具、工具的使用方法,工件质量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机械识图的能力。针对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厌听乐做等特点,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钳工实训中,可以在实训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一、传统钳工实训课的弊端
1.传统钳工实训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传统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班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情况也都千差万别,教师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不甚了解。
2.传统钳工实训课程教学缺乏互动性。传统实训课的理论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性,即使有互动也由于时间限制无法顾及到每一个人,最终导致学习的效果不佳、学习的效率低下,课上讲过的内容却仍然要在实操过程中反复纠正和讲解。
3.传统钳工实训课程教学实操部分学习缺乏直观性、可重复性差。传统实训课的实操要点部分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但由于观看的距离、课堂时间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往往无法保证每一名学生的观看和学习效果,最终造成学生在实操中的错误操作、不规范操作增加。
4.传统钳工实训课程教学评价部分缺乏过程性评价。传统实训课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根据学生最终提交的作品来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估,但实训课程更强调学生操作过程中操作要点的掌握与运用,这就凸显出传统实训教学过程评价手段的单一和片面性。
二、将信息化技术引入钳工实训课程的优点
1.在课前,教师可以采用手机APP上传课件、操作过程的短视频和相关通知,让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操作过程要点,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和反馈,让教师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情况等,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实训过程的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入微视频、图片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实训过程有一个更加形象的理解。在观看微视频过程中或者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采用手机应用平台用课前准备好的试题对全班学生进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在实操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操作要点的掌握情况、工具量具的使用、工件的制作進度和质量等进行评判,也可以采用云课堂等平台发布相关的实操类试题让学生限时作答,对学生的答题错误类别进行分类,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并且可以以答题情况作为实训效果评判的依据之一,而不只以最终作品的提交作为评判的依据。
三、教学效果评价
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对比传统钳工实训和引入信息化手段后的钳工实训效果,随机选择250名学生进行试验对比,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钳工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手段进行钳工教学,分别采用相同的实操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评分,采用minitab15.1软件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样本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实验组的学生成绩样本均值为85分,大于对照组的79分。对照组的标准差14.2大于实验组的标准差13.0,说明采用信息化手段的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更稳定、更集中,波动更小。
对样本进行假设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多样本Mood中位数检验法,原假设:H0: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备择假设:H1: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由于P值=0.025<0.05,且对照组与实验组中位数95%的置信区间<0,因此应该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可以断言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样本中位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四、结语
实训课以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为主,与强调获得间接经验为目的的理论课相比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王守仁先生心学理论的核心之一即“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当中感受到、领悟到,甚至做到“知行合一”也是实训课的一个重要的意义所在。当前,我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以及对“工匠精神”的提倡,都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刚.信息化技术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
[2]杨剑钧.微课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2).
[3]姚阳.使用智能终端管理系统提高护理实习管理水平[J].职教论坛,2017(30).
[4]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