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主义视野下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答问行为的审视
2018-06-11邓莉胡晓曦
邓莉 胡晓曦
[摘 要] 从非理性主义视野下审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师答问行为,不难看出,教师的高控性抹杀了幼儿的能动性;教师割裂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统一;教师的理性逻辑束缚了幼儿的非理性体验。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关注幼儿非理性的情感体验,做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关 键 词] 非理性主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师答问行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154-01
非理性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理性而是非理性的意志、生命之流、内心体验,它强调非理性和个体性,看似松散而随意的教育,其实充分体现了对每一个幼儿的尊重和爱。本文试图从非理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审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师答问行为。
一、从非理性主义的视角审视教师答问行为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答问行为是指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的行为。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提问的行为很少并且不受重视,教师答问的行为更是被抑制和忽视。值得思考的是,生活中活泼好问的幼儿为什么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变成了沉默者?而当昙花一现的幼儿提问行为出现时,为什么教师却选择忽视?或许,教师应摆脱理性主义的禁锢,在非理性主义的视角下寻找答问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答问的主体上:教师的高控性抹杀了幼儿的能动性
非理性主义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个人在一切对象性关系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自我内在感受。因此,在问与答的关系上,幼儿更应该充当主动提问的角色。
而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用大量的问题引导教学,甚至“满堂问”,并没有给幼儿提问的机会[1],教师和幼儿的角色错位,原本应该是幼儿提问教师回答,结果变成了教师不停地问,而幼儿要么跟不上教师的节奏,要么神游在教学活动之外,变成了被动的受问者,教师的高控性抹杀了幼儿的能动性。
(二)答问的形式上:教师割裂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统一
理性和非理性是人的精神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人的理性只有深入到非理性的层面才不至于流于概念游戏;非理性对理性缺失的批判也离不开理性的思考。
但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理性思维,面对幼儿提出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问题”时,教师的答问基本是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忽视,另一种是缺乏技巧的成人式回答。割裂了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机统一。
(三)答问的内容上:教师的理性逻辑束缚了幼儿的非理性体验
非理性主义追求一种与人的理性相对立的绝对自由的个體感性自我,而幼儿生活的世界正是这样一个“泛灵”的充满诗性的感性世界。
但现实中,当幼儿问出“如果我咬鸡腿,鸡腿会不会疼”时,教师回答多是“不会”或者“我也不知道”。教师的逻辑是成人的理性思维,过于理性的话语,无法与幼儿的感性世界相融合,更无法唤起幼儿内心深处的生命体验。
二、非理性主义对教师答问行为的启示
(一)答问主体上: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非理性主义认为,只有个体的人才是真实的、具体的,只有认识活生生的具体个人,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提高人的尊严。
在教师答问行为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提问,应给予幼儿自主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对每一个幼儿的提问平等对待。其次,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对其提问进行回答。同样的问题不是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教师的回答更不是作为标准答案出现的,而是作为对幼儿思维的启示,指引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二)答问形式上:教师应做到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统一
黑格尔形象地比喻说:“理念是经线,热情是纬线,经纬交织构成世界历史的大地毯。”所以理性与非理性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师的答问行为中,教师可以找到理性与非理性的契合点,答问的具体形式可以说是理性控制的一部分,但是答问的具体内容却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即非理性主义的特点。答问的具体形式可分为答即所问、答非所问、以问答问。以答非所问为例,对一时难以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可采用“歪答”的办法,既避免了“不予回答”或“无可奉告”的尴尬,又增添了幽默效果。[2]
(三)答问内容上:教师应关注幼儿非理性的情感体验
非理性是从人的意志、情感、心理、人格等非理性因素出发去理解人、理解社会、理解整个世界。
那么在回答幼儿的提问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当幼儿问出“如果我咬鸡腿,鸡腿会不会疼”的问题时,教师感知到的是幼儿把鸡腿也当成了像他一样有生命的个体,并赋予其感知觉的能力,如痛觉,同时又害怕自己的咬动作会给鸡腿带来疼痛感。当教师理解了幼儿的内心情感体验后,就可以给鸡腿赋予一个生命个体的情感,同时以泛灵的口吻与幼儿对答。比如,告诉幼儿:“它会疼哦,所以请你咬的时候轻一点。”
参考文献:
[1]康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冯学峰.提问与答问:言语策略一隅[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