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正线信号设备维护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的研究
2018-06-11于勇王彩
于勇 王彩
[摘 要] 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与应用。针对城轨正线信号设备课程的特点与特色,在课程标准的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等诸多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 键 词] 教学创新;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083-01
我院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建设秉承“跟着企业转,联合企业办,帮助企业干,乘势谋发展”的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为加强课程建设,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中,率先开展城轨正线信号设备课程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达到以点带面、创新实践的教学效果。之所以选择《城轨正线信号设备维护》课程作为课程创新与实践的契入点,是因为该课程既是专业核心课程又具有前沿技术水平的特点。
一、精心调研,制定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信号设备在国内的运用情况是制式多、种类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仅有各地区标准,课程内容的设置各学校不尽相同,没有太多可借鉴的范本。本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服务当地轨道交通企业的思想,我院成立了由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学院专任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专兼融合的城轨正线信号设备维护课程教学团队,先后考察了北京地铁7号线、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与北京地铁公司、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城轨企业的运营模式、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及标准、用人规格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开展与院校交流、现场调研等活动,经过专家论证,较科学地制定了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更具有实效性。
二、新建城市轨道交通CBTC一体化实训室,为课程教学提供生产性实践岗位环境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项目教学中的各项工作任务。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正线信号设备采用的是北京交控公司研制的设备,为此,我院与北京交通大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发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CBTC实训室。该实训室的建设能够满足城轨正线信号设备维护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城轨正线信号工应进行的检修维护工作任务。
(一)采用虚拟仿真+实物的建设思路
轨道交通运输信号设备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职业院校一般很难负担得起,怎么用有限的资金建设一个实训设备种类多、实训任务齐全的实训基地是应深刻思考的问题。对于设备运用中故障率小、维护量少而重在工作原理验证的部分设备如城轨列车调度指挥与监督系统ATS、应用场景、CI計算机联锁关系等实训功能的设备采用模拟仿真,而对维护量大的轨旁ATP、车载设备采用实际设备,大大节省了项目资金。
(二)将城轨正线4个子系统集成,建设一个完整的实训系统
实训室分为学习讨论区和操作区,可同时满足50名学生教学要求。建成了由区域控制器ZC、CI计算机联锁系统、ATP/ATO 车载系统、城轨列车调度指挥与监督系统ATS及应用场景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城轨交通CBTC实训系统,配套研发了应用软件,充分满足了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三、建设了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技能较强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的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校企合作组建专兼教师队伍,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我院在《城轨正线信号设备维护》课程创新与改革建设中,聘请3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与我院3名课程专任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组织专任教师2人次参加了全国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城轨信号专业师资培训,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每年不少于30天。教学团队按照行业职业标准,共同开发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情景教学讲义、实训指导书、一体化教学工作单和任务单、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在实施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实践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学能力优势互补、共担教学职责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校企共建、互利共赢的教学效果。
四、采用真实生产环境下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项目情境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的无缝衔接
一体化教学工作任务与工作岗位职责的有效衔接是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主线。城轨正线信号设备维护课程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调研,开发CBTC原理验证、ATO/ATP车载设备维护、ZC区域控制子系统维护、CBI计算机联锁子系统维护、仿真ATS子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轨旁设备仿真子系统的操作等6个学习情境计15个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按照六步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学习的每一工作任务都与运输生产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相对接,上岗就能胜任工作,实现“学习毕业—工作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五、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通过对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科学的制定课程标准和实训室建设标准,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订单培养的机遇,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科学的设置情境教学,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模式,以达到深度产教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