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018-06-11张晓刘世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

张晓 刘世军

摘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努力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想、积极构建新的教育模式,要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家校合作,使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是当今教育中的尤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250-02

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起的休学或退学情况越来越多,这也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而面对压力,大学生往往无法正确应对,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机制,没有较好的推广开展和普及心理教育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深渊的显示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提供了重要保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3 大学生心理身心健康的需要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素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严重

虽然近几年,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重视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依然存在着很多误区:一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学生辅导员和学生管理人员完成,只要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机构就可以了。二是不能正确评估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学生可以自行解决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三是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相比,其有用性较差,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2 专业队伍力量不足

2.2.1 心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为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要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每校至少配备2名。但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专职教师比例很低,大多数情况是兼职教师,而兼职教师的数量也同样不足,造成了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大课、讲座等形式,很难和学生有个别交流,于是就出现了学生有心理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情况,进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2.2.2 心理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教育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发展取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水平和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他们专门从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称专职心理教师。第二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主要是灌输式教学,大部分缺乏心理教育技能。第三类是兼职教师,有心理学背景的其它学科教师。

2.3 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错误认识

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但长期以来仍然有许多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认为学生心理有问题了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来展开,重心放在个体和防范性教育上,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窄化,也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削弱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4 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不健全

2.4.1 部门之间的工作不协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学科一样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仅依靠1-2名专职教师和数量不多的兼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4.2 缺乏有效的督导和评估

虽然目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展的较好,但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好不好,要通过评估才能确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客观资料,了解其目标完成情况,并对其效果和存在问题做出符合实际并恰当的评价的工作。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效果有待于评估。

2.5 在教育形式上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除了学校以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家长和学校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高校方面往往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将家庭纳入其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家校合作没有必要。同时,大学生家庭认为学校是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地方,没意识到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

(2)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3)改善校园环境和文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加强与家庭的沟通,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5)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参考文献

[1] 徐静.浅谈如何做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高教学刊,2015(24):228,230.

[2] 吴晓伟.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J].赤子,2015(15):156.

[3] 韩笑,刘燕萍.浅析我国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12):191-193.

[4] 霍元敏.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时代教育,2015(17):120.

[5] 黄涛.论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220-221.

[6] 藍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串联”模式——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探索[J].亚太教育,2015(13):121,11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