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化学院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18-06-11王哲王磊磊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6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改革

王哲 王磊磊

摘 要:以怀化学院东区篮球俱乐部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旨在发现篮球俱乐部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存在的亮点以及不足,为篮球俱乐部后期教学改革实践奠定基础。为了使俱乐部制教学成为我校公共体育课程常态化、固定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完成“传统型”向“灵活型”授课模式的转变,形成一套符合俱乐部自身发展、切合学生体育核心能力培养与体育素养养成的成熟、稳定、灵活、多样的俱乐部制教学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共体育 俱乐部制教学 篮球教学俱乐部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c)-0144-02

1 體育教学俱乐部的核心内涵

体育俱乐部是一种自发的、以体育运动为手段,从事体育活动的社会组织,是一种“人的集合”。各类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俱乐部的概念界定为: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利用非政府财政拨款举办的,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基层体育组织。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体育俱乐部形式组织教学,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教师指导下,有自主选择项目、教师、上课时间的权利。具有共同体育爱好的大学生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要,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为目标,以体育锻炼者自觉自愿结合为基础,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依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2 东区篮球教学俱乐部运行模式

东区篮球教学俱乐部采取“一、二、三、四”运行模式,即“一体化”模式、“二互动”模式、“三开放”模式、“四自治”模式。

2.1 “一体化”模式,即课堂构成一体化模式、班级构成一体化模式

课堂构成一体化模式:篮球俱乐部课包括教学课与实践课,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每周的教学课与实践课,且两次课不能安排在同一天。教学课以教师教授或辅导某一个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为主要内容的课堂形式,实践课是以学生自主练习、训练竞赛为主要内容的课堂形式。呈现教学与锻炼相结合的一体化课堂模式。本学期东区篮球俱乐部教学课开设五个班级,其中包括四个初级班、一个中级班,初级班以教授篮球基本技术为主,中级班以巩固提高基础技术为主,以技战术配合为辅;实践课开设四个班级,主要用于学生自主练习与三对三篮球比赛为主要活动形式。

班级构成一体化模式:俱乐部班级打破原有的院部制、年级制、班级制、性别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形成全校学生形成一体化的班级构成模式。本学期篮球俱乐部班级构成多元,15级、16级学生归班授课,其次,按照学生水平高低分初、中级班,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二互动”模式,即教师与学生互动模式、教学课与活动课互动模式

教师与学生互动模式:篮球俱乐部教学中,师生关系变的“新型化”, 教师是俱乐部的指导者,也是俱乐部的管理者、还是教学助手的指导者。学生是俱乐部的活动者、练习者、提问者。教师的指导与管理旨在给予学生更好地服务,给予教学助手实践教学全方位引导。

教学课与活动课互动模式:教学课教师讲授、指导学生技术动作,活动课学生将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形成“学练”互动模式。如老师在课堂教授的投篮技术,学生通过活动课进行自主练习,拓宽课后锻炼的时空。活动课学生将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带入教学课,请教师予以指导、更正,形成“学问”互动模式。

2.3 “三开放”模式,即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模式

开放时间:学生依据专业课程的上课时间与体育技能状况,与俱乐部指导教师商议,灵活选择俱乐部上课时间,不拘泥于上课时间的限制。

开放空间:待俱乐部师生间商定上课时间后,体育场馆空间利用权归俱乐部学生所有。

开放资源:俱乐部所有教学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从本学期来,俱乐部学生在有序的管理下进馆打球、组织比赛的机会更多,促进了学生课外锻炼。

2.4 “四自治”模式,即教学方案自治、实践锻炼自治、实践竞赛自治、实践训练自治模式

教学方案自治模式:篮球俱乐部自定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学生规模、考评标准)、实践课活动方案(包括球类项目组织竞赛的形式与要求)、教学助手指导方案(包括教学助手教学实践时间安排、教学实践内容安排、教学助手教案指导、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调控能力的指导)。俱乐部教学与管理由指导教师负全责,自治形式突出。

实践锻炼自治模式:俱乐部学生实践课在服从俱乐部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参与锻炼的行为模式。

实践竞赛自治模式:实践课上,俱乐部学生参照实践课活动方案,自主参与俱乐部内部竞赛、自主管理的模式。

实践训练自治模式:实践课上,俱乐部学生根据锻炼与竞赛的需要,自主管理、自主组织、自主参与的训练模式。

3 东区篮球教学俱乐部运行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课存在的问题

3.1.1 课堂管理难度大

由于教学班级人数多,课堂考勤占用时间过多,影响班级授课时间,管理难度较大。

3.1.2 学生指导时间受限

本学期每节课安排一名教学助手跟班见习与协助指导,由于班级人多,对学生的辅导不够细化,指导时间受限。

3.1.3 男女学生教学有待区别

部分班级男女生比例失衡,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的技术动作的提高。

3.1.4 各院部篮球赛与俱乐部教学争抢场地

本学期诸多学院组织欢送杯篮球赛,很多学院抢占篮球馆组织比赛,导致与俱乐部教学冲突不断。

3.2 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活动课中,学生自主练习时,部分学生适应于手机依赖症,特别是女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有待加强。

(2)活动课场馆开放,时有发生参加活动人数过多的情况,导致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大。

(3)活动课中,很多非篮球俱乐部学生占用场地现象严重,甚至还有校外人员浑水摸鱼,占用教学场地,导致俱乐部学生活动场地受限。

3.3 俱樂部教学助手指导存在的问题

(1)有部分教学助手不服从学院安排,至今没有参加教学活动,没有任何请假手续。

(2)教学文件归档不够及时,教案、见习总结未能按时完成。

(3)见习期间,调课协调工作不到位,出现某生调课后,无人来顶替见习的情况。

(4)缺乏系统的教学助手的见习评价标准,导致部分教学助手对见习工作敷衍了事。

4 东区篮球俱乐部教学改进措施

4.1 设立电子考勤

与学校相关部门协调,结合学校一卡通,进行电子考勤,通过刷卡考勤的形式,减少人工考勤工作量,降低考勤管理难度。

4.2 实施男女分班制

在俱乐部教学中实施男女分班制,对男女生班级人数进行内部协调,保障学生的指导练习效果。

4.3 活动课联赛化

活动课的安排需要更加的细化,可采用俱乐部联赛形式,将学生编入各个队伍,在活动课上组织俱乐部联赛,根据联赛安排,以此保障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

4.4 建立教学助手考评制度与评价体系

俱乐部教学助手评价体系包括指导教师考评与会员考评两方面,其中指导教师考评占60%,会员考评占40%。指导教师主要对教学助手一般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教材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包括撰写教案)、了解学生能力、与学生交往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等方面。会员考评主要从教学助手辅导效应、辅导态度、组织能力、师生关系等角度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顾海勇.高校体育实施分层次教学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4):77-78.

[2] 刘志敏.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概念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5(8):56-57.

[3] 张子雄.高校篮球教学俱乐部化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7):50-53.

[4] 罗达勇,汪海燕.我国普通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372-374.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海口市秀英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