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018-06-11孙晓娜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7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孙晓娜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实施改革和实施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学生應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这是我国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研究和发展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适应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高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两年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少,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对策,旨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c)-0128-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大形势的驱动下,各国为提升自身国际人才培养的质量,先后开始不同程度的开展核心素养研究,同时根据自身需要确定了不同内容的核心素养内容框架体系。国外核心素养既有系统全面的研究,也有针对关键、核心的素养研究。既呈现了不同国家和组织对核心素养内容体系的趋势,也表明了核心素养内容体系的发展态度。它们以国家政策的形式确定为学生应具备的关键品质与必要能力,并且,提出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延伸到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中,并研究核心素养体系在实施过程的培养途径与策略,为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奠定基础。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较深入,成果较丰富,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参考经验和依据。

在我国,受西方发达国家影响,通过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相继开展并迅速成长起来,主要体现在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为我国教育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推向了研究热潮。.但现阶段我国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呈现整体研究内容较少、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实践研究不足趋势。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更少,且相关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

2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概念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该门学科后所形成的能力和品格,是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学科价值的根本认识。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体育和健康课程,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体育与健康方法。增强体质,锻炼锻炼身体,顽强的体育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合作和沟通能力,形成健康安全的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框架和基本内涵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涵。

于素梅认为: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最初可以理解为体育与健康素养,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确定这些方面的基础来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政策导向或课程标准,以及受访者的共识。这三个维度可以在学科教学和学生多样化中实现。确定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维度后,有必要进一步细化三个维度:体育精神包括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运动实践包括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健康促进包含两个关键要素,即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

4 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和与体育专家、家长、学校领导的访谈记录,发现高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问题不少,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如下。

4.1 学生喜欢体育,但缺少体育情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品格

体育作为学生最喜爱的一门学科之一,学生仅仅停留在运动带给身体的放松和享受方面,却没有迁移到精神层面。此阶段的高中生,都属于独生子女,因此家长的过度溺爱与包办导致其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分享合作的品质。

4.2 学生具备基本运动能力,但大部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欠缺,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缺失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专业技术难以落实到教学之中,教师没有起到良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4.3 课堂上重视运动能力培养,忽视了健康教育,学生具备的一些健康知识,更难以内化为健康行为

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时安排较少,课堂上只完成运动能力的发展,忽视健康知识的教育。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课外活动时间较短,以及部分家长过分追求学习成绩,使得学生已经掌握的健康知识没有时间和机会内化为自身的健康行为。

5 针对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5.1 课堂上重视德育渗透,培养高尚的体育精神,形成优秀的体育品格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实施是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体育与健康学科具有独特的学术魅力,是发展和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将德育渗透到体育的各个方面。例如:在比赛前,渗透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善于合作,互相鼓励,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在比赛中,学生必须主动克服困难,积极主动,挑战自我,追求卓越。比赛完后引导学生做到不埋怨和指责队员和对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胜不骄败不馁、正确的对待比赛结果。

5.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教师还应具备专业的文化素养,心理素养和道德素养。教师首先自己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内化到课堂教学中,身正示范,为人师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内部和外部互动的结合加强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5.3 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促进学生的健康行为

身体是革命的源泉,健康的知识和健康的运动是健康的身体的保障。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健康理念,让学生对体育进行再认识,了解体育的价值并能为自己所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和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锻炼的能力。

6 结语

高中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制度过程。我们应该从国家整体战略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建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估,优化教学设计。围绕培养体育精神、形成体育品格,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丰富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来进行,帮助学生提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而适应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3-25.

[2] 姜勇,王梓乔.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特征与构成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6(10):39-43.

[3] 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7):29-33.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