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06-11宁佐晓
宁佐晓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城市的五所高校及其周边社区,关于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运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2)运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相对陈旧;(3)运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少;(4)运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单一。建议:(1)运城市政府应设立相关的机构,拨出专项经费建设体育场地和设施供社区居民使用;(2)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3)开放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让居民投身入体育锻炼,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4)从高校吸纳社会体育指导员,让学生走进社区,为居民健康生活、体育锻炼做宣传,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运城市 社区体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160-03
社区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体育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由学校培育出的体育工作者在所归属的居住区域内,必然地成为一个社区的体育文化传播者,与社区体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社区所在的学校又是社区体育活动的聚集地。所以,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城市中,社区体育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2011-2015),极大地促使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2]。而随之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种种因素也暴露出来,如今城市社区体育的健身设施和健身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多种体育健身的需要。学校处于社区之中,又具有相对丰富的体育资源,把社区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结合起来,实现二者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区体育发展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针对运城市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运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等进行了调查,通过体育统计的方法进行了数理分析并且提出了建议,为运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运城市鸿福小区、安康小区、城建二小区、奥梅花苑、公园天下的5个社区中的居民随机抽取20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运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相关文献,并阅读大量学术专著和期刊。同时在网络上搜集大量资料,为本文引用资料和撰写论文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也加强了本研究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问卷,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问卷。在运城市的5个社区中随机抽取居民各200人进行问卷调查;社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4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188份,有效回收率为94%。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阅读、研究,运用逻辑学相关知识分析本文的思路和切入点,建立社区体育的发展体系。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5 专家访问法
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对5个社区的居民、指导员、社区基层体育组织负责人、群众干部进行访谈,以了解运城市盐湖区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城市社区体育现状
2.1.1 运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体抗力,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使心脏的功能加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还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经调查显示,其中参加锻炼(一周4次以上)的人只占总人数的11.70%,即66人;参加锻炼(一周3~4次)的人占总人数的31.38%,即59人;参加锻炼(一周2次以内)的人占总人数的56.91%,即107人。可见大多数人对体育锻炼还是不够重视。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身体非常好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或是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对体育也只是持观赏的态度,不曾尝试去亲身经历体育运动。
2.1.2 运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相对陈旧
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完善的體育设施给人带来的是愉悦的锻炼心情,当人们达到一定的兴奋度的时候,就会进一步加强体育锻炼锻炼的效果。体育器材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活动的基础,缺少足够的体育设施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缺少体育设施是无法进行社区体育的首要因素。
经调查显示,鸿福小区的体育场地器械比较完整,大部分都仍可以使用;安康小区的体育场地器械是五个小区中损坏程度最大的,其中有36%的器械已损坏;城建二小区的体育场地器械也比较完善,此小区的场地保护相对完善,大部分都是没有损坏的;奥梅花苑是新建不久的小区,所以大部分体育器械都比较新,损坏程度小;公园天下小区的城建虽然已经超过3年,但它的体育场地器械的保护措施还是比较完善的。纵观所有小区,虽然多数小区的设施都还能使用,但大多数都是比较旧的,没有大量新的体育设施的加入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维修,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也少,导致很多器械都没有真正的用途,成为虚设。
2.1.3 运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少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我们崇尚科学,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对健康的重视度。于是根据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我国体育总局提出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运动口号和思想方针。各大城市兴建了很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设备,社区体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种时尚。
经调查显示,大部分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为退休工人,其比例占到了36.17%,教师和学生总体的比例大约占全部的30.85%,工人占到了25%。从此中我们可以看出,运城市小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容乐观,有一半以上的人参加身体锻炼的程度还是相当不够的,这就直接影响了运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体育事业的发展也间接地影响了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2.1.4 运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单一
参加体育锻炼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近年来流行的广场舞,也只是体育运动的一个分支,并不能完全地代表体育运动,体现体育的魅力所在。很多中年人宁愿坐在桌子旁打麻将、扑克也不参加身体运动。
经调查显示,居民中体育锻炼项目参与最多的是慢跑,占到了30.32%将近?的比例,而最近流行的广场舞也占到了23.94%不小的比例,太极拳的也占到了16.49%不小的比例,相对而言,体育运动中最为广泛的球类运动反而只占到了12.23%。对社区而言,交谊舞也比其他体育锻炼项目受人民欢迎,占到了14.9%的比例。由此可见,大多数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比较单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该社区居民中主要是中老年、离休人员和退休人员,不能或不适合参加相对剧烈的体育运动;而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或不适合参加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大部分小区居民都会选择简单、容易学、容易练而且对场地要求不高的体育运动项目[4]。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运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足。从参与锻炼的频率上看,社区中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体育锻炼,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的了解并不深,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体育锻炼及体育锻炼对人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只满足于安逸的生活现状。
(2)运城市没有完善的体育机构。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拨款较少。大部分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地点主要以公园、广场、社区空地为主,社区的大部分设施器材都不够新,政府也没有做到很好的保修措施,由此導致体育设施不能满足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要求。
(3)运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少。从年龄上分析,社区体育老年人相对比较多,从职业构成上看,离职人员、退休人员比较多,工人比较少,年轻人都很少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所以大部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为老年人。
(4)运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单一。由于多数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为老年人,而老年人体质不好,身体素质差,偏好一些运动强度不大、简单、容易学、容易练而且对场地要求不高的体育运动项目。
3.2 建议
(1)应建立社区体育发展的机制机构。政府应加大对社区体育的重视,建立规范的社区体育机构,培训优秀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参与社区体育指导,推动社区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2)要加强宣传力度。运城市多数地区县级的市民没有运动的意识,要通过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让居民认识到进行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增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才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开放高校体育场所供社区使用。运城市高校体育设施相对社区较完善,应定时开放体育场所供社区居民使用,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联系,使得学校体育能够促进社区体育的积极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居民。
(4)社区应从高校吸纳优秀的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没有相对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他们都是些年龄较大、退休或离职人员,对体育锻炼的掌握也是相对陈旧的观念,而生活中与时俱进的体育锻炼是需要年轻的血液来充沛体育市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的。这就需要从高校吸纳一些优秀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让他们参与到社区中去,促使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 杨建设.西安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2.
[3] 姜玉华.发挥高校体育优势,促进社区体育锻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9-40.
[4] 张根生.山西省部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J].山西体育科技,2006,26(2):43-46.
[5] 王俊奇,孔祥华.中部地区偏远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92-95.
[6] 王丙新.浅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结合[J].安徽体育科技,2005(1):35-37.
[7] 李洪超.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J].咸宁学院学报,2010(6):127-132.
[8] 卢元镇.休闲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的立足点——社区体育“以人为本”的讨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1):3-5.
[9] 何艳君.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