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2018-06-11陆德福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中生教学模式

陆德福

摘 要:人一生都在不断的接受教育,体育教育更是我们所受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如今物质条件极大地提高了促使健康话题始终占据我们生活的头条,而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塑造和心灵建设的关键时期,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本文以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中心展开阐述,并对其重要性和策略进行了浅显分析。

关键词:终身体育 高中生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a)-0002-02

不可否认,当一个人处于高中阶段时,这必然是他一生中最为阳光灿烂的时期,这一阶段人的身体和心灵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此时要特别重视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形成。而且高中阶段面临人生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高考,更需要强健的体魄去支撑每天脑力的巨大消耗。而学生在这个阶段三观才开始建立,需要教师在思想和意识方面做正确引导,而且采取一定的措施教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 影响意识形成的因素

1.1 高中学生自身

因为高中阶段的最终目标是参加高考并考取理想的大学,而体育课成绩在高考中的占比微乎其微,并且体育测试时要求不严格,所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在文化课中你追我赶付出百倍努力,进而忽略了体育锻炼在高中生活的重要性,上体育课时不是请假在教室上自习就是不根据体育老师要求训练在操场边背单词。同时高中阶段价值观还未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不能清楚地认识一个强健的体魄才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良药。

1.2 体育老师

一般来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然而具备专业运动知识的体育老师不仅要把学生正确领进门,还要在之后的技术教学中给学生较多的运动锻炼指导。在任何领域态度都能决定所有,一个具有良好体育态度的老师,一定会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也会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而终身体育意识与是否具备良好体育素养息息相关。一个拥有良好体育素养的老师才会更有可能正确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拥有过硬专业运动能力的老师,若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运动方面的技巧,让学生在运动锻炼中尝到轻松愉悦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对运动产生莫大兴趣,此时学生更易接受终身体育的观点。然而如果一个体育老师不具备以上能力,只能带给学生枯燥乏味的动作,或是给不了学生运动技巧,使学生运动起来感觉困难,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对体育运动产生厌烦,而且会对学生身体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从而更加难以开展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工作。

1.3 学校

现如今学校教育商业模式化增多,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养,私自将体育课取消或替换成文化课,并将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杆,非常影响对终身体育意识的普及。

1.4 社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公司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大多看中员工的学历、性格和专业课成绩,对体育运动方面稍有忽视,这也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 培养策略分析

2.1 培养兴趣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心情易受到外界影响,且处于青春期,对整个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好胜心也特别重。学校可利用这一心理,在体育课上由老师带领同学做一些小游戏,最好带有竞赛意味,这将很容易激发高中生的好胜心,他们将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游戏之中,从而更易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而且参加这种有竞赛意味的游戏,也能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锻炼,从而使心理素质得到提升。比如:在班级间组织篮球对抗赛,不仅磨练了高中生的意志,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对运动的极大兴趣,同时还能是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运动风气。

2.2 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在选择体育工具时,首先,要把高中生的年龄和性别特征考虑在内,尤其是一些女生的心理特性,可就其选择类似健美操、跳绳等工具。其次,选择体育教材时,要把高中生的认知原则完全考虑进去,教材要包括体育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维护措施以及受伤后的处理措施,还要包含全面的运动锻炼技巧、不能违背的原则、不同体育赛事的规则以及出现事故的处理措施等。此外,在教材的选取上还要重视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才能有效地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并且使高中生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体育课程也要用心安排,依据不同年龄性别特点进行不同的合理安排。比如,男生可以選择一些力量型的运动课程,而女生可以选择一些锻炼柔韧性的活动。有了这种针对性的选择,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对终身体育的观点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3 教学模式设计

高中阶段身体和心理素质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也有了一定的体育锻炼基础,在此阶段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将会有惊喜的效果。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告知学生体育锻炼不容小觑,学生才会更好地接受终身体育的观点。与此同时,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正确引导并激发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第一,体育老师在设计体育课程时应增加有趣味性的竞赛,比如:学生在被教授百米赛跑的技术要领时,首先体育老师要先把规则解释清楚,其次把跑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一一列出并解答,同时告知学生出现意外情况时应怎样处理,之后要把学生分组编号,进行小组赛。这样不仅使学生将课堂知识活学活用,还能使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让学生对百米赛跑产生浓厚兴趣,并且感悟出体育课程不容小觑。此外老师要对表现优异及努力参与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认知。

第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大势所趋。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主体,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转化的能力。其次,教师应大胆信赖学生,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并有选择地听取学生提出的有关教学活动的建议,完善课堂教学中不足的部分。此外,教师应合理客观的评价每一个学生,不能一棒子打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当鼓励,从而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具科学性。最后,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观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体育活动,对个体的发展采取尊重态度,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体育活动,让学生的个性特征得以发挥。

2.4 营造良好运动氛围

高中生对运动的兴趣与弥漫在他周围的运动氛围息息相关,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可被愉悦、阳光的运动氛围所激发,这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在学生之间积极营造运动氛围,比如:设定某一天为体育节,设立体育健康选修课,根据学生的要求,开设课外体育活动和课间操等,加大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利用黑板报、广播来对体育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创建体育兴趣社团并举办体育知识竞赛,比如:某学校每周五下午在绿茵场举办足球赛,并设立奖惩制度。学校方面对体育器材的投入资金也应加大,建设更多的体育场地,比如:羽毛球场馆和乒乓球场馆等,增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激情。

3 结语

对人们来说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百般好处,而培养这一观念的最佳时期就是高中时期,这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因人而异的选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增加趣味性游戏竞赛,奖惩分明,确保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极大热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连弹.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8):115-116.

[2] 王蕾.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7(11):180-181.

[3] 邓志轩.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30):2.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高中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