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辆结构相关性的城轨交通车辆构造课程模块体系构建
2018-06-11朱光耀
朱光耀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是城轨交通车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现有的教材大多都是将车辆的各部件单独编纂,缺乏基本的结构相关性,为有效地解决该问题,从车辆结构的相关性出发,分析现有课程模块的弊端,将车辆最主要的结构组成按相关联程度进行重组,构建新的教学模块体系,并对新构建的课程模块体系加以分析。
[关键词课程模块;模块体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90-0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我决定对该课程的内容重新编排,强化现有章节间的联系,并充实相关内容,提高课程的实际实用性。
一、现有教学章节编排问题
原教材将授课内容共分为九个单元,我们发现其课程结构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归纳如下。
(一)教学内容割裂,不成体系
纵观现有课程体系,其单元与单元间存在着教学内容严重割裂,不能组合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学习时无法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也不利于模块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必须作出改变。为此,重新对课程的结构体系进行编排和调整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二)部分教学内容重复,不够严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重复出现的,同一个知识点,只是单元不同,其地位相差却很大,可见编者间缺乏最基本的沟通。
(三)知识要点间逻辑混乱
教材中直到第六单元才将单元制动机的制动原理加以说明,可在单元三转向架中,对典型制动机的介绍有单元制动机的结构,甚至与不同单元制动机的特点比较,学生在不了解单元制动机制动缓解工作原理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对制动机的特点比较能够掌握,完全是本末倒置。
(四)部分教学知识点较少,无法满足职业需求
城轨车辆专业学生的就业是面向车辆的生产和维护,为满足其就业要求,对常规车辆设备的操作成为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可在教材中,却没有相关的章节加以单独说明。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修改该课程的课程模块体系迫在眉睫。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讨论,初步得出新的课程体系如上表:
按照上述授课课程模块体系的重新架构,整个课程的内容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安排,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城轨交通车辆构造课程模块体系构建的优势
(一)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教学项目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形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授课项目。这三个教学项目所包含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基本涵盖了车辆教学知识点的方方面面,足够满足城轨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符合人才培养方案。项目与项目间的联系相对较少,而每一个独立项目内的模块却又息息相关,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建立教学体系,掌握教学进程,更清晰地划分教学模块及重难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教学大致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课后自我学习。
(二)教学内容间联系加深,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延伸
新建立的教学模块都是附属于项目内容的具体延伸,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學模块都是围绕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的,相互之间联系较为紧密,整体构架较为完整。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复习和预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开展自我网络学习,对整个教学进程产生积极影响。
(三)全面整合教材知识点,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通过对课程模块的全面整合,将原教材中的知识点加以分析整理,对重复的内容予以去除,对不够深入的知识点加以深入,重新构建知识点体系。避免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把握重难点,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开展。
(四)建立课程实训科目,锻炼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
城轨交通车辆构造作为一门专业平台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实训科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作为专业课程的基本配置。为此,新的课程模块体系针对每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结合学校已有的城轨实训基地的设施配备情况,开发设立了相应的实验项目,编写了实训项目任务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有相应的实训作为依托,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新的模块体系中还对实验科目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每一个实验科目都要进行贯穿于实验全过程的过程性评价,对每一步骤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通过本次课程模块体系的重新构建,使原先混乱不堪的课程模块体系得到了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必将对网络课程的开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