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合格人才

2018-06-11周文贵蔡海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周文贵 蔡海云

[摘要] 通过探讨如何认识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应该怎样教学生、为什么要坚决扬弃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上的“过度专业化”倾向以及本科学生主要应该学些什么等问题,希望能够在思想认识层面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持续推进当下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本科学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014-04

高等学校的水平高低、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承载着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希望。要办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学校,就必须对涉及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给出科学的回答。

一、如何认识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国之命运与前途系于青年乃亘古不变之定律。回望近现代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不断觉醒、抗争、奋进、崛起的历程,在各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青年导师们无不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无限期许。

1900年初春,梁启超先生曾以《少年中国说》为题直叙胸襟,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在梁任公看来,“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自心底里发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呐喊。

十五年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先生在《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创刊号上撰《敬告青年》一文,将青年喻为“初春”“朝日”“百卉之萌动”“利刃之新发于硎”,认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呼吁处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的青年要追求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

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进步主旋律的当今世界,要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当代青年正面临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尤其是科学技术领域里的激烈的竞争。只有牢记青年导师们的期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青年一代才可以将自己的人生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

各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主要依靠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高度共识。基于这种共识,各国都不遗余力地调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造型”“综合型”优秀人才。当今世界范围内各国间的全面竞争,实质上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青年一代之间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谁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各层级教育普及程度、教育的实际成效等方面占得了先机,谁就赢得了青年,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牢牢占据战略主动位置。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

二、高校应该怎样教学生

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是要接受教育,高等学校以及高校教师要把什么教给学生,着实是一个需要全方位思谋的重要问题。

1.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并将此类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办“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其实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衷心的拥护者和建设者。要教育学生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树立民族自豪感,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并在其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教会学生用国际化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事物,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重大領域里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困难并存,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转型,且客观存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当下,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理出头绪,把握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大势,并能够将基于国际化视野展开的理性思考与眼下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国际化时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3.本着教育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理念,教育学生“诚信”“爱人”,尊重生命,尊重人类的尊严,善于正确处理个人同自然、个人同社会、个人同他人的关系。帮助并教导学生牢固树立敬畏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敬畏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敬畏他人权利和他人利益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教育学生在同自然、社会、他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合理表达自身的诉求,依法依规谋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4.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与手段。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意义上的各类知识业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既涵盖对已知世界的客观准确描述,更包括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与预测。要将学生锻造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使其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学生非以苦作舟,穷毕生精力,方能遨游无涯学海,扬高帆,才可以顺利抵达成才的彼岸。

5.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要求打破现有的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论题都要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加以审查,凡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努力“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一事当前,“可为则为”“不可为则切勿违规勉力为之”。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更是一种人格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更能凸显现代人文精神。因此,更强调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根本目的在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为什么要坚决扬弃“过度专业化”倾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受苏联教育体系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直走培养精英的教育路线,片面地侧重于某一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细。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专业课课时过多,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各门专业课又出现相互间大面积重叠的现象。另一方面,按照此等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导致学生严重“偏科”。

苏联的高等教育呈现出“过度专业化”倾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所以会基本照搬苏联的模式,都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一种“合理”作为。

然而,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输送各类紧缺急需人才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有目共睹。今日,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的国际大背景,全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对合格人才所需具备基本素质的要求等,已发生深刻变化。然而,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大多数高校,在相当程度上仍固守“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按照主要培养技术专家的精英教育路数在办高等教育。

从国家层面,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简称《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目录》对每一个专业都规定了整齐划一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知识领域、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等。《本科专业目录》对自然科学类专业每门核心课程的授课时数都做了具体规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受国外高等学校普遍都要接受评估的启发,自教育部,到各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再到各高校,评估之风越刮越凶,各类评估层出不穷。每次评估,上级管理部门和“评估专家们”都要朝着接受评估的各高校念动《本科专业目录》这个“紧箍咒”。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看,各高校的确需要规规矩矩办大学,的确需要设置相对统一的标准,运用适当的手段,如发布《本科专业目录》和开展教学评估,对各高校的教学运行和人才培养规格予以评价和规范。现行的《本科专业目录》和各类评估在促进各高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上也的确发挥了一些作用。但重要的是,秉持何种高等教育理念、运用何种手段去实现这样的评价与规范。从实际情况看,我国高校目前执行的《本科专业目录》所做的规定太细、太具体,基本压缩了各高校结合自身条件、自主推进专业建设的空间。我国高校目前进行的教学评估,更多的是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所辖高校的评估,基本上属政府行为的范畴。而国外,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度,它们搞的教学评估,则更多是通过市场完成的“第三方独立评估”,基本上属市场行为的范畴。

当下,我国高校本科学生完成学业的实际进程实际上是身处“过度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自从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天,就被赋予了“某专业”学生的特定身份,等待他们的是几十门“专业课程”,每门课程几乎都十分重要,都有其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外,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有一些课程,它们的开课时数、学分数都由上面直接下达刚性规定,并且学生还要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如此一来,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照“过度专业化”的路子往下走,学生势必就会被领进一条条狭窄的“专业胡同”。四年本科修读下来,就只是上了一大堆“专业课”,学生的知识视野所及只有所谓专业的那么一点东西,而对本专业以外的领域则鲜有涉及。

反观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达、教育理念比较先进的国度,那里的本科教育大都采取培养“通才”的模式,秉持强化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努力将学生领上“知识高地”的理念,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最基础的知识和较前沿的研究成果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综合性知识,从“知识高地”俯视精彩纷呈的客观世界,自主寻觅最能适合自身条件的道路和方向去实现人生追求的目标。

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尚有待时日,但立足各高校眼下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革明显带有较浓厚“过度专业化”色彩的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四、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应该学什么

1.思维方式。在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置身于纷乱嘈杂的“舆论场”,当今的高校学生尤其需要学会“怀疑”、学会“批判”、学会“思辨”、学会“创新”。

怀疑、批判、思辨、创新是推动科学巨轮破浪前行和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永不停歇的动力之源。四者相互依存,先后承接,浑然天成為人类所独有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中,怀疑是前提,批判、思辨是手段,创新则是怀疑、批判、思辨的自然结果,表现为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不断迈进。

基于对这一基本法则的科学认识,伟大的马克思将“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揭示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的本质。“问一个为什么”就是“怀疑”。“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其实是一个经由批判与思辨,完成“证实”与“证伪”的思想认识过程。只有经此一“问”,有此一“想”,才能真正弄明白针对某一特定事物,既有的那些学问,那些相关结论、观点和做法“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经批判、思辨“证实”者,需要坚持、继承,乃至发扬光大。经批判、思辨“证伪”者,无论头上顶着多么华丽的光环,也不管出自何方神圣,都必须坚决予以扬弃。

建立在合理怀疑基础上的理性批判和缜密思辨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怀疑一切绝不等同于否定一切、打倒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汇聚成为各类知识。举凡知识者,无一不是前辈先贤们经千百年实践,穷其毕生智慧和心血,实践概括、提炼而成。故对知识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尊重。主张怀疑、批判、思辨、创新,其真谛恰恰在于经由怀疑、批判、思辨,推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现在前人基础上的能动创新。

2.研究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的大学生在未来的终生职业发展中必然要遇到各式各样的情况,要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能够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展开深入研究,经过缜密思考,才能做出科学预测和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定、采取的因应措施,就能够无限贴近实际,不失“正确”“适当”,照此办理,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然而,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怎样思考以外,还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研究问题,赋予他们必要的研究方法与手段。一类是通用研究方法与手段,包括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演绎、推理)、统计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随机抽样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分析方法等。另一类是某一特定学科、针对特定研究对象需要采取的特殊分析方法与手段。如人类学、考古学、动物学、植物学、农学、气象学等研究需要运用田野作业分析方法;又如经济学前沿研究要大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博弈论。学生既要了解、掌握通用研究方法与手段,更要扎实掌握特定学科专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还要针对所需研究处理问题的学科归属、研究目标、难易程度,科学选取并熟练地综合运用相关研究方法与手段,以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3.语言技能。此处所指语言技能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母语、外国语、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媒介与桥梁。为达到与人顺畅交流的目的,在校大学生必须认真学好母语、外国语、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其中学好母语和外国语主要是为了进行人际交往,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学好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更多地则是为了就某些带有学术意义的专门问题精准地陈述观点,交换看法。

对当下中国的大学生而言,首要的是要学好汉语。既要能够无障碍阅读汉语文献,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头交流,还要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使用规范的汉语书面语体进行写作。学习和使用汉语还包括在特定环境下,使用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至于国际化条件下,为了适应开展对外交流的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当然要学好一至两门外国语,具备能够使用外国语完成同外籍人士交流和沟通的基本能力。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时代,要完成学术著作、发表研究论文、提交研究报告或在相关会议上作演讲、宣读论文等的研究交流,研究者必须娴熟地掌握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并具备将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语言灵活运用于研究之中的能力,是自不待言的。

4.知識积累。“知识就是力量。”在校大学生要成功完成从“青葱少年”向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嬗变,说到底是要不断用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丰满厚实。

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志趣、条件和需要,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大学生除了主修学科以外,还应对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民俗、文化、自然、社会、经济等怀有强烈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人的要求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进入“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境界。我们此处主张的所谓“通才”目标,其实并非是要刻意追求成为这些领域里的“专家”“学问达人”,而是要求大学生基本通晓这些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成为某种“杂家”。甚至再退一步,所谓“通才”,就是要对这些领域的核心原理、著名学者及其主要观点、这些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目的就是要冲开“过度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隔离”的藩篱,尝试为学生构筑结构合理且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够立足“知识高地”,俯瞰世界,思考人生,制定并实现自我发展规划。

其次,要在博览群书、广泛吸收知识养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学生所要面对的客观世界纷繁复杂,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各种利益诉求看似各不相干,实则相互纠结,各类矛盾层出不穷且紧密缠绕。基于破解“过度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造成的“专业隔离”困局的目的,极有必要提倡大学生要努力做到对各方面知识的兼收并蓄,并在观察客观世界、研究相关问题和处理各类事务中加以融会贯通。

5.专业基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人们对高等学校“过度专业化”的现行人才模式存在诸多诟病,但高等教育改革绝非一蹴而就之举,有待于对深化改革的认识不断加深,措施逐步到位,进程持续推进。回到现实,至少在一个可以预见的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学生进入大学后还是要在某一个专业完成学业,修读相关的专业课程,研习专业知识。况且,接受专业知识的熏陶、养成专业习惯、提高专业修养、锤炼娴熟的专业技能,本来就是青年学子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题中之意。

主张扬弃“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意味着不要专业,不学专业。恰恰相反,基于对人类知识起源与发展的认识,为培养合格人才,高校首先应着力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宽泛广博的知识储备,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以拓宽知识视野的基础上,还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进步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扎实规范的专业教学与训练,赋予学生一般综合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相互渗透交融的知识结构。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牢固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术语、基本结论,以及整个基础知识体系,能够做到“内行人说内行话”构建在某一特定专业方向上的基本话语权。具备科学合理知识结构的他们将被造就成某一学科的“专才”和某种意义上的“通才”。此二重身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互为表里,正是科学先进的高等教育需要刻意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1915(9).

[2]瓦·奇金.马克思的自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