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英语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思考

2018-06-08连凯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任务型教学特点

连凯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课堂活动;特点;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5-0043-04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这里所说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笔者将其理解为教学课堂中的“活动”(activity)或称“任务”(task)。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语言操练或训练,Willis (1996)提出:“课堂上的任务(task)應该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其中,学习者运用语言来达到真实的输出。语言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在真实世界中的运用。”现行的江苏《英语》教材(译林版,下同)中的每个单元(设置了Task板块)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还是地方实践层面的牛津《英语》教材,都要求教师要能够设计、组织、实施合适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然而,什么样的英语课堂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的呢?

二、有效的英语课堂活动的十个要素

根据Shehadeh(2005)的观点,任务型教学试图提供给学生一个语境,从而刺激学习者的习得。在提供的语境中,学生可以通过执行任务,商议、修正、改述自己的学习经验,使学习更有活力。也正因如此,学生需要在“做中学,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Spada, 2007)。

那么,基于任务解决的课堂活动有哪些特点呢?Richard (1999)对比了以语法为主的课堂活动(Grammar-focused activities)后,得出了以解决任务为主的课堂活动(Task-focused activities)的8个特征,如表1。

另外,笔者根据Ur (1999)的总结和自己的教学观察,认为基于任务解决的有效的课堂活动应具有10 个要素。

1.Validity(效度)。

活动的设计不应该简单地图全图多,而要保证学生在任务实施中是操练需要操练的内容,时间和精力是投入在解决该项任务中而不是其他。(陈静波,2013)

笔者在听课中曾发现,有些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Task板块时,会出现活动效度较低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板块应该着眼写作教学指导,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整理思路、组织语言,最后落笔成文。但有的教师会将该板块中作为写作样本呈现的文本当作阅读语篇进行精读教学,所设计的活动都围绕着如何理解这个写作样本中的词句,而忽视了写作任务,因而课堂活动就失去了效度。

2.Pre-learning (已有知识)。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一种是学生在任务环节中的语言表现和本节课没多大关系,还有一种是学生感到任务太难,不知如何完成,学生的生成与教师设计任务时的预设相差很大,教师所希望看到的教学效果没有出现。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要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已有知识来完成任务。

学生应该对自己要操练什么有预先的了解,尽管这个产出的过程可能比较缓慢。(Ur,1999)如果学生不能清楚地知道要训练什么,不能充分调动起已有的且即将使用的语言储备,那么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3.Volume(容量)。

笼统地说,在活动中学生使用的目标语越多,他得到的训练就越多。就是说,如果把一节课比作是一个容器,那么这个容器就应该最大可能地用语言来装满它。从活动的角度上讲,不管是因为什么,比如维持课堂秩序,而造成学生没有使用英语的情况,都可以看成是浪费。

4.Success-orientation(成功指向)。

一个有效的英语课堂活动应该是难易适中,有让学生取得成功的可能。只有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他们才会“树立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教育部,2012)。

5.Heterogeneity(多重性)。

根据Ur(1999)的观点,一个有效的活动应该能让同一个班级中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任务时应注意学生语言水平的差异,多布置有弹性的活动。

笔者曾在一次海外培训上接触到这样一个活动展示,印象深刻。授课教师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每组有一张故事单(版面所限,略),但贴在远离两人的地方。同组中的学员A跑到贴故事处,阅读文章,尽最大可能完整、确切记忆内容,然后返回,凭记忆复述给B听写,然后B出发、阅读、记忆、返回、复述,以此类推,直至文章全部听写完毕。最后,A、B一起讨论文章的最后一句话“He also sacked him”,给出原因。如果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该活动涉及:读(阅读文章)、记(记内容)、说(复述)、听(听写)、写(拼写、句法)、思(分析原因)等多项学习活动,能力强的可以多读、多记、多写、多想,弱一些的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弹性较大,从而体现“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教育部,2012)。

6.Teacher assistance(教师帮助)。

从任务的布置,到任务的完成,再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分析,在每一个环节中,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都应该通过提问、观察、指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从而确保整个任务实施的有效性。

7.Interest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设计的任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生活。只有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事要做,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角。

8.Authenticity(真实性)。

活动“材料真实”是指采用的材料,如输入与输出的话题,要尽可能来源于生活,使参与者在得到真实信息的输入后能产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的冲动。如汪涤瑕(2004)所述,情景化和角色化的特点是言、形、情融于一体,其核心是利用“言”、抓住“形”,进入“境”、激起“情”。

笔者曾记得有两位教师同课异构教学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阅读文章Moving to Mars。在課的最后,两位教师都设计了相应的扩展活动。

T1:Your class teacher has gone to Mars. She is living there. Now you receive an e-mail from her.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

T2:Actually, each coin has two sides. Life on mars has both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So does the life on the earth. Lets compare them... Comparing these two lives, which do you prefer? Why? 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this problem?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第一位教师的任务设置完全脱离了生活实际,班主任不可能住在火星上,火星来信无从谈起,这样的任务情境缺乏真实性;第二位教师的任务相比之下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密切,与地球生活的对比合乎情理,符合逻辑。

9.Consistency(一致性)。

教材中的Task板块可理解为是一个单元综合目标,是“终极任务”。如果一节课甚至一周、一单元的课堂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终极任务的子任务,那么英语教学就能在最大的范围内保持连续性,体现出流畅、完整的特点。

一位教师公开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Giant pandas时,将大背景情境设计成一个“申请加入Wolong Giant Pandas Club”的闯关游戏,如果学生能在一课内,完成4级闯关游戏(Level 1: The growth of giant pandas  →new words. Level 2: The facts of giant pandas  →phrases to remember. Level 3: The dangers pandas have and actions we take to help→phrases to understand. Level 4: To be a good reporter for giant pandas→other phrases.), 则最终获得一张证书,得到加入该俱乐部的资格。这个设计,非常符合Willis(1996)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的归纳,即“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知识要点”(Language focus),每个环节都是为了完成最终的“入会”任务,任务设计得完整、一致、自然。

10.Feedback(评价)。

一个好的活动应该有及时有效的评价,这是对学生付出劳动的尊重,也是教学双方交换意见的重要阶段。这种反馈必须是双边的——学生通过教师的点评可以知道自己的成功之处及不足,在以后的英语学习和活动中能扬长避短;而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可以反思自己所设计的任务是否达到预想的目的,有效性是否得到最大实现,进而改进今后教学。

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案例,“能否最终加入俱乐部成为会员”就是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不仅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也体现了评价的主体性,“既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教育部,2012)。

三、如何保证活动有效进行

一个活动设计好之后,是否能在课堂上取得成功,教师的指令即活动的布置至关重要,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做好充分的准备。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里具体指教师要对所设计的任务活动有充分的思考,包括活动目的、活动适合的人群、活动对参与者语言上的要求、活动形式、活动程序、活动指令、活动组织及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等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准备到位,都有可能影响课堂活动实施的质量,甚至失败。

2.确认学生的注意力都已集中。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集中注意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的兴奋中心;学习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脑中就有好多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会互相干扰,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还可以利用声调变化、将学生已有的爱好和知识经验相结合等方法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

3.指令语言要简洁。

课堂上由于担心学生不明白要做什么,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一遍遍重复英语指令,这既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并有可能失去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耐心。为了提高学生接受课堂指令的效率,教师可以借助举例、手势及教具等非语言手段来帮助学生领会。

4.任务后要有点评。

教师简要有效的点评,既是课堂活动的调味品,也是催化剂。高质量的点评反馈要注重引导,它包括真情激励,也需要蕴含教育。热情的点评可以使学生悟出刚才活动中有哪些地方表现得出色,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当发现学生的理解或表现上有偏差、不足时,就要采用不同标准的评价语进行有效的点评,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

四、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虽是一种先进的英语教学模式,但运用中依然需要教师的智慧与思考。只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不断尝试,从多种角度去考虑如何贯彻实施任务型教学理论,才能将其用活用新。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需要将各种任务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顺序排列,使其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一连串微型任务构成的“任务链”,并通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参与“任务链”中的各种活动,使教学呈阶梯式地步步推进。同时,教师还需要尽量考虑学情,结合学生的语言技能、认知策略等,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的有用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贴近生活或模拟真实生活的情景中习得语言。除此之外,学生的情感因素也不应被忽视。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激发学生间产生多种合作形式,开发学生的交际潜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课堂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 Edinburgh, England: Longman, 1996.

[3]SHEHADEH A.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J]. In EDWARDS C & WILLIAMS J (Eds.). Teachers Exploring Task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4]SPADA 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J]. In CUMMINS J & DAVISON C(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New York: Springer, 2007.

[5]RICHARDS J C. Addressing the Grammar Gap in Task Work[J]. TESOL in Context,1999(09).

[6]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7]陈静波.英语课堂学习活动质量的思考与对策[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01).

[8]汪滌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07).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任务型教学特点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阅读量对初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