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17肉杂鸡阶段饲喂的初步研究

2018-06-07程业飞蔡海莹周岩民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消化器官粗蛋白质肉鸡

陈 瑞, 余 倩, 温 超, 程业飞, 蔡海莹, 周岩民

(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2.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817肉杂鸡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优良品种,是快大类白羽肉鸡与蛋鸡杂交的子代,因种鸡饲养成本低,且商品肉鸡体型及肉质符合我国消费者喜好等特点,养殖量不断扩大,全国每年上市量已突破10亿羽。苏从成等对817肉杂鸡生长规律系统研究发现,其体质量随日龄增加呈“S”形变化,前3周生长较快,7周龄后日增质量明显降低[1]。遵循其生长规律,目前我国肉杂鸡主要分2个阶段饲养,即1~21、22~50 d,虽然这种饲喂方式可以减少饲料更换次数和换料应激,但不能准确供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造成饲料浪费,生产效益不高,而多阶段饲喂具有精确供给营养、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含氮废物排泄等优点[2-4]。付永林等研究证实,实行多阶段饲养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5]。但阶段饲喂研究主要集中于快大型肉鸡,针对817肉杂鸡的研究则鲜见报道。

NRC(1994)标准提出肉用仔鸡可分为三阶段饲喂,即 1~21、22~42、43~56 d,推荐的粗蛋白质水平相应为23%、20%、18%,但随着肉鸡品种的改良和饲养管理方式的改进,实际生产中配制的饲料与NRC推荐的饲养标准存在一定差异,通常低于该标准推荐值。Kerr等、Hernandez等、习其玉等、崔玉铭等、余红心等研究认为畜禽日粮中氨基酸的比例和数量如能满足动物所需,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0~2个百分点,不影响肉仔鸡生长性能[6-10]。但Wijtten等研究表明,在早期日粮中提高蛋白质的水平,可提高雏鸡的增质量,并改善整个阶段的生产性能[11]。为此,试验日粮配方参考NRC营养需要模式,在保证前期较高粗蛋白质水平前提下,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随肉鸡生长发育分阶段梯度降低。基于此,本试验将肉杂鸡生长阶段划分为二阶段、三阶段和多组四阶段,在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配方的日粮,分别对各组肉鸡的生长性能、消化器官指数、肉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旨在筛选最佳的阶段饲喂法,为提高817肉杂鸡生产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选择1日龄健康817肉杂鸡300羽,初始体质量为4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分别饲喂以下日粮:二阶段组分为1~21、22~50 d,分别饲喂Ⅰ、Ⅱ配方日粮;三阶段组分为1~21、22~42、43~50 d,分别饲喂Ⅰ、Ⅱ、Ⅲ配方日粮;四阶段1组分为1~7、8~21、22~42、43~50 d;四阶段2组分为1~10、11~25、26~42、43~50 d 4个阶段;四阶段3组分为1~14、15~28、29~42、43~50 d,四阶段组统一分阶段饲喂Ⅳ、Ⅴ、Ⅵ、Ⅶ配方日粮。具体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1.2 饲养管理

试验鸡于室内同一环境下层叠笼养。每个重复1笼,24 h 持续光照,自由采食和饮水,以重复为单位每天记录饲料投放量和剩余量,每天清洗饮水器和料槽1次。免疫接种及疾病预防、消毒按常规方法进行。试验期为50 d。

表1 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注:1%预混料为1 kg日粮提供维生素A 12 000 IU;维生素D33 000 IU;维生素E 20 mg;维生素K31.3 mg;维生素B12.2 mg;维生素B210 mg;维生素B310 mg;choline 400 mg;维生素B550 mg;维生素B64 mg;Biotin 0.04 mg;维生素B111 mg;维生素B120.013 mg;Fe 60 mg;Cu 7.5 mg;Mn 110 mg;Zn 65 mg;I 1.1 mg;Se 0.4 mg。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生长性能指标 饲养期间统计各处理组肉鸡的初质量、末质量、耗料量和死淘鸡体质量,计算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质量比。试验开始与结束前1 d清晨空腹称质量,作为试验的初质量与末质量。

1.3.2 消化器官发育指标 分别于试验期16、32、48 d从每个处理组的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羽中等大小的肉鸡颈椎脱位处死并屠宰,分离消化器官(肝脏、胰腺、肌胃、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并称质量,计算消化器官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消化器官指数(g/kg)=消化器官质量(g)÷活鸡体质量(kg)。

1.3.3 肉品质指标 试验结束时从每个处理组的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羽中等大小的肉鸡屠宰,在每羽鸡右侧相同部位取适量胸肌和腿肌样品测定肌肉品质。

1.3.3.1 肉色和pH值测定 在屠宰45 min后,用色差仪分别测定胸肌和腿肌的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用pH计测定胸肌的pH值,测定完45 min pH值(pH45 min)后,将样品置于4 ℃恒温保存待测24 h pH值(pH24 h)。

1.3.3.2 滴水损失测定 屠宰45 min后称量胸肌和腿肌样品并记录质量m1(g),用铁钩悬挂肉样,并保证肌纤维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放置于充气的自封袋中,样品不接触自封袋,4 ℃ 悬挂24 h,取出后用滤纸轻轻拭去肉样表层汁液后称质量m2(g),滴水损失率计算公式如下:

1.3.4 经济效益指标 根据购买雏鸡、饲料等费用支出及毛鸡出售收入,计算经济效益;根据饲料费和肉鸡总增质量,计算毛鸡增质量耗料成本。

1.4 数据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9. 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Duncan’s法多重比较,P<0.05者为显著水平,试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见,采用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末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和料质量比均无显著影响。其中四阶段1组平均采食量和料质量比最高,三阶段组末质量最高且料质量比最低,其出栏质量比两阶段组和四阶段1、2、3组分别提高了5.81%、5.20%、4.00%和1.67%。

表2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由表3可知,16日龄时四阶段1组腺胃指数显著低于两阶段组和四阶段2组(P<0.05);空肠指数四阶段1组显著低于两阶段组(P<0.05);回肠指数四阶段1组和四阶段3组显著低于两阶段组(P<0.05);其他各消化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32日龄肉鸡各消化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48日龄,三阶段组和四阶段2组肌胃指数显著高于二阶段组(P<0.05),但其他各消化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

2.3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见,四阶段1组胸肌肉色b*值显著高于四阶段3组(P<0.05),但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胸肌pH值、滴水损失和腿肌肉色、pH值和滴水损失均无显著影响。

2.4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三阶段组和四阶段2、3组利润都高于二阶段组,其中三阶段组经济效益最好,利润比二阶段组提高了19.16%。四阶段1组增质量耗料成本最高,经济效益最差。

3 讨论

3.1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目前, 国内家禽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普遍问题是能量偏低,蛋白质含量偏高,从而导致实际采食量较高,代谢能、粗蛋白质、氨基酸等的绝对采食量均已超过肉鸡生产的实际需要,导致其生产性能低下、养分浪费严重[12-13]。顾宪红等研究表明,22~42日龄肉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从19.9%降低到 17.0% 时,不影响肉鸡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料质量比[14]。本试验中,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由二阶段组、三阶段组、四阶段3组、四阶段2组、四阶段1组依次降低,结果显示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并未对肉鸡生长性能造成显著影响,与上述结果相似。但四阶段1组采食量和料质量比有一定的增加,可能因为四阶段1组较其他组过早饲喂较低粗蛋白质水平日粮,导致摄入的蛋白质不足,影响了肉鸡生长发育,降低了饲料转化率。Warren等研究表明,肉鸡前后期都分三阶段饲喂不同配方日粮与传统二阶段饲喂NRC标准日粮相比,2组间前后期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和料质量比均无显著差异[2]。邱殿锐等研究表明,相较于二阶段饲养,肉鸡分三阶段饲养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质量和降低料质量比[15]。本试验结果显示,肉鸡分二阶段、三阶段和多组四阶段饲喂不同配方日粮对肉仔鸡出栏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质量比均无显著影响,三阶段组较其他各组平均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最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3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注:同列数据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含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

表4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

表5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经济效益的影响

注:其他费用包括兽药防疫费、水电费等。

3.2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动物消化腺和消化器官优先增长的现象是适应外界环境的结果,消化器官的相对质量可作为衡量其消化功能的近似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肉鸡前期消化器官发育受阶段饲喂的影响较大,其中四阶段1组腺胃指数显著低于二阶段组和四阶段2组,空肠指数四阶段1组显著低于二阶段组,回肠指数四阶段1组和四阶段3组显著低于二阶段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初生雏鸡消化道系统尚未发育成熟,雏鸡肠道细,表面积小,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功能不完善,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四阶段1组8 d便饲喂下一阶段较低蛋白质水平日粮,营养水平的差异对消化器官的发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四阶段1组与二阶段组在腺胃、空肠和回肠指数上都差异显著。肉鸡的消化器官在孵化2周后基本发育成熟[16-17],因此不同阶段饲喂法对其中后期消化器官发育影响较小。彭赟等研究表明,肌胃的相对质量高说明肉鸡的发育状况良好,相对质量低则说明发育状况比较差[18]。本试验中后期二阶段组肌胃指数显著低于三阶段组和四阶段2组,四阶段1组肌胃相对质量也较低,这与表2中显示的两阶段组和四阶段1组末质量相对较低的结果一致。

3.3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

滴水损失反映肌肉的系水力,若系水力高,生鸡肉表现为多汁鲜嫩,烹调后肉质嫩爽。肉色不仅影响肌肉的品质而且直接影响肉的外观,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情况,进而影响肉产品的经济效益。本试验结果发现,在肉鸡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配方日粮,对肉鸡肌肉品质影响较小,仅四阶段1组胸肌肉色b*值显著高于四阶段3组。方力超等报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会提高肉鸡胸肌滴水损失[19]。但在本试验中,滴水损失试验结果呈现波动变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本试验肉鸡品种与其不同,且各组肉鸡划分了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阶段划分的不同,造成肉鸡摄入饲料中蛋白质等营养水平有所差异,从而对胸肌肉色b*值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4 不同阶段饲喂法对肉鸡经济效益的影响

综合试验的经济效益来看,与传统的二阶段组相比,三阶段组和四阶段2、3组利润都有所提高,其中三阶段组经济效益最好,利润比二阶段组提高了19.16%,比四阶段1、2、3组也分别提高了30.13%、12.27%、10.28%,因为该组饲料转化率和出栏质量最高。而四阶段1组因其采食量较高且饲料转换率低,单位增质量耗料成本最高,经济效益最差,这说明肉鸡过早进入下一阶段,饲喂较低粗蛋白质水平日粮,虽然能够降低日粮配方成本,但同时也可能降低生产性能,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可见在肉鸡生产中前期要保证日粮中的粗蛋白质水平,并且需要维持足够的时间,这也与Wijtten等的研究结果[11]一致。在本试验条件下,相较于传统的二阶段肉鸡饲喂方法,采用三阶段饲喂法,在饲养后期适当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能够有效提高肉鸡生产经济效益。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对817肉杂鸡分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配方日粮,日粮配方中粗蛋白质水平随生长阶段梯度降低,不影响肉杂鸡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采用三阶段饲喂法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苏从成. 817优质肉鸡生长规律的研究[J]. 家禽科学,2011(10):14-16.

[2]Warren W A,Emmert J L. Efficacy of phase-feeding in supporting growth performance of broiler chicks during the starter and finisher phases[J]. Poultry Science,2000,79(5):764-770.

[3]Pope T,Emmert J L. Phase-feeding supports maximum growth performance of broiler chicks from forty-three to seventy-one days of age[J]. Poultry Science,2001,80(3):345-352.

[4]Sterling K G,Pesti G M,Bakalli R I. Performance of broiler chicks fed various levels of dietary lysine and crude protein[J]. Poultry Science,2003,82(12):1939-1947.

[5]付永林,李瑞东. 商品肉鸡的健康管理[J]. 养殖技术顾问,2009(9):29.

[6]Kerr B J,Kidd M T. Amino acid supplementation of low-protein broiler diets:2.Formulation on an ideal amino acid basis[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1999,8(3):310-320.

[7]Hernández F,López M,Martínez S,et al. Effect of low-protein diets and single sex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plasma metabolites,digestibility,and Nitrogen excretion in 1- to 48-day-old broilers[J]. Poultry Science,2012,91(3):683-692.

[8]刁其玉,霍启光,齐广海,等. 氨基酸模型确定后肉仔鸡日粮中的最佳蛋白质供给[J]. 中国畜牧杂志,2000,36(3):25-27.

[9]崔玉铭,齐利枝,胡大君,等. 低蛋白日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J]. 饲料工业,2010,31(2):42-45.

[10]余红心,贾俊静,李琦华,等. 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云南武定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饲料,2008(5):24-26.

[11]Wijtten P A,Lemme A,Langhout D J.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ideal protein levels on male and female broiler performance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of life:single phase effects,carryover effects,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phases[J]. Poultry Science,2004,83(12):2005-2015.

[12]姚军虎. 家禽日粮氨基酸的合理利用与日粮配方设计[J]. 饲料工业,2004,25(3):1-3.

[13]赵 峰,张子仪. 对家禽饲料代谢能值评定方法中若干误区的探讨[J]. 动物营养学报,2006,18(1):1-5.

[14]顾宪红,方 路.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氮排出量的影响[J]. 中国饲料,1998(21):10-12.

[15]邱殿锐,郭建军,赵伍祥,等. 不同阶段饲养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饲料,2013(20):11-12,15.

[16]Noy Y,Sklan D. Posthatch development in poultry[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1997,6(3):344-354.

[17]Uni Z,Ganot S,Sklan D. Posthatch development of mucosal function in the broiler small intestine[J]. Poultry Science,1998,77(1):75-82.

[18]彭 赟,苏标松. 网地结合饲养方式对肉仔鸡的影响[J]. 中国家禽,2002,24(23):26-26.

[19]方立超,宋代军,阚 宁,等. 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肉鸡肉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2,15(3):98-104.

猜你喜欢

消化器官粗蛋白质肉鸡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花刺参幼参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不同盐度对花鲈幼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羊养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蛋鸡和肉鸡
鸡胚消化器官组织学发育过程观察
夏秋喂牛不宜添加尿素
杜泊羊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