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引领团队支撑的高校专业建设模式

2018-06-06冯萃敏倪欣孙金栋孙丽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团队项目

冯萃敏 倪欣 孙金栋 孙丽华

摘 要 北京建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学校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引领,以教学/科研团队为重要支撑,建设了城市雨水、污水、节水三大团队方向,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创新优势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形成了适用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模式,显著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有效强化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 项目 团队 专业 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教师资源的主要补充渠道是高校毕业生,有着足够的科研项目支撑,但对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不够,导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在学校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坚持团队支撑、项目引领,开展大量校内外科研项目合作,为校内教师创造实践创新条件。

1以教学/科研团队为重要支撑,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目前形成三个主要教学/科研方向: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与水环境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城市节水与水系统优化管理。

“雨水”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城市雨水领域系统研究的团队,已发表的同类论文中占比最高,包括国内第一本《城市雨水利用》专著,开设了“城市雨水工程”、“城市水文与水力学”等雨水方向特色课程,建设了雨水实验楼,设有人工模拟降雨大厅。

“污水”方向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到“863”、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城市污水处理效率的提升、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污水资源与能源的有效回收回用,以及北京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节水”方向以城市节水规划、标准及政策研究为引领,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为支撑,开展城市节水技术研发,已成为城市节水主管部门国家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在全国率先开设“城市节水理论与技术”课程,制定的《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办法》已作为全国节水型城市考核依据在全国正式实施。“城市节水关键技术与应用”2016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引领,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科教融合

专业教师发挥特长、勇于创新,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水专项“城市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河网城市雨水污染控制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6个课题,并主持了“再生水管网系统基于管壁-生物膜-水界面交互作用的腐蚀机制与水质调控原理”、“抗性基因在BPAC-UF再生水处理工艺中的水平转移与去除机制”等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了“建筑塑料排水管道系统降燥及同层排水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北京东方太阳城(三期)雨水及人工湖系统工程”、“富营养化水源供水中的磷去除及机理研究”等20余项工程性项目。

首先,结合承担的大量科研项目,在全国率先开设了“虹吸雨水试验系统”、“排水管噪声测试实验系统”、“排水管道水气流动规律研究”、“北京市高速公路路侧土壤重金属测定实验”、“北京市道路两旁植物内重金属沉积状况测定实验”、“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监测与分析”、“护城河水污染物质的测定综合实验”、“有压管沿程及局部阻力综合实验”、“活性污泥中酶的定性测定”等综合性实验项目20余项,有效实现科研教学融合。

其次,设立“生物浮岛与水环境”、“植物制剂消毒性能”、“冷凝水回用潜力”、“节水灌溉技术”、“无水汽车清洁剂”、“小区雨水利用方案”、“消毒副产物检测与分析”等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吸引不同年级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尤其使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认知不断深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对专业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3以项目/团队国际化为动力,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围绕北京的世界城市及水环境建设热点问题,结合国家科研项目的深入实施,随着在学校“未來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框架引导下,荷兰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双院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两任国际水协主席Glen T. Daigger教授等一批国际知名专家走入校园,美国奥本大学赵东叶、方兴教授被聘为北京“海聚工程”特聘教授,为本科生开设“工程概论”、“城市水文”等课程,与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3+1”交换项目、与美国奥本大学的“2+2”合作培养项目、与韩国大田大学的“1+2+1”“外培计划”项目不断深入实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到项目中,有效推进了国际化进程。

4结语

在北京建筑大学“提质、转型、升级”工作方针指引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提出了以科研项目为引领,以教学/科研团队为支撑,开展科教融合,促进国际视野的专业建设模式,为相关专业提供有效借鉴。

基金项目:项目支撑:北京建筑大学实践教研重点项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冯萃敏(1968-),蒙古族,女,河北人,北京建筑大学环能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团队项目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