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018-06-06秦玲
秦玲
摘 要 大学生是否具备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發展,而且关系到是否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的优秀后备人才。文章首先对我国大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问题意识 缺失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校思政工作关系着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理解、认知和评价,关系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可以说,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在引导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一直起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而问题意识的强化又对大学生思政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1大学生问题意识缺失原因
1.1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制,形成了不想问问题、不会问问题、不愿提问题、没有问题可问等怪现象;其次,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自身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偏重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不善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提问,仅仅把学生作为接受改造的客体,不考虑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心理。不少教师过于武断,不容学生提出质疑,对学生很多的现实思想困惑和问题常常采取某种回避的态度,把提问作为教师自己的“特权”,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所思所想,忽视了让学生自己提问及自主思考的重要价值。
1.2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影响
就目前大学生课堂教学来讲,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条式的教学,学生则热衷于死记硬背,注重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在教育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实际思想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却不能联系实际有效地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素质,不能自主发现问题,没有问题意识,思想日益僵化,创新的思想和潜能就容易被逐渐埋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1.3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思政教育也偏离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成为了应付考试升学、竞争选拔的“敲门砖”,教育为了考试服务,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使学生陷入了“书山题海”之中成为“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学生所思考的是如何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所做的是记住各种各样的“标准答案”,回答好各种各样的“标准化”问题,而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和问题,也没有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动力和愿望,使应试教育本质上成为了“去问题化”的教育过程。
2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2.1努力构建教学问题体系
第一,根据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使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点、难点内容与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采集学生问题等方式,以此形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问题;第二,通过对众多的学生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问题,使之与思政工作相衔接;第三,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使相关的教学问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联和层次性的教学问题体系。
2.2提炼聚焦有效思政问题
一是具有普遍性特点,是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所普遍关注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热点、焦点性问题;二是具有关键性特点,它表现为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地位和特点,它充分地体现并抓住了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起到统领相关教育工作的作用;三是具有针对性特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四是应该具有启发性特点,相关问题的提出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的可探讨性问题;五是具有现实性特点,不管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特点,能够为大多数的同学所理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能够与学生有共同语言进行探讨的现实问题,而不是过于抽象或者远离学生思想和实际的问题等等。
2.3加强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问题引导式模式适合于教学的开始阶段,它能够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选择恰当的问题来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学生以问题为中心,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来获取更多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和创新,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质疑和教师提问适当互补,做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能够解决;二是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保持宽容的教学态度。问题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积极参与质疑、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行为要及时加以肯定,同时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设置要能使学生感到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和余地,能引起学生讨论和思考的兴趣。
3结束语
总之,问题逻辑作为一门与人类语言、思维和心理紧密联系的科学,是一种指向问题提出及其解答的方法和工具。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理顺教学问题体系,帮助教师掌握有效应对和解答相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答问题的艺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和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创新素质,对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国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3.
[2] 程显达.浅析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2):274-275.
[3] 江涛.大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