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学中践行十九大精神研究

2018-06-06汪艾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思政课教学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需要对国家召开的十九大有所了解,高校学生非常有必要将大会的基本精神学懂,弄通并且做实。本文提出了十九大精神在思政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强化思政理念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善实效性理念加强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以期更好的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践行十九大精神。

关键词 思政课 教学 十九大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内

作为高校的学生需要对国家十九大召开的所讨论的问题有所了解,所以老师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的特色,将大会的基本精神学懂,弄通并且做实。作为高校的思政课老师需要自觉的将十九大的精神带入到课本的教学中,赋予课本的新的内涵。所以要在上课期间将我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此期间描绘的美好愿景和对学生的期待进行传达,告诉学生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比如高校老师在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时候需要给学生讲解建设社会主义总布局,并且可以围绕习近平主席的所传达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方向出发,给学生讲清楚党的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的社会矛盾对我国的发展的深远影响,告诉我国的学生在新时代下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发展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国民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这是我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所在,而且它为我国华夏民族的复兴提供了价值引领,让我国朝大国强国的发展努力;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时候要突出理论性,对于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上所展现出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和哲学味进行强调,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一章的讲授中强调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

2践行十九大精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提高,思政课在高校的优化、要素配置、教学创新也面临新的要求。追根溯源,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理念和思想上的认识。政治上,四个意识没有树立牢固,没有能够深刻把握思政课的性质地位,没有从真正思想深处认识到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意义。教学理念上也存在疏漏,没有精准的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忽略或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应用性。因此在某个层面上,弱化了思政课在政治育人方面的功能。

2.1改变思政课的内容和授课方式

在十九大召开期间我国的教育部长陈宝生就对记者谈到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问题,他提出“一定要改革思政课的内容、授课方式。内容没有针对性,授课方式不适应,学生就不爱听。”所以高校需要对思政课的内容进行创新,比如老师在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候,可以有效地融合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内容并将这些科技创新的内容引入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讲解中,让学生觉得思政课也我们的社会是非常紧密联系的。老师如果将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和新命题有效地融合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并且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样可以非常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十九大精神时政分享,并且可以布置和十九大相关的精神思考题,让学生对十九大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十九大的推荐还可以通过十九大精神的随堂测试进行,或者是读书分享活动等,老师可以通过这些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有效地和十九大接轨,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并且可以将学生带入对十九大所提出的问题的思考,最终将十九大的精神内化到学生的心中。

2.2注重思政课师资队伍的打造

要想让思政课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形式也要做出一定的改革,并且更加有效地推动十九大提出的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现代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高校注重思政课教学老师队伍的打造,要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因此要将学生有效地和十九大精神结合在一起。高校需要加大对思政课老师的审查力度,这样可以有效地确保入职的老师的思想政治是否合格,这样做可以保障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并且也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的做法。在十九大的教育方向提出,要让高校学生的培养方针朝运用型人才培养,所以老师也需要相对的具备培养运用型人才的素质和知识。

3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和十九大提出的相关问题想结合,文中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十九大的想结合体现在思政课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思政课教学队伍的全新打造,以及十九大对思政课培养方案的重新定义,从而有效地推动十九大提出的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现代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汪艾玲(1981.03-)女,汉族,湖北仙桃人,仙桃职业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参考文献

[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总目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153-159.

[2] 张琢. 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新长征,2018(02):48-49.

[3] 刘芝澄,罗颖,袁航,孙阳.改革思政课教学培养高职生守法精神实践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1):125-127.

[4] 苗青.全过程育人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研究[J].管理观察,2018(01):127-128.

猜你喜欢

十九大精神思政课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凝心聚力推进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