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足操作与体验过程,让面积“形神兼备”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思考

2018-06-06山东威海市乳山黄山路学校264200于红艳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4期
关键词:正方形物体面积

山东威海市乳山黄山路学校(264200) 于红艳

山东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蒿泊小学(264200) 侯军秀

山东威海市北竹岛小学(264200)邹素英

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时,当学生认识了1平方厘米后,为更好地帮学生明确面积概念、建立“平方厘米”的表象,教师出示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它的面积,学生给出了如图1所示的测量方法。对此,教师只能慨叹:学生经常混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

为什么总是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真实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学生能说出面积的“定义”,就代表他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吗?教学中,设计什么活动,才能让学生既了解面积是表示“形”的大小,又能很好地把握面积的“实质”?下面,我将结合“面积概念建构”的两次教学来分析学生出现上述问题的真实思维障碍,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图1

一、“线”与“面”混淆怎么办?

【尝试一】

师:(通过课前交流,引出师生比手掌大小的活动,让学生明确: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手掌的面积)手掌有面积,那数学书的封面有面积吗?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学生仅仅能用手指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用语言描述时很生涩)

师:还能找到其他物体的面积吗?(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找到了黑板、课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我们找到了黑板面、课桌面、课本封面等物体表面的面积。那图形有面积吗?

师(课件呈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指的又是什么呢?

……

一节课下来,尽管学生能“鹦鹉学舌”般地用生涩的语言简单描述什么是面积,但“面积概念建构”这一教学活动有如走过场,并没有引领学生真正深入地体验和感知面积概念的本质。要实现学生对面积的真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就应凸显层次性。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进行了二次执教。

【尝试二】

1.感知面

师(板书:面):认识这个字吗?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就和面有关。仔细观察,你能从哪些物体上找到面?

生1:我能从书上找到面。

师:你能指一下哪里是书的面吗?

(学生做了一个摸书面的动作)

师:她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齐):摸。

师:一个摸的动作,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哪里是数学书的封面。谁能像这位同学这样摸出其他物体的面?

生2(边摸边说):这是文具盒的一个面;这是黑板的表面……

师(出示树叶、巧克力等):我还带来几件物品,能找到它们的面吗?

师(出示杯子):你能找到杯子的面吗?(学生回答略)

师:你们不仅找到了杯子这两个平平的面,就连这个弯曲的面也逃不过你们的眼睛。

师:我们从这么多物体的表面上找到了面。如果我把杯子的这个面(上面)印画下来,会是什么形状?

生3:圆形。(教师用课件呈现)

师:如果把数学书的封面印画下来呢?

生4:长方形。(教师用课件呈现)

师:树叶的面呢?

生5:手掌形。

师(课件呈现):会得到这样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师(课件呈现):你们能找到这三个封闭图形的面吗?谁来摸一摸?

2.感知面积

师(课件呈现圆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对比这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最大?哪个图形的面最小?

生6:长方形的面最大,圆的面最小。

师:那黑板表面与课桌表面相比呢?

生7:黑板面大,课桌面小。

师:看来,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边摸边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生8(边摸边说):地面的大小就是地面的面积;文具盒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物体表面的面积,那这些封闭图形的面积指的又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面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对比反思中的教学策略

两次执教结束后,我们团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别对12名学生进行现场测评。给学生提供材料:一张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一把尺子、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测评问题为:长方形的面积是( ),周长是( )。学生两次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72%,90%。显然,不同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的体验与感知是不同的,进而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

1.先感知“面”再比较“面的大小”——凸显活动设计的层次性

“思而后疑”,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缘于教师的深思和质疑,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逐步完善教学活动。

初次执教,因为我没有给学生提供有效且富有层次性的活动,所以学生对“面在哪”没有足够的体验与感知。没有具体的表象做支撑,学生自然没有建立起面积是表示“形”的大小,即“一大片”的概念,不能很好地把握面积的“实质”,即面积是“小面积”的累加,所以在测量正方形的面积时便出现了图1的情况。

课后,我对面积的概念及本质进行了客观分析,决定对活动进行重建:首先通过找面、摸面、画面等系列操作活动,引领学生感知面在哪里,什么是面,建立面是“一大片”的表象;然后借助比面、估面、量面等体验活动,明确无论是规则的、不规则的物体表面,还是封闭图形的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进而实现面积概念的建构。带着这样的理念与思路,我再次走进课堂,进行了第二次执教。从测评结果来看,这样的活动设计是比较有成效的。

2.“做足”活动过程——保证操作与体验的时间与空间

“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培养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因而,“赶场式”的操作与体验过程,注定活动是失败的。第一次执教时,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用短暂的几分钟匆匆走完了建构面积概念的历程,导致学生对面积的意义及本质理解不准确。而第二次执教时,我放慢步子,将学生操作与体验的过程做足、做实,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感知。当学生再次使用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测量正方形面积时,便有了如图2所示的做法和下面的交流:

生1:用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才能把大正方形摆满,所以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就是4平方厘米。

生2:你为什么要把小正方形放在大正方形的上面测量,而不把它放到边上测量?

生1:因为我们要测量的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的大小,而不是边的长短(边比画边交流)。

生2:你怎么知道它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

生1:因为它是由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

师:也就是说它包含了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对吗?

学生在操作及互相质疑的过程中主动对比“线”与“面”的不同,进而建立起“周长”与“面积”概念的清晰表象。这种体验与感受只有在亲历活动和直观感知的基础之上才能得到,是任何教师单纯的说教所替代不了的。

正如《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一书中谈到的“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把活动原则实施于教学过程,就应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物,获得丰富的逻辑——数理经验,通过反省的抽象,逐步形成、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图2

三、历经异样的活动与收获异样的精彩

课堂教学时间仅有短短的40分钟,合理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根据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教学任务顺利实施,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教师成功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二次执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因为我对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明确了面积的“形”,即面积的概念,还体会到了面积的“神”,即面积的核心——单位、包含单位的个数,计量面积的原则——密铺性、叠合性等。尽管面积的“神”对学生来说难以言表,但它早已深入学生内心,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思维的交融,便是最好的例证。

不一样的活动,不一样的体验,只要教师舍得花时间给学生提供操作与探索的空间,让他们经历有效的活动,学生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正方形物体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巧用面积求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