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治中高分辨率核磁共振的作用

2018-06-06刘鹤李洪义任春慧尹燕伟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磁共振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双腔血肿组间

刘鹤 李洪义 任春慧 尹燕伟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磁共振科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VBA-DA[1]是在多种病因影响下,颅内动脉血管壁中膜与外膜、内膜与中膜发生撕裂,血流异常流入,并发生血肿的脑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1/10万~1.5/10万[2],病情对患者的脑部功能损害严重。明确诊断,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临床展开科学治疗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病情对患者损害。HR-MRI为无创探查动脉管壁、清晰成像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笔者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VBA-DA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纳入47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使用HR-MRI诊断、并经DSA确诊的VBA-DA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接受血管栓塞术治疗;本次研究将不愿意、不耐受HR-MRI检查的患者排除在外。根据患者有无症状,分为无症状组、症状组,各14例,33例,无症状组为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经检查偶然发现病情,症状组为有动脉瘤有关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无症状组,男9例,女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47±4.15)岁。症状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3.98±4.23)岁。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可比。研究方案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绵阳铁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HR-MRI仪检查。立足于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扫查,确定病变血管位置,由此判断真腔、假腔。应用“黑血技术”、“量血技术”实施加权成像扫描,并使用自带软件做数据、图像分析处理。

所有患者在检查后均接受血管栓塞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成像表现、瘤径大小,血管栓塞术治疗后对患者予以为期半年随访,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为工具,做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和(±s)表示,对比以χ2、t检验,将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价标准。

2.结果

2.1 组间HR-MRI表现

症状组患者在HR-MRI检查中表现出明显的内膜瓣/双腔、壁间血肿、瘤壁强化征,与无症状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组间HR-MRI表现(n,%)

2.2 组间瘤径对比

无症状组患者的平均瘤径为(9.43±2.17)mm,症状组患者的瘤径平均为(10.19±2.35)mm,组间瘤径大小对比差异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6,P=0.306)。

2.3 组间预后对比

栓塞术治疗后半年,症状组中90.90%(30/33)的患者症状缓解,但是24.24%(8/33)的患者发生病情复发;无症状组没有患者发生病情复发。在症状复发率方面无症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组间预后对比(n,%)

3.讨论

内膜瓣/双腔、壁间血肿、瘤壁强化征为VBA-DA患者最具诊断意义的影像学表现,长久以来DSA都被视为VBA-DA诊断的金标准,但是DSA有其自身局限性,仅能判断病情,确定血液流入及流出方向,而不能将病变血管的病理变化清晰的呈现出来,因此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指导[3]。HR-MRI,作为现阶段唯一无创、清晰显示活体动脉管壁影像学状况的检查手段,若能够保证VBA-DA诊断准确性,必然推动VBA-DA诊治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研究笔者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VBA-DA患者HR-MRI的影像学表现,探究HR-MRI在VBA-D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经数据分析发现HR-MRI检查下无症状组、症状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明显,症状组患者的内膜瓣/双腔、壁间血肿、瘤壁强化征比例很高,术后半年预后效果差。这一研究结果提示HR-MRI应用于VBA-DA诊疗当中,能够直观的反应患者的病变程度,且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状况的有效手段。

HR-MRI应用于VBA-DA检查诊断当中,能够增强VBA-DA患者血管壁的信号强度、信号亮度,成像更为清晰,能够将患者的血管解剖结构清晰呈现于声像治疗当中,帮助临床诊断医生获取更多信息,指导临床为患者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4]。尤其是“黑血技术”和“量血技术”的应用,更能有效提升影像学的呈现质量。本次研究对经DSA确诊的患者予以HR-MRI检查,结果,症状组表现出明显的内膜瓣/双腔、壁间血肿、瘤壁强化征,提示HRMRI检查能够较好的反应VBA-DA患者的病变情况,且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病情复发风险低,预后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HR-MRI能够直观反应VBA-DA病变特征,其中症状性VBA-DA患者表现出内膜瓣/双腔、壁间血肿、瘤壁强化征,且往往预后不良,将HR-MRI应用于VBA-DA诊治当中,能够较好的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评估预后,推广应用价值高。

[1]王龙,王茜.高分辨力MRI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40(2):144-147.

[2]刘福德,邓剑平,张涛,等.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附48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6):353-356.

[3]亚生江·麦麦提,陈功.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最新诊疗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5,23(5):537-541.

[4]杨博文,许岗勤,李天晓.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5):432-434.

猜你喜欢

双腔血肿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