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2018-06-05高帅洪梅

科教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高帅 洪梅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的必要性,对如何构建能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初步探索,并要在将来不断对其完善,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80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GAO Shuai, HONG Mei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domest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combi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practice, and explores how to build a colleg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at can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uture, achieve school-enterprise win-win situation.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support

1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创新创业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作为创新创业理论的发源地,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在1947年开设的第一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新创企业管理》,标志着以创新创业理论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诞生了。此后,各大院校争相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在世界上广泛传播。20世纪70年代后期,创新创业教育在英、德、日等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国家层面大力支持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如今,很多国家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专业,设立创新创业中心,并致力于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说明“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虽然有了方向,但进展不明显,直到2010年国家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后,①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才正式起步。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掀起了高潮。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两个问题点,一是经验相对匮乏,使创新创业教育偏重理论缺少实践;二是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校企联合力度不够,使创业项目停留在产品展示阶段,没有对项目形成科学的指导、扶持和推广。

2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既符合创业条件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能力。这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高校,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动手实操能力的教学环节。各大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含盖了校内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校外的实习基地实训、社会实习以及代表综合实践教学的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等。但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还未能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应社会需求构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3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的目标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引导作用,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依据社会需要、专业特点来制定。要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在各个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评价標准等。实践教学应具有层次性,先带学生进入实习实践场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然后让有了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用实验或实践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后再通过综合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前进入工作角色,使学生在走向社会时更具有竞争力。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专业课实验、未来工作场景模拟训练、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等实习实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创业意识。

3.2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应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现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的进行实践教学。可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层次进行低年级至高年级的纵向设计,也可在每个年级都安排需运用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课题,做由浅入深的横向设计。校内实践教学应有开放式的实验室、模拟实训室、同声传译室等场地资源。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些选定的领域或研究目标进行具体的研究。开放校内现有上述场地资源,加强综合性实验室建设,在保证正常教学运行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完善实验器材等教学设施。在校内实现多知识点的融合,培养动手实操的能力,为校外实践打下基础。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校内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赛,在赛中完善创业理念、熟悉创业流程,努力实现产品转化。校外实践教学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校企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企业导师带队指导,根据企业真实生产工作需求,让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参与生产实践。企业也可提出一些未来计划生产课题,由学生团队及校内指导教师接下课题。攻克课题的同时,既可将课题带入创新创业活动中参赛,也可成为毕业论文的着手点,还可能直接转化成产品,成为就业或创业的第一步。综合实践教学应设计成运用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才能完成的课题,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学机械的学生在实践课上只能按课本所述车个零部件、焊接几根铁管吗?可不可以让学生们组成团队制作个真实汽车的框架呢?能不能用些废料做个变形金刚呢?再比如學外语的学生在口语实践时就只能用课本写的内容进行对话吗?是不是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当回导游,全程用外语讲解呢?或是让同学扮演成企业外方领导用外语给其他同学开个会,会上再配个翻译,既过了当领导和翻译的瘾,又实际运用了外语。学生在这种不局限于书本、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上老师的跟踪指导,比起传统的实践教学,教学效果更显著。

3.3 实践教学评价

对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进行评价,需要高校结合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要运用表现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做出科学客观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目前已有很多高校或独立或与教务处等部门合署办公,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聘请专职教师负责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并制定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利用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学校应定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对创新创业活动中得出的科研成果进行科学实践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内容之一。实践教学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重点应是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评价内容可由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外社交能力、撰写学术报告能力、公开场合发表演说的能力等项目构成。评价结果可以是学分制,可以是百分制,也可根据需求设置权重。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有依据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做出真实评价。

4 实践教学的保障

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教学场所不仅有校内的实践教学场所,还有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等社会中真实的工作场所。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学生动手实操,有时会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实践教学的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产学结合,双向推动。学校应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为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挂牌,做好科研项目申报、税费减免等工作。企业应提供满足实践教学的场地及设备等条件,定期吸收一定数量的高年级学生顶岗实习,低年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可以通过企业的短期培训,在企业责任人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真实的工作实习。对校企合作企业的审批要规范,各学院在实地考察并初步协商后填写申请表,报到学校主管部门。由学校组织专人再次实地考察,形成考察报告上报校领导。校方决定通过后,校企双方签署正式的合作协议。在管理制度上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机制,高校需指派专任教师作为校企沟通的桥梁,在校内校外分别安排专职人员对参与实践教学的人员、设备、经费进行管理。在保障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同时,首要任务是必须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建立实践教学奖励机制,既要鼓励学生参与,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取得的研究成果等给予一定奖励。制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评估标准,定期对基地进行检查和评估,对教学环境、教学效果突出的基地给予表彰,向上级申报,使基地成为省级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对不满足评价标准的基地限期整改,如仍不达标,经校领导决定可解除合作关系。合作关系到期的基地,可由双方协商,续签协议。在师资上聘请公司或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建立校内导师库和企业导师库。为导师分配明确的工作任务,将校内导师派到企业去锻炼,使其成为双师型人才,在校内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担任创新创业竞赛的校内评委;邀请校外的企业导师到校内为学生讲座,并担任创新创业竞赛的企业评委,既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又能让企业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实现校企双赢。

5 结语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逐步的完善。本文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评价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能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又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制度和师资方面对如何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做了简单介绍。我们还需要用真实有效的调查结果验证其合理性,通过反馈回的信息改进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JGJX2016D112)、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H16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2010年5月4日

参考文献

[1] 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2] 曹小玉,李际平.浅议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14(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独立性能力培养的几点探讨
试论高校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培养途径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仿真实践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