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创新力研究综述

2018-06-05肖美艳

科教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力创新

肖美艳

摘 要 本文从大学创新力的内涵、主体、构成要素、结构功能分析及其评价等方面对目前我国大学创新力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综述,揭示了我国大学创新力研究的特征,并展望我国大学创新力研究的未来。

关键词 创新 创新力 大学创新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02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University Innovation in China

XIAO Meiyan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25;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35)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onnotation, the subjects, the elements,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the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iversit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y creativity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 reveal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ooked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 of the ability of university creativity.

Keywords creative; innovative competence; ability of university creativity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大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使命,因此提高大学创新能力刻不容缓。本文拟对我国大学创新力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合梳理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不足 ,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创新、创新力、大学创新力的内涵研究

1.1 创新

1912年,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并把它引入经济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1]20世纪50年代,创新的概念又被引入管理领域,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即创新就是指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一种行为。[2]英国学者弗里曼吸收了系统论思想,认为创新的本质是一个系统工程。[3]

关于创新的概念,目前国际社会有两个比较的权威定义:一是认为,创新不仅仅是发明创造,其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发明创造必须在经济上的得以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才可称之为创新。①二是认为,创新是把想法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价值、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产品、新方法和新服务。国内学者比较认同的是把“创新”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在创新系统中,“创新”指的是通过人(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对创新对象实施创新行为,使构成创新的各个要素在一定的时空内,获得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创新成果的过程。[4]综上,“创新”的内涵非常广泛,泛指一切有益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综合国力增强的一切人类社会与文化的革新活动,包括体制、文化等多種层面的变革。

1.2 创新力

学者对“创新力”内涵的界定,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主体说,如创新力评价按研究主体可主要分企业、区域、大学三类。[5]二是能力说,把创新力看做由不同种能力组成的能力集合。三是关系-系统说,把创新力看做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及环境投入—产出社会开放的系统。[6]四是要素说,如文化创新力、资源整合力和领导执行力构成了大学教育创新力。[7]综上,说明了创新力是一个复合型、本土化的概念。创新力应该是一种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主体的组织或组织系统“创造新事物的才能和力量”,在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形成各要素集合的开放动力机制系统。

1.3 大学创新力

根据创新力的内涵,对创新力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需要明确其主客体,不同主体其创新的对象必然有其侧重点。大学创新力是指高校有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活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8]丁建洋则主要从要素、结构、主客体、历史发展等维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大学创新力是大学为促进知识体系以及知识运行体系的发展而形成的以组织——权力信念为基本要素的动力机制系统。[9]综上,大学创新力是指大学的功能、要素和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动力机制系统的过程,最终促成动力机制系统的发展,形成不同产出的创新能力。

国内外对大学创新力的理解有些共识,即都关注创新主客体、大学科研组织机构、先进的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但又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其一,国外对“创新力”研究表现为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切入,着力于理论探索,侧重于定量研究;其二,国内对创新力的理解大多局限于“能力”、“发明”和“创造”上,对本土化和地方化的文化因素关注不够。而国外对创新力的理解,多是把创新力的实现融入到文化因素中;[10]其三,国外对“创新力”的理解相对宽泛一些,倾向于参与变革和革新的复合能力。

2 大学创新力研究特征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创新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创新力的主体、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大学创新力评价和大学创新力的影响因素这几方面。经过文献梳理、分析,笔者认为其研究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研究对象和范围较为狭窄。国内众多学者对大学创新力的研究通常局限于探讨某一层次或某一领域内的大学创新,研究对象和范围较为狭窄,例如专业课程、学科、教学教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没有对整个大学的功能进行整合,尤其是缺少对文化传承这一时代发展的功能进行综合探讨。

二是描述简单。大多研究者对大学创新力所具备的要素仅停留在简单的描述层面,对各要素的重要程度、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等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三是缺乏系统性。对于大学创新力应具备的要素特征,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大学创新力的素质特征测评指标要素的组成和各要素赋分权重都提出了不同观点,在确定指标要素和赋分权重过程中研究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主观性。因而难以构建系统的大学创新力的结构模型。

四是忽略隐性特质。关于大学创新力特征的测评,已有研究忽略了教学科研、管理机制、文化等隐性特征的测评。在大学创新力的测评中,忽略创新力特征的这些隐形特质,难以衡量大学创新力的要素特征是否与其院校发展要求相匹配,难以预测大学未来的发展潜能。

五是忽视机制特征。多数要素特征忽视了诸如“组织更新力”、“组织领导力”和“文化作用力”管理机制及文化因素对“大学创新力”的院校发展的影响,难以对“大学创新力”的素质结构做出全面评价。

六是缺少实证研究基础。关于大学创新力评价方面的研究,由于大学主体发展的层次性,大学创新力内涵的丰富性,大学文化传统差异性,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其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必然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征。目前关于创新型人才评价维度主要集中在可量化的投入及业绩成果评价等方面,评价也是从某方面尤其是科技角度来进行的,针对大学功能的各影响要素进行的评价与测量较少,尤其缺少实证研究,难以对大学的创新力要素进行系统的研究。

3 大学创新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大学创新力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笔者预测未来大学创新力研究将具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第一,从单项走向综合。大学创新力的来源是企业创新力、区域创新力、国家创新力,其核心是科技创新力。大学创新力因其大学自身功能决定其必然从科技创新力走向多功能的综合创新力。

第二,从要素走向功能。从评价的指标体系来看,大多都在关注到底有哪些要素组成,这是逻辑起点,但各个要素具有的功能尚未深入探索,这是进入到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的前提,但未来对要素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将成为走向实践的方向。

第三,从规模走向结构。创新力要素数量规模发展迅速,但创新力的要素结构调整滞后,这是创新力实现的要义所在。因此,未来创新力将从重视数量规模走向结构要素优化调整的方向。

第四,从核心走向边缘。建立创新型国家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但科技创新的实现离不开价值、制度、物质形态创新,大学创新力核心体现是科研创新。创新力是复合概念,大学创新力必然将从大学的科研创新走向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乃至文化传承的创新。

第五,从静态走向动态。目前,大学创新力的评价沿袭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的“SOCIAL”原则,②设计了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忽视了大学创新力的实现过程,未来的大学创新力将更加关注创新力形成机制,而机制是动态的指标。因此,未来的大学创新力机制这一动态模型更有意义。

第六,从效能走向潜能。大学创新力评价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益,遵从投入—产出这一经济学的思维,该评价路径忽视了大学创新力养育、积淀,忽视了对大学创新力的形成过程和其潜能的预测。因此,大学创新力评价将从效能走向潜能预测的探索。

第七,从评价走向发展。大学创新力评价的主观和客观作用的结果成为大学获得各种资源的渠道。在我国高等教育分类指导思想作用下,促进不同院校的发展,将成为大学创新力关注的方向。

第八,从制度走向文化。大学创新力评价直接提供制度创新的依据,以便促进大学创新力的实现。从微观层面院校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大学创新力评价应更关注个体院校文化的作用,大学文化的创新是大学创新力实现的真正根源和动力源泉。关注大学文化建设和创新,就是从源头抓起大学创新力的培育工作。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項目(CYYB2017069)《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研究》成果

注释

① 这两个权威概念分别出自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的《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和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

② 大学创新力的评价沿袭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的“SOCIAL”原则,即科学性(Scientific)、客观性(Objectivity)、可比性(Comparability)、创新性(Innovation)、可获取性(Availability)、合理性(Logicality)。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Drunker P F.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and Principles.London:Heinemann,1985.

[3] [英]克里斯托.弗里曼著.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U木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2.

[4] 钱贵晴,刘文利.创新教育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9.

[5][17][19][20][22] 周志刚,柴彦辉.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回顾、评析与展望[J].教育与现代化,2009(2):8-11.

[6] 赵蓉英,陈必坤,邱均平.2012年中国高校创新指数的评价与分析[J].评价与管理,2012(3):31-36.

[7] 黄梅.构建高校教育创新力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1):131-134.

[8] 徐小洲,陈劲.大学创新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与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9] 丁建洋.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2008.

[10] Elena Zukauskaite.Innovation in cultural industries:The role of university links[J]. Innovation:Management,policy & practice,2012.14(3):404-415.

猜你喜欢

创新力创新
BAT爱少年
工作大未来
2017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发布,阿里创新力领衔中国公司
创新力社会
全球十大创新力国家地区排名
2009最具创新力公司TO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