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职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8-06-04何卫华
何卫华
【摘要】本文试论证语篇分析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单位或片段成分的语言观点,可以为高等学校职业英语教师对语言的认识提供新角度,因为,教学活动归根到底是教学者的语言观问题,而语言观决定教学的面貌。作为语篇的语言观对于认清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最终帮助学习者实现该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产生重要启发和意义。
【关键词】语言教学概念 语篇与语篇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96-02
在我国,高等学校职业英语教学不同于国家教委实施的初高中英语,也不同于与大学英语,是个在内容方面、学习群体和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自身显著特性的英语教学领域。正是因其自身的特点所构成的问题和困难,使教师面临挑战。而职业英语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更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实现和完成高等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做好5种技能的训练,为学习者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需要,或者继续深造英语,打好可持续发展的英语基础。从教学的立场从发,在教学目标既定的前提下,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发挥最佳的教学功能,主要涉及到对语言的属性、教材教纲、和学习者需求这三者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其中,教师对语言的属性认识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又将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本文试用语篇分析所持有的语言观——作为语篇的语言,來论证其对职业英语教学的启发,认为这种语言观较贴近职业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特点和目标,有利于教师形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理论前提和思路框架。因为,语篇分析极为简洁地概括说明了语言实际使用的情况和语言产生意义的原理所在;这不仅能引起职业英语教师重新看待和理解职业英语语言结构与职业英语使用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能指导教师优化实际教学各个环节;对于英语教师理解和实现职业英语教学目标,结合学习者的需求、激发学习动机,选择比例教学大纲模式处理教学目标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语言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传统的语言研究局限于句子以下的层次,从使语言教学停留在语音,词语和句子的层面,并将它们分别孤立地教授,不仅隔断了词语、句子和语篇的关系,也不能顾及语言形式和文化意识形态等语境关系和语言交际功能。
语篇语言观视日常生活中人们因交际的目的而使用的口语或者书面语为语言研究的完整对象和单位,注重语言以及人使用语言的环境之间关系。这种将语篇作为意义完整的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则叫做语篇分析,即discourse analysis。语言研究中所采取的语篇分析,是将语篇中语音、词汇、语法等都是看成是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认为它们都在组成语篇的整体性结构上和表达意义与交际功能上发挥作用,而不仅仅只是不与语篇同为一个并列的语言层次。
而基于语篇的教学观点,教学上则在传统模式对语音、词汇和句法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语篇层次的教学,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以及它们共同组建和构建语篇的功能和关系。因此,语篇的教学观点,教学上必将注重的是学习者得到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方面的训练,形成语言策略。而语篇策略,就是语言使用者在生产语篇的各个阶段对词汇、语类、社会文化准则等方面作出的恰当选择,并在选择时,考虑交际的目的,语篇的信息的接受方法和交际环境。
二、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与语篇教学观念的介入
我国国家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称“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即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1]
我们在此试用乔姆斯基等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概念来描述。在内涵上,“基本要求”所指出的高职英语教学达到“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可用乔姆斯基的linguistic competence和linguistic performance两概念考虑。众所周知,在乔姆斯基理论中,这两个概念大致是指语言学理论中的两个部分:即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前者涉及语法的隐性知识,后者则关注实现语法知识的实际表现。[2]
以上述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两个概念,我们对语言教学目标的描述,就包括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两个方面,以及它们从前者到后者,在不同教学级别中,被侧重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比例。但乔姆斯基的linguistic competence和linguistic performance 是指一个学习者能够理解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内在语言知识,还不能够全面解释和评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针对这一局限,语言学家海姆斯于1972年提出语言交际能力,即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迄今为止,在语言教学中,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就包括了语言系统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为基础的,以实现社会交际功能为目的的更高一级的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但是,近年来语篇能力,即discourse competence的提出与教学尝试,则是期待语言使用者充分发挥包括前几种能力在内而又更准确描述语言真实面貌的多方面能力,并且不将这几种能力的培养隔断决裂,而是完全融为一体的言语过程。
根据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我们对于“基本要求”中设定的教学目的,可理解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知识目标:通过课程规定期限的学习,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对英语这门语言必须具备基础的知识,包括对英语的词法、句法知识方面有基本的了解;第二,语言运用能力目标:在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第三,交际能力目标:在使用英语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能够实现简单而正确的交际活动;第四,包含前三种能力的阶进目标——语篇能力:学习者学成的这个规范的语言基础,可与更高一级的英语课程相连接,可以持续保留这一基础 ,直接选修高一级的职业,或者非职业英语课程。
第一和第二教学目标的完成主要在于教授学习者关于语言语法结构和形式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使学习者能够在视听和口头书面表达方面完成相应程度的任务。这点与其他形式的英语教学,如小学和大学的英语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都是一致的;第三和第四教学目标则与小学和大学的目标有所不同,是直接针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这“三统”学生面向社会,来至社会,走向社会的培养人才提出的,是“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原则的要求。[1]
从上述分析,我们看到,正是对高职类型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语篇能力培养需求的提出,构成了职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和挑战。一方面,目前,在高职高专和成人院校中的学习者,学习背景多种多样,包括入学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社会经历也各不相同,在学校所属专业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也不一样。这些差异构成学习者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方面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三统”生的英语水平高于初中,低于大学入学,相当于高中水平。但是实际上,有的成人学校将自己的第一学期英语教材定位于给具有600个词汇的基础水平的学习者入门[3],这也说明,“三统”生的英语入学水平差异较大,“双基”还需要夯实。近年来对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的测试与研究也表明这类学习者的基础较为薄弱,语言结构知识掌握不牢固。[4]再加上,高职类学习者面向职业要求,必须迅速了解和掌握各种职业类型的英语语类,否则则会陷于词汇、句子的不合理的教学重复。
概括而言,高等学校职业英语教学教学目标,在语言能力,語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和语篇能力的教学目标上,都呈现出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向职业英语教学与研究提出了挑战,语篇教学观念的介入,可望为解决这一困难,提供思路和对策。
三、语篇语言观对职业英语教学的启发
语篇语言观对语言本质的描述,对语言深层水平的描述,首先促使教师对职业英语教学目标采取顾全大局的整体观点。教师需要认识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都是对同一语言的不同具体部分进行的相对的分解。职业英语的词汇、句子、语法结构、交际语用和语篇能力这些不同的语言成分,本质上互补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孤立隔绝的教学项目。因此,对学习者应习得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持语篇的语言观,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全面而不应顾此失彼。
其次,对语言各教学目标实施循序渐进,循环反复,难易的渐进的教学过程。对职业英语所设计的语言的基础知识,从发音、词汇到句型,再到语篇,从听、说、到写和译,需要逐级逐个教授训练,其中的理念是语言学习是一个掌握一套语法系统,教学上采取独立教授语言的不同结构成分,一步一步积累,直到整个语言结构体系被建立。而另一方面,整个语言结构体系的建立,终究是为了服务于语言的意义和交际功能这样的根本目标。所以,要在教学各种不同的结构时,强调语言语篇的概念,使整个教学基于语篇,重视语境。因为,显而易见,其中的理念是,职业英语以语言的职场和社会交际功能和语言的意义为目标,而有别于其他的英语教学,教学目标是使学习者获得交际能力而不单单是语言能力。
第三方面的启示是,对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的处理,采用语篇分析的教学原则,条分缕析,或者由上而下,或由上而下的施教步骤。重点抓住如下三个方面的语篇框架。第一,口语的语篇和书面的语篇虽然存在明显的不同文本特征,但是两种文本正在各自适当的语境中是可以互相转换的。研究表明,口语文本可以改编成书面语,书面语也可以改编成口语形式。因此,要引起学习者注意到口语会话文本是两个以上发言者的对话与交际,书面语篇可以看成是一个发言者的独白,同时学习构成不同语篇形式的语篇特征和句型使用。第二,不同的职业如商贸、交通、企业管理等使用相对不同的语篇类型,但是从语篇构建的角度看,不同专业的语篇都不是截然孤立的,而是具有共同的语篇核心结构和语篇展开推进模式。举业务报告为例,从上至下,不同专业的报告,都大致具备从完整语篇、核心型文类功能(如业务报告)、所属专业文类(如信息报告、工程进展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多种文类混合相兼(如报告与预测,报告与推荐,报告与评估)到专门语场和语域的这些结构要素。第三,在职业英语教材中教学的不同的文类,无论是叙事文、说明文、论证文都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核心文化语言活动,构建也塑造学习者在其中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模式。学习者在这些语言活动和练习中提高能力语篇能力,从而,提高语法句法能力,掌握词汇,最终是完成一个从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目标系统。
第四方面的启示是,语篇分析方法所带来的教学思想虽然完整,顾及到全面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但是职业高职学习者的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应在与各种语言能力培养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上,制定划分出不同的比例与侧重。[5]教师可以根据职业英语学习者具体的教学需要,安排与侧重某项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习者,应侧重第一和第二类教学目标,即语法知识的教学,继续初高中阶段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以期完成职业英语等级考试的要求;而对于即将面对职场的学习者,则应该突出第三类教学目标,即为他们提供充分的职场语言范式,如专业术语、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以培养职业所需的听、说、读、写的交际语言能力。其中的理念是,教学大纲比例控制式地实施于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易到有难,由浅入深,力争顾全整体,又能照顾个别需求。在教学中应该可以把从语言能力到语言使用,从交际能力到语篇能力,看成不同教学目标,并计划性投入比例不同的教学时间和分量。
四、结语
语篇是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结构与意义结合的一个单位。对语篇进行结构与意义相结合的语篇分析,形成了对语言研究的整体视角,因而能较全面地描绘出语言的属性,揭示出语言的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的相互关系,以及体现语言交际行为、交际目的、社会规范性等方面的本质。语篇语言学观念给予教学上的启发是,增加语篇这个语言教学层次,使职业英语教学着眼于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的培养,以至于达到职业英语的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北京:教育部高教司,2000
[2]H.H.Stern.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Duncan Sidwell,刘黛琳.开放英语[C].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4]田涛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语法结构考试分析与对策[J].吉林:考试周刊.2009(20)
[5]游小萍.比例模式大纲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D].四川: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