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错误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2016-10-12刘会娟
刘会娟
摘 要: 无论是初级的学习者还是高级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非常有意义。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诸多学者的研究,就造成学习者错误的因素和相应的对策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英语 错误分析 教学启示
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靠近目标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失误、错误,甚至是偏离。那么如何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学习者而言,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信心,从而更有目标地学习;对教师而言,通过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就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已有许多学者对此做出研究。错误分析理论认为错误的造成是由于学习语言能力的不足。对比分析理论将目标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对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难点和错误有一定的预测性,从而为语言教学提供更重要的信息。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中介语在解释学习者出现的错误时,强调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以上三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错误出现的时间解释了学习者的错误,但都不同程度地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造成学习者错误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一、导致学习出错的因素
(一)学习者的思维。语言本身和任何事物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是人类的思维将人类的语言和世间万物联系起来。离开了人类的思维,语言就失去了其具体的内容。与此同时,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人类通过语言将自己对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等表达出来。根据萨皮尔-沃尔夫的假设学说,人类对现实的认识取决于他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是受语言和语言结构影响的。
(二)母语的迁移。由于学生的母语语用规则和文化因素是自幼习得、成年内化的,并左右其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他们学习外语时这些都会与外语发生冲突,形成干扰。这就是所谓的母语的迁移作用。母语的迁移依据其作用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与目标语的形式一致时,学习已有的母语知识往往可以促进目标语的学习,这就正迁移。反之,当母语与目标语不一致时,则会阻碍目标语的学习,这就是负迁移。处于初级学习阶段的学习者,由于对目标语知之甚少,易使用已掌握的母语语言规则解决眼前的问题。因此,母语对初学者的正迁移往往大于负迁移。
(三)文化干扰。所谓文化干扰,是指学习者不知不觉地将本族的学习习惯或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的语言上,从而产生语言的偏差。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语言所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会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总是会在语言中留下印记。本族人的自然话语中90%是由固定的多词语块、习俗语语块及其半固定的短语架构语块、句子框架语块来呈现的。
二、应对措施
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日耳曼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对于英语知识有限的学生来说,英语和汉语相似或截然不同对他们的学习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不会意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母语造成的,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需要长期努力的,教师因该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既然出错在所难免,那么就要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若学生出错是因为笔误或口误的话,那只要适当提醒就好,让他们自己发现,自行更正。若出错是因为不理解题目的要求或语境,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倘若学生出错是因为不了解语言规则或对其掌握得不好,这就要求教师要督促及时补救,夯实基础。
(二)打破“思维定势”。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时,已经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维已经定势了。人的思维并不是不能改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处于发育期的学生更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更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每一种语言都有语法,都有规则,光掌握这些语法、规则是完全不够的。语法规则是固定不变的,但具体的语境是变化万千的,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语法、规则的前提下,学会冷静灵活地分析,切勿钻牛角尖。
(三)语言只是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背景的渗透。文化是语言的灵魂所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多接触西方的文化,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书籍了解西方文化。
(四)勤奋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应该使学生意识到语言学习是艰辛的。赵璐等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词汇错误总共达到111个,占比52%,比重非常之大”。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语言学习就如空中楼阁般不扎实。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督促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单词记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多阅读一些英文的报纸、杂志、故事、小说都可以扩大词汇量。
三、结语
错误的出现是学生的思维、母语,以及成长的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共同干扰的结果。既然无法避免,那只能面对,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重基础,拓思维,并且不忘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