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转移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体系构建
2018-06-04楼莹
楼莹
【摘 要】本文阐述国内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并探讨基于知识转移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措施:积极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认证;优化资源整合,发挥校园创新创业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知识转移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C-0175-03
近年来,专家学者和管理实践者对知识转移理论在跨国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等实践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围绕知识转移的概念、分类、过程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企业培养新的管理团队,开拓新的市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样,将知识转移理论回归教育教学领域中进行研究和指导实践,特别是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知识转移理论研究概述
知识转移包括知识发送方和知识接收方两个主体,客体是知识,客观条件是传输的途径,目标是能够利用知识来指导行为。专家学者的研究各有侧重,如Szulanski强调知识转移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共享机制;Holtham指出知识转移是一种沟通的过程;Levine和Gilbert认为当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创造与获取融为一体时,知识的转移才有价值;Daveport和Prusak把知识转移分成知识传递(扩散)和知识吸收(应用)两个过程来进行研究。Szulanski在1996年提出知识转移的四阶段模型是对知识转移过程较著名的论述,即首先是初始阶段,主要是识别有价值的知识,并决定是否转移该知识;其次是实施阶段,双方建立起适合知识转移的渠道,提供方向接受方传递知识;再次是调整阶段,主要是接受方对于被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并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最后是整合阶段,接受方通过制度化将获得的新知识融合成为自身的规范或习惯。另外,转移知识的类型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的层次可分为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在不同的层次间转移均依托不同的形式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之,对知识转移的研究离不开四个要素,即知识特性、知识发送方、知识接收方和转移环境。
二、国内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房汝建等提出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等方面来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王贤芳等提出从确立科学的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加快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推进实施体验式教学、加强创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重新审视和构建我国创业教育体系。薛慧借鉴生态学理论,提出构建涵盖保障体系、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在内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李晓华等认为地方高校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学校实际,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搭建多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注重第一、第二课堂以及实践、实训平台的互动。
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早期,近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柯林博尔(Kelinboer)认为“创业教育”是未来人们除了学术性和职业性之外应学习和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Runc通过实验证明,教育可以提升每个人的创造的潜能。Cskszentimihalyi则认为创新、创造能力是个人(Person)、系统(Field)和特定领域(Domain)三者交互作用的产物。Plaschka和Welsch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认为创业教育是全新的生产力,能够造就大批创造性人才,真正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提高科学成果转化率,是创新、生产力和有效竞争力的关键。Bechard提出,创业教育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正式化的教学方式教育每一个对商业创造或企业发展有兴趣的人,应该成为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Colin和Jack则认为,创业教育通过提供学生具备认知创业机会能力的一种教育过程,使他们具备从事创业活动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美国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创新性课程教学、外延拓展计划教学支撑,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重视基础科研和实践应用的相互转换,教育大学生从创业者角度综合考虑专业特长、个人能力及社会环境,从而系统规划整个创业流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ETU)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竞赛活动,旗帜鲜明地体现了“创业型大学”特色。
三、以知识转移理论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承担起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
各高校在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不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和资源,扬长避短,更要针对不同的生源,因材施教。因此,高校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利于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师资团队建设、学校实验实训条件改善、提高学生素质,为解决高校专业同质化,缺乏办学特色等突出问题奠定基础。
事实上,除了少数高校在个别典型项目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积极的成效,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还是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和高校本身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区别。用知识转移理论来指导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以系统地规划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架构,并以此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当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知识转移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它可以有效解决好知识特性(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发送方(高校教师、企业管理者、政府和社会)、知识接收方(学生个人、创新创业团队)、转移环境(校内实训中心、企业实习基地、竞赛等)、转移模式(课堂教学、模拟实训、企业实习、校园创业等)等因素的协同互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因此,以知识转移的理论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基于知识转移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措施
基于知识转移理论要从创新创业知识的特性、创新创业知识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创新创业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及转移的环境等五个方面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体系建设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应的研究和实践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专业技能训练和认证。
(一)积极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容易,但隐性知识的转移却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要求,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建立专业带头人制度,组织专业教学团队研究、开发和整理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这些资源应用于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中,并逐渐形成有递进层次、有衔接机制、有完整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科前沿、参与专业实践的能力,反过来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二)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创新创业知识转移的过程相对复杂,要实现知识转移的成效,教师与学生应采用互动式、团队协作式的项目教学方式。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既要抓住日常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的能力;更要注重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如指导学生团队创业项目、研讨和体验校园创业项目、网络创业等。另外,教学和实践中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采用问题导入、工作任务(项目)攻关、团队协作、沙盘演练、跟岗实习、翻转课堂等新形式组织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的考核,从个人(团队)的素质、表现和成效等多维度去考核学生。
(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建设。作为创新创业知识的发送方,教学团队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良好的素质和高效的运行效率,还需要注重团队建设的层次性,包括专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辅导员乃至学生创业团队都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团队的成员。团队成员要良好地分工和协作,形成的梯次的层级,对不同需求、不同潜质、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同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师资力量的培养体制,通过引进、送培、进修、企业挂(兼)职、合作培养等方式不断提高团队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挂职、兼职,聘用优秀校友、企业高管来校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充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力量,保障创新创业项目稳步推进,取得丰硕成果。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知识转移的环境主要指高校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设施、平台以及营造的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是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高校要保证人、财、物的投入。一是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项目孵化园、创新创业工作室、实验实训中心、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等,集聚校内外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特别是吸引来自科研院所、企业的项目合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专门机构,对内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帮扶和信息咨询等服务,对外接洽企业、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人才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三是加大力度对平台及创新的创业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广大师生、企业和社会的关注和投入。
(五)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认证。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课程体系,需要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从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解,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项目教学、团队协作等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和探索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扎实的专业技能是高校(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6页)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工作,推进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企业跟岗实习,引进职业等级的鉴定考试,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自主创业或参加团队创业的能力。
(六)优化资源整合,发挥校园创新创业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学校董事会、校政企合作基地、上级主管政府部门的支持,整合学校大学生创业园、项目孵化园、创新创业工作室、实验实训中心、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资源,搭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扶持大学生团队在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对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和团队,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校园的创新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卢莉,郭勇.高校学生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率影响要素研究[J].管理世界,2015(6)
[2]林枫,徐金发.国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徐世平,史贤华.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