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6-02张军成翟幸娟
张军成 翟幸娟
【摘 要】 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渗透,赋予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新的特点,但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些问题。解决对策主要是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优化外围环境、提升实践能力、加强新媒体育人功能等措施,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对策
政治社会化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于1958年首次提出,之后被广泛运用,相关研究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关于政治社会化概念的涵义,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当前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凸显。大学生作为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一代,新媒体很快得到其青睐,并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是未来政治生活的领导者和政治参与的主力,其政治社会化水平关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问题,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适应环境变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发展,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一、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向终端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数字化媒体。[1]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旧”的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而言的,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作为“数字化生存”的一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特点。
1、实现了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多元化
政治意识是大学生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的反映。大学生正处于政治意识形成并确立的关键时期,其政治意识的正确培养与引导,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程度,更是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当今社会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通过新媒体将时代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一方面,新媒体的海量性与共享性带来了多元丰富的文化信息、各种各样的政治学说和政治观点,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历练了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造成了他们政治意识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媒介的拓展、更新,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政治文化信息,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多元化。
2、实现了大学生政治表达的即时化
政治表达的方式主要是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等制度性表达和非制度性表达。[2]就大学生而言,在传统的政治表达中可供他们选择的方式不多,其政治思想和言论很难通过传统媒介得以表达和传播。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模式,实现了由原来的“轮状传播模式”向“交互式传播模式”的转变。[3]新媒体的兴起,既为大学生创设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话语空间,也为每位同学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尤其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信息交流零门槛,微博、博客、论坛、校园BBS都可以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观点、交流政治思想的网络阵地。新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实现政治表达的重要渠道,既可以实现表达的即时化,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政治负面情绪。
3、实现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多样化
政治参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表达,是通过政治选举、政治结社等行为来实现政治目的,以确保自身利益在公共决策中得以最大化。在以往的政治生活中,大学生很难直接从事政治参与,多以党团组织活动、论文写作等方式在理论上进行政治表达。新媒体为大学生开辟了多样化的政治参与渠道。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参与政治交流,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组建政治意识团体,共同表达政治意愿。这种出现在虚拟社会的政治现象已开始被现实社会所重视,目前很多政治活动通过网上征求意见、寻求民意,就体现了这一进步。
二、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问题
新媒体一经发展开来就以它异常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和广泛的运用范围成为当今时代主要的传播媒介。而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应用群体,受其影响很深,为他们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更廣阔的政治参与平台,提高了政治参与热情,开阔了政治视野,增加了政治知识,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
(1)政治认知模糊。邓小平同志指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4]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不仅具有传统媒体的传播性能,更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之较强的信息传播能力与高效的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低廉的成本与简便的方式等优势使得新媒体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传播载体。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盛行,30多年来开放的大门更是带来了多元化的思想意识,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奉行,官僚主义、腐败现象严重,这样的现实状况通过新媒体这个信息传播相对自由的平台展现给大学生的内容就会良莠不齐。而大学生自身思想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性,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未能客观理性,加之自身政治意识薄弱,所以在接收到一些负面信息后就很容易迷失自我,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失望,对现存政治体制产生怀疑,从而动摇了他们原有的政治信念。导致政治认知不断模糊。长期发展下去便会产生愤世嫉俗的心理,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念上的一大障碍。他们在感到“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同时,又常倾向个人主义,他们表面倾向务实,深层陷入困惑,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呈现关心与冷漠相融,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的心态。[5]而有很大部分大学生甚至思想政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性,对教育部制定高等政治理论课产生了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
(2)政治信息鉴别能力差。新媒体技术高度发展,全球的信息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大学生的信息是海量的,也是复杂的。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宣扬个人主义、金钱主义,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干涉中国内政,抨击社会主义制度,以便实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逐步发展成熟、政治人格也在健全独立的关键时刻,加之平时不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忽视政治思想的接收,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使得大学生的政治内化能力较低。虽然平时对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或问题有极大的关注度,但往往缺乏自己理性的思考判断,人云亦云,感性评价和分析。
(3)政治信仰危机。如今大学生面对的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虚拟世界。就现实世界而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甚者好多女大学生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腐败现象、攀比之风、诚信问题严重,现实状况与思想政治的严重不符,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产生了动摇。而对于虚拟世界来说,新媒体是最主要的传播载体,充斥了形形色色的主义、思想和文化,其中不乏包括西方的一些腐朽、邪恶的政治思想,抨击社会主义的政治言论,使得鉴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对政治信仰产生了质疑。因此在“两个世界”的共同冲击下,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危机,当然大部分大学生是积极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的,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党感情冷漠,自愿入党也只是将其看作是找工作的“敲门砖”。
(4)政治参与盲目。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发表言论,表达思想,沟通交流,大大增强了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体验,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但是他们多数还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对诸多政治问题的评论和政治行为的参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政治参与热情相比,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却显得相对冷漠。一方面,大学是一个以教学为主的场所,政治实践活动很少,让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缺少了机会。另一方面,在政治献言献策上,大学生是一个微弱的群体,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很难被重视,他们参与的只是形式,不是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2、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个人本身等等,因此必须重视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1)家庭。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伴随终生的。对政治社会化而言,大学生在儿童时期,接受影响最多的场所是家庭,儿童时代的經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很大意义上家庭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程度决定了其子女的政治社会化。同时家庭还是一个微型的政治小环境。民主、轻松、自由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培养一个积极参政的青年,相反,专治、暴力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到青年成年后的政治态度。因此政治文化传递的第一站是家庭,整个家庭所倡导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人生最初的政治认知。
(2)学校。“学校被认为在人们政治思想教育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其任务是维护社会制度,使后代的政治世界观同前辈的相一致。”学校是大学生离开家庭后接收政治文化的主要途径,从思想品德课到思想政治课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浅入深的系统教育,都是对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尤其作为步入社会最后一步的高校,更是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积极宣传正确的政治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但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校思政教育的宣传方法等问题,预期目标与现实往往大相径庭。
(3)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最大的信服是用事实说话。而现实社会多元政治文化的存在模糊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各种腐朽现象的存在消解了大学生的政治态度。特别是新媒体异常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异常丰富的传播内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加之有些媒体工作人只为追求利益目标,无视社会影响,传播消极腐化的思想,更是阻碍了大学生政治上社会化的进程。
(4)个人本身。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个人本身起了决定作用。政治内化能力低,政治鉴别能力差,导致了其政治认知的模糊和偏激。忽视了政治理论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政治信仰危机,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价值取向错误等问题。外部影响固然重要,但只要我们坚持真理,把握真理,就不会在政治道路上走入岔口。
三、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毫无疑问,新媒体是传播政治文化,渲染政治背景的最佳方式,给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所在。
1、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事实上,正确的思想观念是不可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形成,而只能通过学习、教育、宣传等教育方式才能被掌握。但目前由于高校流于形式的开设课程和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淡漠,实际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必须提高其实用性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引导大学生政治意识的作用。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思政理论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和政治素养,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不仅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激励的作用,并且善于运用新媒体带来的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而且还要及时传达当时社会政治思想主题并针对新媒体的实时热点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梳理与分析,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学校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紧随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内容丰富的多种政治文化活动,利用微博、微信和各种公共平台每天向大学生推送政治知识和时事新闻,并且学校定期组织一些政治文化知识传播的小活动和“献出爱心”的爱心活动,让每位大学生都能了解、感受并置身其中,潜移默化中实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2、优化社会外围环境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日趋复杂和新媒体微时代的到来,更造成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复杂的社会背景。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除了建设校园环境,还要创造良好的社会外围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保证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还要完善政治文化的建设,继续宣传“孝道”“家风”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政府工作,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政治环境,净化政治空气,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纯洁的社会氛围。其二,提高新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新媒体工作人员是信息的第一接收者,是舆论的引导者。他们提供的社会信息会直接影响人民的政治意识,特别是对于思想意识还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说,消极、腐化、暴力的信息内容会造成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混乱。因此新媒体工作人员肩负着净化媒体环境的责任,积极宣传正能量,不被经济利益所驱使,坚守职业道德,真正做好人民大众的思想守护者。
3、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不仅要具备足够的思想政治知识,还要提高自身鉴别能力,正确看待新媒体的信息内容,从而热情洋溢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及时准确了解社会主流思想,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并投身到社区、学校、党团组织等地方去接触社会、了解民意、深化思想,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政治问题,积累社会经验,开拓政治视野,在实践中吸收和内化社会政治规范,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认同感和责任感;关注国际国内热点政治问题,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进行政治互动,了解政治动向,客观及时地为党和国家献言献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民主选举和党员生活会都要認真对待,将政治意识落实到实践中去,真正发挥一个政治人的作用。
4、加强新媒体的育人功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在年龄结构上,以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其中在校大学生占据主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必需品,因此,新媒体呈现的政治思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科学、正确的政治观点,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消解错误、消极的政治思想,构建积极、科学的网络政治氛围,发挥新媒体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新媒体时代.百度百科. http : / / baike . baidu .com / link ? url = Jk Xm AW9Jm LzJWBVCq68u4st X5 -t Z52Sjt O7K6iox6Ie Bjk B3Hu Z8 XH932vn MPIFl LUe-u Pkzf ZNPDJRMft32vaa.
[2] 张菁燕.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71-74.
[3] 韩晓娟.新媒体对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双重影响及其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6)87-89.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6).
[5] 张慧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