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列宁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2018-06-02孙梦舒
孙梦舒
【摘 要】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是一个时代的精粹。本文从追溯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开始,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为辩证法奠定了基础,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的同时,极大程度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列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辩证法进行了更加全面详尽的阐述,揭示了辩证法思想的实质与核心。笔者通过对列宁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进行浅析,最终达到充分认识辩证法思想历史地位的目的。
【关键词】 辩证法;理论来源;历史地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天崩地解的重大改变,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期。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国家间以及国家内部的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民族解放运动急剧发展,人类迫切需要寻找出一条正确分析和解决这种矛盾,以及正确处理战争与和平之间关系的光明道路。列宁是在这个时期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到新阶段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他一生的哲学研究中,辩证法思想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历史地位极其突出并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创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
1、古希腊哲学辩证法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思想是辩证法发展的起源,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最初萌芽。要想科学的继承和发展辩证法,就不能脱离对古希腊哲学辩证法的分析与研究。20世纪30年代,列宁把自己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所做的批注、摘要和笔记汇编成著作《哲学笔记》,为了探索最初形态的辩证法思想和更深一步了解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研究。在该著作中,列宁深入分析了亚里士多德和赫拉克利特这两个古希腊哲学辩证法代表人物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却并不具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思想,他创立了辩证逻辑这一重要学科,为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列宁在评价亚里士多德时是这样说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寻求、探索,他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由此可见,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吸收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思想中科学的因素。而赫拉克利特是首位提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的哲学家,这为后来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2、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辩证法思想为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无出其右的重要贡献。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揭示了事物本身的矛盾和发展的动力,是真正的哲学方法。但由于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发展他的辩证法思想时难免受到唯心思想的影响,导致他的思想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受到了束缚。列宁对黑格尔辩证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了黑格尔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并对黑格尔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是哲学史上最科学的辩证法,也是辩证法发展史中最宝贵的成果。自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吸收了其中合理的因素,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时代具体实际情况,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合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从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入手,开展自己的研究与探索,在当时俄国现实斗争激烈的背景下,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实际当中,为俄国革命和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也可以称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规律)是列宁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认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矛盾,人们如果想全面的认识一个事物,就必须深入探索这个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双方虽然对立存在,却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性。统一性是矛盾着的双方固有的一种属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而对立面的斗争性则会推动矛盾双方力量或者地位发生变化,实现事物的质变。对立统一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对立统一规律普遍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并渗透于各个行业领域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立统一规律不仅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应该遵循的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就是事物或者现象之间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内部矛盾的发展主要是通过量变与质变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转化而实现的,我们把这种规律也成为质变量变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了,事物发展变化存在质变与量变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我们提到的量变是指事物及其所属的特征是在数量上的增加或者减少,这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并且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是一种间断的一种显著的变化,是指事物质的一种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中,质变与量变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达到一定的界限时会引起质的变化,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还会引起新的量变的发生,量变引起质变,新的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彼此之间不断的循环往复,从而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
3、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客觀世界的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这一运动规律。列宁曾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对对立统一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对立统一规律不但是客观世界的根本的规律,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根本规律,他在文中也同时揭示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性,也指出了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正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才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这也就说明了,人的认识要想正确的反映客观世界获得真理就应该分析客观世界自身的运动规律,把对立统一规律当作认识的客观规律。
4、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是哲学范畴的一种,事物的普遍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的关系。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中,所说的联系不是个别事物之间一些较为暂时的、特殊的联系,而是一切事物之间相互存在的一些关系,因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个部分、每一节或者说是每一个成分和环节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所固有的存在,联系不会随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改变而改变。
三、列宁辩证法的历史地位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同时,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列宁对于辩证法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列宁通过研究指出了认识论、辩证法是哲学史、认识史的高度总结。其次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放在了马克思主义整个大的发展学说上去思考和研究,因为列宁认为每个学说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而他所说的辩证法则是这个有机体的核心。最后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
列宁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毛泽东的《矛盾论》就是对列宁的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丰富了辩证法的思想,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与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的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列宁的辩证法中坚持的重点论和两点论的观点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注重政治和文化的建设。
四、结论
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是对历史上优秀的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对于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进步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在国家治理统筹上,我们更要把列宁的辩证法十六要素合理的同我们自身的状况、国家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让辩证法十六要素更好的指导我们学习生活,国家也必定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激流勇进。
【参考文献】
[1] 焦新爱.论辩证法精神[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
[2] 王慎失;谈谈辩证法的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