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香深处有流心

2018-06-02/沐

上海商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麦月饼手工

文 /沐 扬

暮春的夜晚,凉风习习。酒店高层的景观房,视野极佳。出差在外的成瑜,独坐窗前,看万家灯火星星点点,心底生出一丝寂寥。如此良辰美景,若有家人陪伴,就圆满了。

皎洁的月光,透过纱帘,落在手边的礼盒上,映照着“奶黄流心”一行烫金小字。盒子的皮面质地,触感时尚。耀目的亮橙,是金秋丰收的颜色。启开盒盖,四枚精巧的月饼映入眼帘。取出一枚,撕开包装,“巧克力流心”字样在饼面花纹间凹凸呈现。从未见过如此玲珑的月饼!放在掌心,如同一朵盛开的金色小花!

一口咬下去,薄薄的饼皮,酥酥的馅料,甜而不腻的口感,犹如舞者在舌尖跳着芭蕾。再尝一口,巧克力酥馅有“惊喜”流溢。浓浓的“巧心”,沙一般流过味蕾,占据了唇齿一个又一个敏感的角落。以饼寄情,舌尖上的美味,一点点填补着成瑜心头所缺。

吃罢一枚,她将剩余的“巧克力流心”连“托衬”一同端起,想深探盒中究竟。哇,还有一层!又是 “四朵小花”,上刻“奶黄流心”。幸福感“爆棚”,忍不住吞咽起口水,她似乎回到了家中,“变身”为

父母眼中无忧无虑的“小吃货”……

这吃口独特、回味悠长的月饼,是合作伙伴赠予成瑜的“见面礼”。合作伙伴告诉她,市面上基本买不到,是她所下榻的酒店邀请上海一知名企业加工制作的。如果不提前订购,很难尝到鲜。

这家专事食品加工的企业,正是位于宝山区沪太路的上海新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彼时彼刻,在新麦会议室,一场关于产品创新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老总董正琪,向与会者分享了此前香港美食之旅的点滴收获。来自多个部门的员工代表,一边品尝新麦今秋主打产品“奶黄流心月饼”;一边畅所欲言,勾画明年中秋月饼的创意蓝图。席间,一个个金点子迸

发而出,愉悦着会场氛围……

去香港寻味,不是董正琪一时的兴血来潮,而是他从业三十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众所周知,“月饼季”是食品生产企业的“大忙季”。这时候,企业掌舵人往往分身乏术。董正琪却“忙里偷闲”:纵使工作安排再紧凑,他也会去一趟香港,探探市场的新味、美味、流行味。他一直觉得,香港的广式月饼做得极好,在海外市场口碑极佳,去香港可以捕获风向和灵感。

2012年中秋前夕,董正琪走在繁华的香港街头,一间间店铺从身边掠过。在街角的报摊,他随手买了一份报纸读起来。在报纸一处不起眼的位置,一条豆腐干大小的新闻吸引了他。新闻大意是:中秋未至,香港半岛酒店的“手工奶黄月饼”已订购一空!

当时,是香港半岛酒店制作“手工奶黄月饼”的第二个年头。董正琪对之早有耳闻,却未曾料想一款产品能在次年依然卖到红火。凭着商人敏锐的嗅觉,他觉得这款产品一定很好吃。他便去市场上买。可惜,没有买到。他又辗转找到熟悉香港行情的朋友,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购得一盒。

坐标回到上海新麦。同样是头脑风暴,同样是“品”、“评”交锋,不同的是,5年前摆在桌上的主角是那盒来自半岛、得之不易的“手工奶黄月饼”。没有“甜、油”口感,没有高脂风险,咀嚼间,奶香四溢。董正琪给同事们一人分了一小块,虽是浅尝,却赞声四起。好吃,但,舍不得吃!他们在琢磨,这美味是用什么原料、何种工艺制成。仅有的这“一盒子”,是当时新麦人的“珍宝”呵!所以,每次只能尝一点点、一点点,绝对不能大块朵颐。

那年中秋之后的整个半载,他们都在试制“手工奶黄月饼”,成为内地市场的“先锋”。然而,现实不遂人愿,他们屡试屡败,没有找到解锁“奶黄月饼”制艺的“金钥匙”。果断地,董正琪叫停了“内部研究”,从“外部”借力,向“权威”抛出“橄榄枝”。经高薪聘请,半岛酒店手艺精湛的老师傅来到新麦,亲自上阵、传授机宜、指点迷津。

有“工匠”坐镇,“手工奶黄月饼”制艺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原来,无论是工艺还是材料,奶黄月饼与传统月饼“路数”迥异。奶黄月饼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浓郁的奶香味,有酥心。它属于酥皮类产品,是一款用西式点心手法制作的中式点心。之前一味地按照传统月饼的做法去试制,走了很多弯路。这让董正琪恍悟:做食品亦如做学问,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老师傅的到来,教会了新麦人以手工方式制作奶黄月饼。品尝着巧手之下令人满意的产品,新的问题来了——如何从“手工式”走向“工业化”!半岛酒店一盒难求的手工奶黄月饼,美成了一个“传奇”。但是,与“工业化”要求相比,这个“传奇”就不够“传奇”了。一个中秋下来,几位殿堂级师傅加足马力连轴做,也顶多生产几千盒,远不及工业化的规模和影响力。

但是,以机械取代手工,决非易事。不似广式月饼,置一台包馅机、备一台打饼机,就能越过传统手工步序,奶黄月饼对于机器的要求非常特别。一轮又一轮工业化尝试,结局却是各种失败:机器做出来的奶黄月饼,不是开裂,就是塌馅,或是成型不美。因为这样那样的缺陷,所制之物根本连“产品”都称不上。不过,新麦人没有放弃,他们选择潜心研究,分析、调整、创新,再分析、再调整、再创新……整整一年时间,新麦人的机器仿佛越来越懂“奶黄月饼”的独特和精妙,制出的“奶黄月饼”也越发漂亮、可口。其实,不是机器变聪明了,而是新麦人在手工与机械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董正琪坦言,手工的依然比机械的做得好吃,因为手工可以做到更酥、更软和。但手工的造型不及机器齐整、精致,还容易破裂。新麦攻坚克难,实现了手工与工业化之间的过渡。品着试制成功的奶黄月饼,众人纷纷点赞。董正琪则谦虚地说,我们用机械做出的是无限接近手工制就的口感;而这种工业化的生产,可以让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消费者尝到这种口感。如此,便是我们的“满足”。

其实,那一年,董正琪非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投入了大量成本。当时的内地市场,鲜少有人知道“奶黄月饼”这款产品;知道新麦在做这款产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爱思考的董正琪领悟到,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定要提高传播力度。他跳出了“口耳相传”这种古老、有限、低效的传播思维,放眼智能的“互联网+”平台,与更远更广的客户群交流互动。

2014年,苦练内功的“新麦”终于等来了“施展拳脚”的机会。这一年,万豪酒店也想和半岛酒店一样,在中秋期间推出“奶黄月饼”。“万豪”派出专门团队,在民间四处走访,多方打探,希冀在内地食品企业中找到制作奶黄月饼的“好手”。应了那句老话,机会留给有准备的头脑。万豪发现了技艺成熟的新麦。5000盒、8000盒、15000盒、25000盒……订单如雪花纷飞而至,且随着用户好评率的上升,订量也在年年爬梯。

当人们还在流连“奶黄月饼”的酥香时,爱折腾的董正琪已经在把目光聚焦于颇具港式风味的“流心月饼”。他觉得,美食不光是用来“吃”的,还可以用来“玩”,既要好吃,又要好玩,如此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需求。比如,“奶黄流心月饼”,吃到关键处,用手指轻轻一揿,流沙馅心便缓缓溢出,那就是美味之余附加的乐趣和情致。

说到“流心月饼”,很多人会想到“美心”。这是一家不错的有着港式早茶餐饮基础的食品企业,他们从经典点心“流沙包”中获得启发,开发制作了“流心月饼”。其实,新麦对于这款月饼的研发,并不晚于美心。

2016年,新麦做了50多万盒“流心月饼”,2017年产量更丰,达到了120多万盒。关于这款月饼的核心所在——“流心”,早在2015年,董正琪就发现,生产后的第25天左右,流心部分水分会流失,从而出现“空洞”,常温下流动性不强。

造成空洞的,是自然原因。流心部分的水油含量高于周围包馅的水油含量,而水是从多处往少处渗透的,人们无法从中做一道围墙,阻挡水的流动。虽然在许多消费者眼里这很正常,用微波炉转一下就能解决,但是,在董正琪眼里,这是个大问题,不能忽视。

2016年,新麦花费重金聘请了日本专业团队,用了一年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是自然原因造成,不能通过物理手段解决,他们的方案是“平衡性”。谁也没有想到,小小一枚“流心月饼”,竟然含有如此“高科技”:哪怕产品出厂50天,用刀切开,消费者也会看到流心漫溢。

从炭烧月饼,到奶黄月饼,到流心月饼,新麦总是给吃客们带来惊喜。除了中秋月饼外,新麦平时的生产重点是系列性曲奇,在曲奇的制艺上同样不忘创新,一批高品质的曲奇即将作为婚礼高级定制礼品,走上人们的喜宴。厚厚镜片下五十多岁的董正琪,思考不辍,目光睿智。“第一年你的东西好吃,第二年你的东西即使没变化,消费者也未必会买单。”这是董正琪常对朋友说的话。他喜欢换位思考,从顾客角度出发,他深知“味觉疲劳”的科学性,他热爱创新,也追求稳健。正是有如此这般的“新麦人”,才有了千千万万个“成瑜”心尖上的曼妙滋味。

猜你喜欢

新麦月饼手工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超强筋小麦新麦26 及其衍生品种新麦45、新麦58 的品质分析
中秋节里吃月饼
疫情致前期麦价波动 新麦上市价以稳为主
月饼
做手工
一起来做月饼吧!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