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018-05-31王瑞煌
王瑞煌
【摘 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树立“新三观”的思想后,全国上下一时掀起了“三观热”,大力弘扬三观思想。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的践行三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起重要导向,更好的规划人生。
【关键词】 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策略
一、三观概念
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的目标、态度和价值的体现。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态度。每个人的人生观会随着所处环境和人的境遇发生改变。价值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我国人民应该具有的对事物存在价值的基本看法。随着社会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唯物主义理论,坚持自然和历史的辩证唯物统一,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大学生“三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1. 受家庭教育影响,大学生三观过于功利化。父母长辈对于升学率、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导致其树立了“上大学是唯一出路”的片面思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将学生的学习功利化。这些都使得大学生的三观也过于功利化和偏激,甚至存在部分神学思想,对其人生形成错误的指导。
2. 学校,思想教育不到位,导致大学生三观意识淡薄。大学的思想教育内容没有契合时代的需求,很多教学版本还停滞在多年前,且课堂形式单一,缺乏互动,课堂效果差,没有带动学生学习思想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校园活动缺乏明确主题,意义淡薄,也没有很好地起到对大学生正确三观养成的引导作用。
3. 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大学生三观低俗化。一方面,受互联网的影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推动我们进入文化多元的时代,而网路上存在大量负错误的、负面的信息,大学生无从考证,致使其三观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享乐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低俗文化”等,通过影视作品、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外加游戏诱惑、社交软件泛滥等都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高校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引导策略
1. 开展多形式的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度,增强文化认同。学校要结合党和政府的相关规定,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需求,在学校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专题讲座”、“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活动。将这些活动与学生最终学分相结合,推动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增强主观能动性,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为集体和社会作出一定贡献。
2. 利用网络资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校内网等途径,传播社会主义正面思想和文化,掌控舆论导向。积极打造学院官网、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每日发布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辅导员和学院党委和团委领导,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大学生三观的形成给予正确的引导。
3. 重视思想教育,专门设立政治思想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强调课堂效果。学校在重视思想教育课程的同时,要注意强调课堂效果。老师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改进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正确三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重在坚持。养成正确的三观,脱离低级趣味,做一个纯粹的,高尚的,有道德的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