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各教学环节互动情况调查
——以北语初级综合课课堂为例
2018-05-31韩露亿
韩露亿
(烟台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一、研究方法与量表说明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文主要采用视频观摩观察法,通过对《国际汉语课堂教学参考案例 初级综合课》中两个教学实景案例进行详尽记录,认真对比分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
2.量表说明
本文依照崔允漷教授的CILL范式作出了观察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各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情况的表格(见表1)。
首先,可以明显地看出本文设计的课堂互动观察量表(表1)与CILL范式中的“4 要素 20 视角 68 观察点”有很大的差别,在内容上做出了很大的改动,这主要是针对本文调查的主题为中心的,观察量表重点在于突出综合课上各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情况,而对互动过程中的时间、语言、情感等因素不做过多记录,因此表格主要从“教学环节”和“互动形式”两方面为出发点,进行观察记录。
其次,本文中互动观察量表记录的规则为:以“正”字的方法来记录互动次数。总体上将互动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大类。其中,把师生互动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类,在一对一的互动类型中,把教师对学生发起的互动记为“T-S”,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对于某位学生的提问,把学生主动向教师发起的互动记为“S-T”,主要表现形式为某位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一对多的互动类型,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对全班学生发起的互动,内容包括提问、领读和指导,其中指导主要是教师对学生错误的纠正以及对小组活动的指导。把生生互动分为小组和全班两类,小组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小组讨论、分角色读课文、接龙提问,全班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无教师领读下的齐读。在提问中,将“一问一答”的形式记作一次互动,在领读和齐读中,将一个生词或句子记作一次互动,内容重复仍记作一次互动。
二、研究分析
2.1 北语综合课课堂(一)互动情况观察
表2(如下)记录的课堂是由北语教师沈红丹主讲的初级综合课,所用的教材为《新概念汉语》(崔永华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第1册第15课“这条红色的裙子好看吗”。观察人数共9人,其中教师1人,学生8人。
结合观察量表的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堂一共有308次互动,其中有1次是无效互动(学生当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但是后来又忘了答案),307次有效互动,有效互动率高达99.9%。从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生词教学环节的互动有208次,互动率达67.5%,课文教学环节的互动有71次,互动率为23.1%,语法教学环节的互动有29次,互动率为9.4%。从互动类型的角度来看,师生互动有243次,互动率为78.9%,生生互动有65次,互动率为21.1%。总体上来说,这堂课是一节比较理想的对外汉语课堂,互动形式多样化,有效互动率高。从活动形式来看,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互动内容包括了提问、领读、指导各个方面。从教学环节来看,教师有效控制整个课堂,在生词、课文和语法环节都充分利用了课堂互动。但是从表中可以发现,教师在语法和课文教学环节中,S-T的次数都为0,在语法教学的环节中,教师领读和指导的次数也为0,说明教师在讲这节课的语法点时,主要运用的方法是提问和生生之间的练习,忽视了对语法点内容的领读和纠正。北语综合课课堂(一)这一对外汉语课堂的各教学环节互动情况为生词互动占一大半,课文互动次之,语法互动最少。互动形式主要是教师提问和领读,学生齐读和小组活动,课堂学习氛围活跃,是一节互动情况较好的对外汉语课堂。
表2 北语综合课课堂(一)
2.2 北语综合课课堂(二)互动情况观察
表3(如下)记录的课堂是由北语教师郑家平主讲的初级综合课,所用的教材为《成功之路起步篇》(邱军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2册第25课“我的家乡冬天比北京暖和”。观察人数共9人,其中教师1人,学生8人。
结合观察量表的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堂一共有228次互动,无效互动次数为0,有效互动率100%。从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生词教学环节的互动有118次,互动率达51.7%,课文教学环节的互动有67次,互动率为29.4%,语法教学环节的互动有43次,互动率为18.9%。从互动类型的角度来看,师生互动有214次,互动率为93.9%,生生互动有14次,互动率为6.1%。这节课相对于课堂(一)来说,有效互动率高达100%,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互动率相比较均衡,但是在学习生词环节,小组互动为0,在学习语法和课文环节,全班互动为0,其中在学习课文时,S-T的次数为0。说明这节课各教学环节互动情况为生词互动占一半,课文和语法互动情况差不多,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掌握了整个课堂的互动节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太少,并且学生对教师的主动提问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一课堂下,学生学习主要靠教师牵引,整个课堂氛围靠教师带动,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
表3 北语综合课课堂(二)
2.3 北语综合课课堂(三)互动情况观察
表4(如下)记录的课堂是由北语教师于淼主讲的初级综合课,所用的教材为《HSK标准教程》(姜丽萍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第3册第12课“把重要的东西放在我这儿吧”。观察人数共9人,其中教师1人,学生8人。
结合观察量表的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堂一共有220次互动,无效互动次数为0,有效互动率100%。从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生词教学环节的互动有91次,互动率达41.4%,课文教学环节的互动有62次,互动率为28.2%,语法教学环节的互动有67次,互动率为30.4%。从互动类型的角度来看,师生互动有164次,互动率为74.5%,生生互动有56次,互动率为25.5%。从表中可以发现,在生词环节的互动情况相对来说不是很好,小组互动为0,S-T的次数为0。然而在这节课中,教师在这个语法教学环节上,利用了各种互动形式,并且学生也向教师提出问题,互动效果很明显。另外,课堂(三)相对于课堂(一)和(二)来说,突出的特点是语法教学的互动比重大于课文的互动比重,这可能跟这节课的语法点是难点和重点有关。说明教师在讲解较难的语法点时,更加充分和详细。北语中级综合课(三)这一对外汉语课堂的各教学环节互动比重从高到底分别为生词、语法、课文,但各环节的比重都很均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比重有所改善。教师能够分清重点,详略得当地进行教学,着重针对难度较大的语法教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氛围活跃,相对前面两个课堂来说,互动效果最好。
表4 北语综合课课堂(三)
三、调查结论和教学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得出,对外汉语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在综合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总体来说,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各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情况为生词互动比重最大,主要形式是提问、领读和齐读。课文和语法的互动比重根据难度和内容的因素会有所调整和变动,主要的互动形式是提问、小组分角色扮演和全班齐读。从分析中的数据来看,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上的互动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所有对外汉语教师们去继续努力解决和改善。
针对这种互动情况,为了更好的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本文提出了一下几点教学原则。
1、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要设计师生互动的环节,还要设计生生互动的游戏、竞争、合作的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化难为易的教学原则。
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有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不能用像教本国学生只教理论知识,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针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讲解,教师不能回避,必须要会化难为易。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将较难的知识点用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手段或逐步引导最后引出知识点的方法进行讲解和表达。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式。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原则
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主要 依靠教师来进行互动的这个问题,要求教师必须要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愉快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多关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感情生活,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找到归属感,更好的度过“文化休克”期,快乐学习汉语。
四、结语
本文借鉴CILL课堂观察范式,作出了观察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各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情况的观察量表,并结合量表采用视频观摩观察法,对《国际汉语课堂教学参考案例 初级综合课》中两个教学实景案例进行详尽记录,认真对比分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从而对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堂上的互动情况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研究仍然存在很大不足:首先,观察角度为笔者参照前人研究自行设定,其有效性还有待考察;其次,本文只对两个课堂进行了观察研究,且没有选择不同的年级进行对比分析,因此在比较时得出的结论说服力不足,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最后,笔者研究的结论均由观摩教学视频得出,失去了实地课堂观察的课堂氛围的真实性。期望后人的研究能够弥补本研究的不足。
[1] 徐姣.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研究[D].2015
[2] 沙茜.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的设计与实证研究[D]. 2009
作者简介:韩露亿(1993-),女,烟台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