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2018-05-30刘伟

高教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刘伟

摘 要:新媒体环境给予了大学生更广泛的交流,研究以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态度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态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可从德育认知、德育情感、德育动机及其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量,其提升的路径在于: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师生互动,注重德育引领;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德育评估。德育形成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下德育教育效果不同。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1-0194-03

Abstract: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has given university students more extensive communication. With moral attitud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re compet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to analyze th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attitude toward the particip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college core compet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examined from moral cognition, moral emotion, moral motivation and content and evaluation etc., and the path of ascension lies in: making practical result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ead role of m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he forming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the recognition, emotion, faith and behavior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f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is different.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titude towards moral education; core quality; promotion path

在新媒體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传播话语服务实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与互联网思维的双重作用下,现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服务理念、理论与教育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和错位,已有的理论难以有效带动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严重滞后于理论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会议上,“立德树人”首次被写入党的教育方针,成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已经成为当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加强德育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如何践行德育以及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显然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首先在功能上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是以教育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具体学科为主要内容,遵循教学规律科学规划教育过程,在解决“如何教”的教育问题的同时,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规定的在受过一定教育经历后其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养。其次在教育目的上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的把握,主要包含大学生学科知识、实践或操作技能、对生活的情感态度、逻辑思维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终身学习、快乐学习以及实现全面发展[1]。

顾名思义,“核心素养”的概念比“能力”“素质”“知识技能”等的辐射面要更宽广。“能力”“素质”与“知识技能”是泛指相对应的学科领域,例如“听”“说”“读”、“写”“算”等基本素质,针对大学生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发展这些能力来适应日常生活、提高学习效果以及应对工作上诸多问题[2]。另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还针对大学生个体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知识技能,发展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追求更好的生活目标、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等。“核心素养”更加注重科学性不仅涵盖了传统教育领域的规律知识、基本能力,还涉及到大学生个人情感、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这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重知识、轻能力”,淡化个人情感、生活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缺陷,而且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现代理念。

二、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态度分析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德育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让校园充满温馨和感动,更为校园播撒了健康和文明,它产生快乐,创造神奇[3]。德育形成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过程,大学生对于德育的学习和领悟,首先在于兴趣的培养,渐次形成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自发的形成主观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熏陶下塑造完美人格,完善自身品德。

(一)大学生德育态度的现实问题

首先,大学生的意志力方面。部分大学生受不了挫折,怕困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难以坚持到最后。由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独生子女“公主病”泛滥,家长过于呵护,从而导致怕困难受不了挫折,意志品德薄弱[4]。例如:大学生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爱偷懒,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对于难度较大的教材,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尝试,缺乏勇敢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较欠缺。

其二,大学生缺少规则意识。在课堂中存在重视娱乐性而忽视纪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远影响和作用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忽略纪律这一重要影响因子的培养,就会使团队的发展过于自由化、松散化,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例如: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缺乏遵守思想政治教育规范规则的意识,表现出为了急功求利而缺乏规范的纪律来约束,出现混乱,无法形成纪律严明、积极向上的团队。

其三,缺少团队精神。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私心较重,自信心不足,团队意识品德缺乏因素。例如:大学生把“小皇帝”的脾气带回学校以自我实现为中心,个人主义狭隘,教师未能适时加于引导。大学生没能深刻理解团队意识的内在含义,缺少团队意识的培养。

其四,缺乏勇敢精神和毅力。部分大学生未能自觉参加思想政治教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日常生活中未能激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兴趣,让大学生喜欢思想政治教育热爱思想政治教育[4]。大学生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的培养,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

(二)大学生德育态度的表现情况

1. 大学生德育的认知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对德育比较了解或了解一般,分别占到了51.6%和22.2%。還有16.1%对德育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而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德育的同学中,女生占到了大约90%。由研究结果可知,大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情况不太乐观,大部分停留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上,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电影等对宣传德育有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毕竟太过夸张和不现实,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宣传德育的精神和强身健体的本质,让大学生对德育实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 大学生德育的情感

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去求知、去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4]。

从大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程度统计来看,大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程度还算不错,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分别只有15.2%和40.6%,对德育兴趣一般的大学生比例有30.3%,不感兴趣的大学生比例为8.3%,对德育课有厌恶情绪的只占5.5%。根据对部分大学生访谈,大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就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上课方式不满而导致对德育的不感兴趣。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对德育乃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也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德育宣传,提高大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改革,以全新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对德育的兴趣。

3. 大学生德育的动机

调查发现,大学生了解德育这种传统文化的占总数的21.5%,这类大学生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表演、示范让他们对德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德育优美而富有节奏的表演,带给人以美的享受;把德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占到35.7%,这类大学生以德育为目的,不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实践应用所占的比例达到26.0%,男生居多,他们随着思想认知的逐渐成熟,对德育实践应用兴趣浓厚,这类大学生应加以正确引导,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4. 德育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评价的内容与方式的调查显示,有80%的成绩是以技术考核成绩作为大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内容,还有20%的成绩是把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纳入大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内容,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是以大学生技术考核成绩为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选项课评价方式的调查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完全是以教师或辅导员评定为主。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价值的表现特征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与育人效果,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深化高校德育内涵。实践证明,高校阶段德育,可以用“多维化”创设大环境,用“氛围化”创设小环境,用“活动化”作为德育载体[5]。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的现实进行分析,把握德育理念,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高校习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效果两个方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教学中育人效果,以彰显立德树人的本质目标。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和手段必须与时俱进,注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信息内容及其选择。在传播方面,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基础构建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师生互动,德育引领;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德育评估等基本路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提升的联动机制。

(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第一,根据大学生懒惰、娇气、不主动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原因,结合学校各年级教材教学特点渗透不同的品德教育。第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和时机,培养大学生实践习惯品格养成有效策略。第三,建议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科组制定编写学校各年级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指导意见;设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在制度层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第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前后,大学生品行的变化特征,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

(二)师生互动,注重德育引领

第一,加强师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有控制课堂教学氛围的能力,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使得大学生积极主动、身心愉悦的去学习和发展。第二,要明确“为什么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如何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学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用?”等现实问题。第三,创新发展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死板的师生关系及固定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一节德育课,可以先安排集体讨论娱乐,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对德育的兴趣和态度认知,增强自信力。因而构建平等、和谐、民主、充满正能量的师生关系是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的保障,是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6]。

(三)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德育评估

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为根本,建立完善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改革体系并进行目标管理,把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有关的综合素质评估加进去,对于完善素质教育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明确育人目标,健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评估体系,主要包含:第一,大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估。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来设定,原则是“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第二,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评估;第三,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态度,涉及到学业成绩、各方面发展的潜能、自我认识、自我实现,建立自信等方面;第四,良好的德育行为评估,涵盖有生活习惯、作息、卫生等方面。

四、结束语

德育形成过程就是培养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下德育教育效果不同。在坚持“深化教改 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德育态度、核心素养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以人为本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协调大学生德育态度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的关系,大学生的德育态度对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斌,左群.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构建[J].教育导刊,2017(04):51-55.

[2]谢锡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11):44-46.

[3]左秋明.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与建议[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17(01):59-61.

[4]朱存库.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現状分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7(02):33-34.

[5]陈锡敏.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J].教学与研究,2017(02):86-93.

[6]邓秀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15-119.

[7]冯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逻辑与路径之维[J].高教学刊,2017(04):10-12.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