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例题特点分析
2018-05-29梁贤婷梁宇邹循东
梁贤婷 梁宇 邹循东
【摘要】本文论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例题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特点有着不同的安排,这些例题以生活情景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呈现方式多样。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例题特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A-0095-02
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它以一系列问题为依托,让学生通过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等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综合,然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综合与实践”这个学习板块的内容很重要,这一板块例题的编写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一、“综合与实践”例题的安排特点
新课标对小学各个学段“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安排是不一样的。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这一学段的教学活动以实践活动以及游戏为主,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实践以及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第二学段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针对第二学段学生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安排要更加有组织、有计划,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学习内容的难度有梯度地增加,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第一学段的内容类别可以分为操作体验、应用活动、问题解决、游戏。第二学段的内容分为操作体验、应用活动、问题解决。从表1可知,第一学段中“操作体验”和“问题解决”的内容比较多,如“摆一摆,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等,而游戏类别的内容最少,只有一个“数学乐园”。从表2可知,第二学段中“问题解决”内容最多,其次是“应用活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有“数学广角”的内容,但第二学段的数量比第一学段的要多。
二、“综合与实践”例题特点分析
(一)以生活情境为载体
例题的内容以生活情境为载体,所关注的内容来自于生活,其来源可大致分为学生个人经验、学校、社会等几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加强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来自学生个人经验的例题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这类例题且与学生的本人经验有关。例如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量一量,比一比”,这一课主要是测量教室中不同的物体以及测量身体的各个部位的长度。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搭配(二)”中例2衣服搭配问题,测量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以及衣服的搭配问题与学生自身紧密相关,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测量,知道自己的身高,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美好;穿衣服是学生每天必做的一件事,通过学习搭配衣服,学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搭配方法,做到有序搭配,全面思考的能力得以提升。
来自学校的问题主要指与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在学校生活中寻找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如五年级下册“打电话”: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教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教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從中寻找最优方案。这一内容与学生在校生活相关,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问题为线索
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例题内容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的选材以问题为线索,关注问题的数学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数学思维得到培养。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所安排的“数学广角”等系列问题都属于问题解决的内容。
例如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例1探讨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植树。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数量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广角所安排的一系列例题所涉及的内容领域都不同,但是每道例题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情境来展开的,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来说很好把握。
再如“数学广角——搭配”安排在不同的年级,所涉及的搭配问题也不一样。学生面对这类问题,要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探索过程。这一系列的探索都是以问题为线索的,贯穿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呈现方式多样化
呈现方式多样化是“综合与实践”例题编写的重要特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能在视觉上起到增强效果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综合与实践”例题除了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还适当地加上表格、情境图、游戏等呈现方式。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利于学生的理解。如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例3“田忌赛马”这一例题不仅图文结合,还采用了表格,如图1所示。再如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例3,例题中不仅有情境图还有提示语等,如图2所示。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