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生活体验 激活表达热情

2018-05-29胡满红罗昆霞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自卑

胡满红 罗昆霞

【教学过程】

一、关注生活,引出话题

师:今天上课,咱们主要是聊天,一起聊聊生活中的一个现象。首先请大家来看一组视频,看完后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片段:1.考试回家,妈妈将孩子的成绩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2.孩子要玩具,妈妈将孩子的表现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3.饭桌上,爸爸指责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听话。)

师:同学们都看得非常认真,这就是我们真实的家庭生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谁来简单说一说?

生1:我听到父母都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他们的爸爸妈妈都是追求完美的。

师:是啊,父母一直是爱我们的,比较是希望我们更完美。还有谁来说?

生2:我看到这些父母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总觉得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孩子好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些父母应该努力发现孩子的各种优点,而不是一味指责.

师(故意放慢语速,加手势):他们是把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

生(齐):作比较。

师:比较是可以的,但是他是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家孩子的——

生(齐):短处。

师: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

生(齐):缺点。

师:合适吗?

生(齐):不合适。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一个话题(师板书:别人家的孩子)——

生(齐):别人家的孩子。

师: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其实就是在把孩子和孩子进行比较。是拿人家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这样不恰当的比较,我们就会越比就越——

生(齐):越自卑,越灰心。

师:对。这是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话题。

【点评:“看视频、聊聊天”,轻松开场,新奇入课。视频1、2、3,直面生活,引出话题;“缺点比优点,越比越自卑、越灰心”,引导话题走向,突出重点,概述后果。

教师开课即将学生视角引向现实生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当然也是多数学生的现实困境,并用全新的非典型的作文教学语言(完全没有“作文课”“习作内容”“作文要求”等话语)在看视频、聊生活中展开问题的讨论,乍一看,似乎不是作文课,恰恰是这样使得学生轻松没负担,全然没有往昔作文课的沉重感。因为所议话题大多数学生有切身感受,所以能迅速引起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讨论,且有话可说。教师将话题引导到“将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比较”上,话题集中,避免话题过于分散而东扯西拉。】

二、反思生活,激发动机

师:现在请大家看第二组视频: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来看第二段。

(播放曾广泛流行的网络漫画“别人家的孩子”,家长将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作各种比较。)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呢?

生1:我听到了家长对孩子的责备,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我也想到了我妈妈,她总说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对我造成了伤害。

师:那是怎样一件事,让你记忆犹新?

生1:有一次考试我没考好,然后妈妈就说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考得多好,说我考得一点儿都不好。

师:妈妈是怎么样说的?

生1:就是那种很生气的样子说的。

师:我们合作再现那个场景怎样?现在请你扮演生气的妈妈,我就是那个没考好的你,咱俩试试?来,情景再现。

生1(用手指着):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别人都考了九十多分,你才考八十几分!你是怎么学的……

(师在生1的演示下故意将头越低越深,越低越深。其他学生情不自禁地一齐鼓掌。)

师:你看,比成绩,比出了伤害!谢谢这位同学的分享,也谢谢大家的掌声,看来很多人有共鸣。还有哪些同学能聊聊你类似的遭遇?

生2:我也经历过差不多的事,就是有一个培优班,最高的考了八十多分,我只考了七十五分,然后呢,我的家长就说,别人都考了八十多分,你怎么不能像别人那样考八十多分呢?

师:听了以后你心里在想什么?

生2(难过地):我就是考不到这么高的分……

师: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2:伤心、难过。

师:大家看,比培优,比分数,比出了伤心和难过。除了比考试的经历,还有别的方面吗?

生3:我原来做作业做得很晚,但是有一次我在学校把每一科的作业都写完了,那天差不多七点多我就没有事做了。我就看起了课外书,奶奶就走过来不停地说“这么早怎么就不写作业了?”我说作业都写完了,她说那你可以复习啊,那么多书不看,非要看课外书,这么多作文书、奥数书……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作业写完之后还要复习巩固,预习新的内容。

师:被家长这样不恰当的比较,你肯定很委屈是吧?(生连连点头)我很同情你!你们有没有这样被不恰当比较的类似经历?如果有,请举手(查看,几乎全班举手)——孩子们,请把手放下。(激动地)咱们班几乎人人都有这种被不恰当比较的经历,看来,这真的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都被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害惨了!

师:请大家一起来听一位同龄人的心声吧,这是我朋友的孩子写的日记。你看了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课件播放书信音频片段)

一次考试,我考了84分(在班里排名还不错),回到家,本以为会得到一点儿表扬,可是,当我回到家,迎来的是一场漫长的批评。

“怎么搞的,才考了84分,你看你表哥,次次考试不低于90。”爸爸拿着试卷怒视着我。此时的我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点儿用处,是啊,即便有一些进步,等待着我的也不是表扬,除了批评,只有批评。有时候,我会独自来到楼顶,仰望星空:为什么我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為什么会出生?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好,你把别人家的孩子要过来呀?

只要我做错一点儿事情,爸爸可以骂我半个小时,我想解释,可是没有机会,他说我笨,什么都不会,没有一点儿才能,只会玩,玩也没有玩出个什么名堂来。

唉,我真想离开这个家庭。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认为他被父母这样比较,他非常难过,他觉得生活都没有意义了,除了缺点就是缺点,都不想活了!

生2:我觉得,即使他考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他妈妈也不会表扬他,也不会鼓励他,只会批评他。

师:只会拿他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结果怎样?

生3:比得想离家出走,好像都想跳楼自杀了!

师(严肃地):看来,这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日记里的这位同学也许说的只是一时的气话,但我要提醒大家,离家出走是愚蠢的,自杀更是愚蠢的,不負责任的,让人鄙视的!

师:这种比较的实质就是指责,就是伤害,这种比较的确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我想到了这样一句名言。

(PPT出示,教师引读。)

在指责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卑,在歧视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冷酷,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师:你愿意你的父母继续拿你随意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吗?

生(齐):不愿意!

师:你愿意继续生活在父母这种爱的伤害中吗?

生(齐):不愿意!

师:发脾气,离家出走,威胁他们,这样做能解决问题吗?(生沉默)他们理解我们的心情吗?

生(齐):不理解!

师:我们应该和他们好好沟通,跟他们好好谈谈!当面交流,双方可能难以平心静气,也许会因为情绪激动而词不达意,那可能造成新的误解和伤害。我们不妨将要说的话写下来,用笔来劝说他们,让他们不要这样胡乱比较?可以吗?

生(齐):可以!

【点评:观看视频,提问: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视频和提问加深学生的感受,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景再现,激发联想,形成共鸣。学生的交流深入而多样:有个别谈,有全班统计;有口头交流,有书面呈现;有现象描述,有危害警示。这些交流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他们被“别人家的孩子”害惨了,并有个别学生有了“离家出走”甚至“不想活了”的念头,给家长、给学校、给社会敲响了警钟,揭示了随意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的严重危害性,为后面的“建议”埋下伏笔,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表达(写作)的动机,体现了“真作文”干预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

三、任务驱动,干预生活

师:那么,就让我们用笔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用笔来拯救自己吧!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这个智慧和能力。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了说服他们别再把我们盲目比较,我们可以对家长说些什么?怎样说才能说服他们,触动他们?讨论两分钟,现在开始!

(小组热烈讨论,教师巡视。)

师:为了说服他们别再把我们盲目比较,我们可以对家长说些什么?怎样说才能说服他们,触动他们?谁来说?

生1:我觉得应该跟他说:你不要总挑我的毛病,应该用我的优点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这样,你也会觉得我很有用的。

师:说得好,你善于提建议。(板书:提建议)还有吗?不一样的?

生2:我会问问他,如果是你小时候,你爸爸妈妈拿你跟别人这样作比较,你会怎么想?你怎么不和别的爸爸妈妈比一比呢?(众生笑)

师:呵呵!刚才那个同学(示意角落的同学)跟你想得一样,你们是英雄所见略同。这一招叫“以毒攻毒”,让他们换个位置替我们想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说服?

生(齐):换位思考。

师:呵呵,真厉害啊!其实,这也是“提建议”,是建议家长换位思考,理解我们的处境和感受。还有吗?请你来。

生3: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这封信里面

师:你觉得最重要的想法,最能触动他的想法是什么呢?

生3:就是让他明白虽然我不优秀,但是我也努力过,被这样比较和批评,我很灰心。

师:自己也努力过,但是受到了伤害,结果造成了恶劣的——(生3接话:后果)

师:真好!说后果、谈危害。(师板书:谈危害)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看,为了改变我们的处境,大家想到了这么多好招,知道了要说什么去说服家长、打动家长。可是——怎么说呢?比如说后果吧,怎么说更有说服力,更能触动他们?谁来说?

生1:说后果呢,我就觉得可以用这个课堂上看到的,有一个孩子就是在家长的压力之下,都离家出走了。

师(纠正):都想离家出走了。你很会说,你善于借助资料、借助别人的事例来告诉他们这样做的严重危害。你也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的类似的遭遇和伤害写出来,把危害说清楚。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2:我们可以这么跟他说,孩子不可能是完美的,请不要将我和其他的人一起比。因为我们应该成长在父母的鼓励之中,不然的话可能会被父母的那种感情(判断)所影响,觉得自己什么优点也没有,浑身都是缺点,不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只会看到缺点,更自卑,这样就会影响我们……

师(竖起大拇指,大加鼓励):你真会说!他说了一个关键词——自卑,自卑影响我们的学习,自卑影响我们的生活。其实呀,除了这些办法,老师还要教你们一招。想不想学。

生:想!

师:请你来读读这段话——

生6(朗读):近期调查结果显示,有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了来自父母或长辈的“语言伤害”……研究证实:家长盲目比较,会影响儿童的自尊心,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压抑儿童个性。家长盲目比较,会导致家长焦虑、暴躁,并破坏亲子关系。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生1: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了来自父母或长辈的“语言伤害”,家长盲目比较损害我们的健康,也影响家长的健康,这样做很不好。

生2:这种“语言伤害”不只是伤害我们的自尊心,还伤害家长自己,家庭关系也会被破坏,我经常被妈妈这样伤害以后,就觉得妈妈看不起我,我都不怎么想和她说话了。

师:谢谢你!大家注意这个研究资料,如果用专家研究的结论告诉父母胡乱比较和随意批评孩子的种种危害,会让家长认识这样做的不良后果,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说危害,会更有说服力。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大家都知道要说服家长、触动家长最重要的是讲清道理,让他们明白胡乱比较的危害。现在,我们动笔给他们写信,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好不好?

生:好!

师:等会儿我們一起来看一看,谁的文章最能够触动家长,说服家长。你可以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写几个方面,给你们十五分钟,当然越快越好。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师(巡视,提示1):你在跟你的妈妈聊天,你在跟你的妈妈商量,你在给你的妈妈做思想工作,你要指出她的问题,说清胡乱比较的危害;你可以告诉她,怎样做可以做得更好。

师(巡视,提示2):李明珠,学得真快,你会用事例和引用数据来说清胡乱比较的恶劣后果,很有说服力。

【点评:学生思考讨论的是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也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所以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这样热烈的课堂氛围说明内容选择典型,教师引导得当。“乐于表达”是写作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作文课重要的评价标准。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是语言完善的过程。就本课讨论的问题而言,也是让大家明白可以从那些方面去说去写,为达到与父母沟通的最佳效果奠定基础。学生们提出各种妙招:直陈建议、换位思考、以毒攻毒等,为晓之利害,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教师补充调查材料:81.45%的学生受到类似语言伤害。材料典型,讨论充分,思考深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建言(写作)的热情和动机,解决了“为什么写”的问题。内容有了,讨论够了,认识深了,情感足了,动机明了,写就水到渠成了。】

四、评讲悟法,体味生活

(生练写15分钟后)

师:啊,大家思如泉涌!好多同学都写了相当长的篇幅,有些同学稍慢一点儿,没关系,大家把笔停一停,老师会给你们时间把作文写完的。现在我们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写的作文片段。现在请大家自我推荐吧,勇敢地上台表达你的心声!一段话不嫌少,两段、三段不嫌多。谁来?

师:你是第一个举手的,掌声鼓励。请在座的各位同学扮演一回父母——现在,你们就是他的父母了,听他读信时,请你想一想,这封信能否打动你,说服你?开始读吧。

生1(念习作,情绪激动):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知道,我确实有很多的缺点,但是请你们千万不要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要知道,有81.45%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了父母或长辈的“语言伤害”!这种比较会使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有的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这样的后果,只会让父母更加伤心!

也请你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拿你们和其他大人比较,你们就是完美的吗?你们不会羞愧吗?再者,“别人家的孩子”同样也是有不足的呀,那么在这方面(有些方面),肯定有人比她们更优秀。因此,请你们多注意我的 优点、我的进步,拿我和我自己作比较。

是的,我理解你们,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加优秀。但是请你们尊重我,不要只看到我的缺点啊!也请你们不要攀比,这是一切噩梦的起源!

为了我,也为了一家人的幸福,请你们慎重思考。让我们一起改进,使家庭更美好!

让我们一起对“别人家的孩子”说再见!

师:谢谢你!在座的“父母”们,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警醒了你,说服了你?

生2:他把后果写得非常严重,而且清楚具体。

师(追问):请具体说说相关语句——

生2:比如说81.45%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了父母或长辈的“语言伤害”。这种比较会使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有的孩子,曾想离家出走。这样的后果,只会让父母更加生气。这就是用列举数据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说明了家长批评孩子的问题非常严重。

师:这个现象真是令人深思!你会用资料来说危害。你已成功打动了一位妈妈的心。

生3:我觉得要家长换位思考很好,他把家长和其他大人比较,让家长都体会一下这样比较是不好的,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他还说要家长多注意我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和我们(孩子)自己比较,提出了一些建议。

师:看,两位“妈妈”都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看到这封信,我也被你的表达所打动。除了刚才大家说的地方打动了我,结尾你还提出“请你们慎重思考”“让我们一起对‘别人家的孩子说再见”,也很有感染力。我觉得这是一封优秀的劝说书信,非常棒!还有没有要上来交流的?

生4:(朗读作文)

敬爱的妈妈:

您好!

今天写这封信,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当您把我与其他孩子作比较时,您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从来没有把您和别的父母相比。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一回家就玩,为什么我在学校写完作业后就不可以休息一下再学?您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多聪明,养了你还不如养一头猪,猪都比你聪明。”那个时候我真想说:“是呀!我不如一头猪,我比猪还笨!”

我们孩子是需要鼓励的。每当为了得到家长们的表扬,我们都会加倍努力。可是,您为什么不能让我如愿以偿呢?

每当我想起您一句又一句的“别人家的孩子”,每当您拿我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对比时,我就认为我是一个废物!有时我对自己的前途意冷心灰。我,是一个废物,什么都做不好。我的前途是灰暗的。其实您鼓励我一次,我就会更加努力一次。

童年,是短暂的,在这几年里,为什么不可以让我们快乐呢?来到这个世上,我本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您却把我抓入了黑笼,请还我一个快乐童年吧!

一个对前途有点儿绝望的女孩

2017年10月18日

师:谢谢你!请各位“家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吧?

生1:她写了自己的感受,对前途心灰意冷,觉得前途灰暗,这个感觉让人很不舒服。这里写得很好。

师:你觉得她把自己的不愉快的经历和痛苦的感受说得很清楚是吧?以情触情,让人动心。

生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从来没有把您和别的父母相比。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一回家就玩,为什么我在学校写完作业后就不可以休息一下再学?”我觉得这里写得很好,也把大人们作比较,让他们也好好想一想。这句名言也说得很有道理。

生3:他举了例子,说了自己的经历,落款署名是“一个对前途有点儿绝望的女孩”,我觉得这个就能打动他们(我们)。让我们感觉很难过,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师(语调沉重):特别不舒服是吧?你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伤心难过,是不是?如果你们是父母,看了这封信,还会让她“对前途绝望”吗?

生(齐):不会。

师:这里还有什么地方会让父母有所改变呢?

生4:她还要求家长多鼓励我们,还我们一个快乐童年。

师:是的,这是他的呼吁请求,也是他的建议。

师:看了同学们的习作,听了同学们的讨论,我非常欣慰,同学们聪明懂事!知道有比赌气、威胁、讲条件、离家出走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积极地心平气和地沟通,它可以驱散阴霾,迎来阳光,它可以将绝望变成希望。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绝望、离家出走都是愚蠢的,不负责任的,令人鄙视的,绝对不该如此!我们写信是为了换取父母的理解,不是威胁父母。你把自己的难过和感受以及痛苦的体验写出来就好。这也是一封很成功的劝说信,掌声鼓励她!

【点评:选择用来交流评析的习作非常典型,习作的内容和表达几乎是对前面讨论的概括和梳理,习作在表达上有理有据,这说明前面的引导是有效的。评价以“是否打动了你”切入,以对父母的影响度、对生活的干预度为标准,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表达方法,由学生在评价欣赏自己或同伴的习作中去感悟,去发现,去学习,如提建议、换位思考、用资料、列数据,还有引用名言、谈感受、请求、呼吁等,学生的评价深刻而全面,他们明白习作感人的重要原因是——恰当的表达。这比在学生动笔之前罗列一系列习作要求要好得多,那是让学生带着镣铐跳舞,顶着磨子唱戏 。另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重视对学生心理的精心呵护,细心疏导,特别对用走极端的方法对抗父母的行为,教师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引导和心理暗示,很好地渗透了人文教育。

引导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这体现了“真作文”研究的价值追求。】

五、强化干预,引领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的建议只针对自己的父母,也许父母暂时会有所触动、有所改变;如果我们能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就可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板书:找原因)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总拿我们跟别人作不恰当的比较?

生1: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和别的孩子一样,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师:实际上是怎样的呢?

生1: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有的钢琴弹得好,但是数学不一定好。

师: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对吗?(生点头)你能从父母的思想上找原因,善于思考,我非常欣赏你!针对家长思想上的问题,你给家长提的建议是——

生1:我建议要让家长明白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要多欣赏孩子的优点,可以拿我们的优点和别人比,让我们更有信心!

师:真了不起,你是一位思想者!给他掌声!

生2:我觉得父母也是为我们好,想让我们更加努力、变得优秀。

师:嗯,你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很好。所以你的建议是?

生2:我建议大家理解大人的心情。当父母这样比的时候,我会更加努力,争取下次考得更好!

师:哎呀,你能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找原因。你的意思是,要化压力为动力,继续努力是吧?呵呵,你真坚强!你也是一位思想者!了不起!

生3:其实我可以用一个词总结,望子成龙。

师:望子成龙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生3:就是家长非常想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师插话:比喻要求很高,要孩子出类拔萃)可是望子成龙可能会让孩子更加自卑,孩子反而达不到他们想要的那样。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龙成凤”?

生3:不是,因为有的孩子不努力,比如他不抓紧时间,每天都疯疯癫癫,自己一点儿都没有上进心,家长再怎么督促,自己不愿意最终也是一事无成。

师(挑起大拇指):你能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原因,认为家长老这样拿我们胡乱比较,可能是我们的确表现得不够好。你还能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家长老这样拿我们胡乱比较,可能是父母望子成龙,要求过高。所以,你的建议是——

生3:我的建议就是要改掉自己的毛病,自己努力,要有上进心,不能总让家长督促自己。也请家长不要对我们提过高的要求。

师:太厉害了。既改正自己的缺点,又让父母降低期望值,这样父母一定会理解我们,还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你真厉害!还有比他厉害的吗?

生4:我记得以前看过一篇论文,就是把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的家长一般都不自信,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希望孩子能超过别人。

师:他还希望别人拥有的一切美好,他自己也能够拥有。他们还希望自己的梦想都能在谁的身上实现?

生(齐):孩子。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这样攀比,有时候家长可能只是为他自己着想。他为了自己的面子去攀比,也把自己的压力都转嫁给了谁?

生(齐):我们。

师:对。因为大人压力过大,所以我们写信要建议他们缓解压力;因为他们期望过高,所以我們要建议他们调整期望值……这就是要求我们能找准原因提建议,使建议有理有据。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师:同学们,如果你能按照“说现象、谈危害、提建议”的思路,再穿插“分析原因”去劝说父母,将极具威力,也一定对家庭、社会生活具有干预影响作用!把信写好交给父母,相信他们一定再不会随意把你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了。让我们用自己的笔去描述生活、干预生活、引领生活、改变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吧!

【点评:“为什么比”是最后这个环节的主要议题,为什么在提了建议、完成初稿之后还要提这个问题?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强化对生活的干预,分析原因可帮助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使教学具有鲜明的层次感,从现象到原因,从表层到深入,从简单到复杂,从集中到发散。这个问题是开放的,可以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讨论问题:从家长方面看,“比”既可能是望子成龙,也可能是转嫁压力;从孩子方面看,既有要求过高的情况,也有自律不够的问题。因此,提出的建议也有了针对性和合理性,避免了盲目和空泛。如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比”是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比如家长是否要通过“比”,暗示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有潜质,只是孩子没意识到呢?再比如我们为什么不能见贤思齐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呢?想通了这两点,那这个“比”就成了一种激励了!我们应该从父母、子女两方面共同努力,消除“比”的消极因素,发挥“比”的积极因素,强化对生活的干预,这才是最令人期待的效果。

“用我们自己的笔去描述生活、干预生活、引领生活、改变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真作文”的核心理念。】

猜你喜欢

自卑
飞蛾
自卑传奇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自卑的梯形弟弟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人生须放下的八样东西
感谢曾经自卑过的自己
自卑,本质上是自虐
你不必自卑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