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例中寻找习作的突破口

2018-05-29彭莉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衣袋法布尔事例

彭莉

去市里一个偏远乡镇支教,我认识了这样一些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远离城市的乡村孩子,有些孩子甚至从没有离开过小镇。在他们的习作本上,除了单调,就是枯燥。有时明明说得头头是道,写得却是稀里糊涂。记得刚接班时,我在学生习作一(写人)的练笔中,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

1. 所举事例中的人物形象模糊,不能准确反映人物的特点;

2. 选用的几个事例杂乱,没有内在联系;

3. 用几个事例来突出人物同一个性特点的习作,一篇也没有。

其实,从三年级起,学生就开始接触写人的习作,在突出人物特点方面,学生通常喜欢用一件事表达一个特点,或用两件事表达两个不相关的特点。随着年段的变化,有些学生总是在重复以往的套路,得不到突破。甚至有些学生对叙述的事件不加选择,造成“人人都是大众脸,个性从来看不出”的窘迫局面。因此,如何选择事例,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是本次习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以课文为范例,寻找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一条捷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根据学生迫切的语言生长需求,利用恰当的范文,找到恰当的训练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寻找习作的成功路径。

一、唤醒意识——我要写什么

每个摊开习作本的孩子都有一颗等待被唤醒的灵魂。他们时常迷茫于该写什么,常常不假思索,将以往旧作照搬过来。可是“老经验”也有行不通的时候,更何况学习内驱力的不足,必定会造成学习能力的消退。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我要写什么。

看到他们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时兴趣盎然的样子,我知道机会来了。我要唤醒他们对“写人”的选材意识,让他们在范例中得到启发。于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辨: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要如何选材?

1. 课文选用了哪两个事例,这两个事例与题目有关吗?

2. 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不同之处?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尽情表达自己对文中选材的看法,在大家交流、补充、质疑、释疑中,火花不断迸发。我们在讨论中得到了以下结论:

1. 围绕“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选了两件事突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爱捉昆虫的特点。事例1是写法布尔捉纺织娘,事例2是写法布尔捉小甲虫。

2. 这几件事不能简单重复,也不能平分秋色。文中的两个事例,事例2是全文的重点,比事例1更具体详细。习作中,通常把精彩的内容作为压轴。

二、习得方法——我要怎么写

学以致用是最终目的。了解了范例,汲取了营养,最重要还是营养是否能被成功吸收,让自己得到成长。让学生小试身手,在实践训练中将自己的所学落实是必不可少的。怎么写?再到《装满昆虫的衣袋》里去摸索一遍。

(一)理解:如何将事例写具体

比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列表,让学生回到课文中走几个来回,搜集相关语句,进行对比。

1.两次捉昆虫,有关法布尔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事例1中,“三天前”和“终于”之间的描叙少了什么?与事例2中法布尔捉小甲虫的句子做个比较,自己是怎么理解“放进”“包上”“装进”“打算”这些动作描写的,由此来感受略写与详写的区别。

2.为什么要具体写父母对法布尔的责骂?

比较细节的处理,让学生再次思考:可不可以把父母责骂的话语删除?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朗读中,体会到了父母“责之切”“骂之狠”,可这一切依然没有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有关责骂的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的特点,是不可删除的,是刻画人物的必須,是形成冲突的高潮,是选材中最可贵的一笔。学生在对比思考中,找到了习作的方法:

(二)实践:尝试将事例写具体

在学生似懂非懂、欲试还休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带着些许期待与兴奋,独自跨上自行车,在歪歪扭扭的骑行中去品尝练习的快乐。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小片段:

有一次,法布尔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四周围满了人,有人骂他“怪人”,他就像没听见一样。

结合刚才学到的方法,想一想:从哪儿入手?如何运用正面或侧面描写的方法,把人物特点突显出来,把事例写生动具体?

学生对照列表,从法布尔的一举一动入手:“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是怎么看的;从旁人的态度入手:有人骂他,是怎么骂的。这些都是语言的拓展点,有了习作的方法,何愁人物写不清楚,事例写不具体呢?

(三)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适时让学生再回到课文中来,对照自己的小练笔,思考能不能把文中的事例换掉。这种“反刍”式的思考,让学生感悟到作者选材并不是漫无目的,始终围绕一条主线:迷恋捉昆虫,每次都要把口袋装满。文中的两个事例都没有绕开题目与主旨,这是法布尔标志性的特征。选材最妙处即在此:前后贯通,彼此相融。我们在选材时,不能把毫不相干的事例都拼凑在一起,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把所想到的相关事例罗列出来,筛选出哪些事件彼此关联,再挑选有特点的、有吸引力的组合起来,这样就不难解决教室里无人涉足“多件事写一个特点”的尴尬问题了。

上完《装满昆虫的衣袋》,学生的目光清澈而明亮,在交上来的习作本上,我看到了许多惊喜。体察学生的习作需求,真心为学生释难解疑,是每个老师都要做到的。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就应以生为本、以课为例,让言语训练有所指向,学生的习作才能传达出智慧。

猜你喜欢

衣袋法布尔事例
反穿衣服的人
法布尔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还钱
我想对法布尔先生说
被糟蹋的文字
“例”后有“析”方可取
打错了
蝉壳
读《“怪人”法布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