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2018-05-29洪成旗胡海光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落实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洪成旗 胡海光

[摘 要]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核心素养”正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目前基本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这四个地理核心素养,是直接从地理学科和地理课程性质中提升出来的、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注的是地理教育中学生发展中的“大问题”,指向更为综合的、开放的地理课程和教学实践,应成为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指挥棒”。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核心素养;落实

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李家清教授在《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一文中指出:“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人民教育出版社丁尧清博士在《地理核心素养》系列讲座中,也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了深入的解读。他认为,人地协调观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念,是核心线索;综合思维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区域认知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活动经验。这四个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思想意识上,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构建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让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是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在日常教研、教学中收集整理的一些课例,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这四个方面浅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一、巧设活动培养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科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综合性、区域性,由此而来的综合思维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资源、搜集资料、积累素材、适度引导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八年级《新疆》一课中,执教老师采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赞新疆、找不足、巧闯关”三个环节重新整合了教材资源。在“赞新疆”活动环节中,学生通过“新疆瓜果特别甜”,赞誉新疆重要的农业方式——绿洲农业。教师追问“什么是绿洲农业”“新疆为什么要发展绿洲农业”等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深入探究新疆地理背景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教师的适时补充和适当点拨,学生分析归纳出绿洲农业在自然环境方面受到地形、气候、水源等要素共同影响,感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人为因素方面,学生们还发现了绿洲农业受到人口分布、交通布局的影响,同时意识到和平稳定、国家政策对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八年级《跨流域调水》一课中,执教老师用南水北调开工纪念邮票引入新课,结合微课学习,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对“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进行分类认知,引导学生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问题。以此为基础,执教老师抛出了“合肥要不要调水”这个新问题,并通过“寻找最棒猜想家——合肥要不要调水”“寻找最佳分析师——合肥为什么需要调水”“寻找最强设计师——合肥从哪里调水”这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引领同学们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对合肥跨流域调水必要性和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安徽地形图等材料,得出了“西水东调”的调水方案,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二、善用地图构建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区域认知中地图这一工具必不可少。地圖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识图、说图、绘图、析图,是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关键。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认识非洲的气候特征,执教老师让学生将自编的小品剧《马赛人的迁移》搬上课堂。剧中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牧羊和马赛人,通过牧羊和马赛人颇具戏剧性的对话,认识到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之间的降水时空差异,激发学生观察非洲气候类型图,认识到两地干湿季出现时间相反,是由于两地的地理位置分处在赤道南北两侧所致。复杂的地理问题,因为直观的地图认知而迎刃而解。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俄罗斯》一课中,执教老师从中国现阶段的房地产投资热度持续高涨这一话题引入,设置情境为某投资商组建考察团前往俄罗斯准备投资开发房地产,让同学们出谋划策提供选址意见。学生们打开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再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汇报选址意见。由于活动指向明确,学生们看图、析图、说图,气氛热烈,大大提高了对俄罗斯的区域认知水平。

三、调查实践提升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各种能力和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动手制作和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观测能力、调查考察能力等。地理课程文、理兼备,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以及“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至少应安排一次野外(校外)考察或社会调查”,都是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八年级《黄河》一课中,执教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到黄河中、下游主要水文特征及其成因、影响,自制了“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教具,用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内装黄土的塑料瓶,代表坡度较大的黄土高原,用水平放置的塑料瓶,代表坡度较小的华北平原。两瓶中部相接,演示时,两学生从顶部开口处注入清水,其他学生观察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并观察分析地形坡度差异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展示直观形象,学生观察、观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认识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执教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彩泥制作简单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在制作中观察、在观察中领悟,学生们动手制作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对等高线地形图也有了形象感性的认识。

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球运动》内容十分抽象,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之后,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验证抽象的地理运动规律和意义,理解地球运动意义的形成机理,执教老师在微课《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中,带领学生自制实验装置,以实验为抓手,以“太阳照射对地面热量的影响”为主线,先后进行三次分组测量,填表绘图,观察图表差异,分析得出结论。本课的实践完美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有效地开发了课程资源,通过活动化的课程,实施拓展了地理学习方式,增强了地理学习乐趣,成为提升地理实践力的经典课例。

四、情感教育融入人地协调观

地理科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以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式为主旨。地理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对人的生命发展质量及终身发展所需的地理意识和地理观念。

和谐的人地观教育要贯彻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始终。正确的人地观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和全球生态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八年级《跨流域调水》一课中,执教老师在完成“寻找最棒猜想家——合肥要不要调水”“寻找最佳分析师——合肥为什么需要调水”“寻找最强设计师——合肥从哪里调水”三个环节后,通过展示淠史杭罐区图说明合肥如何从大别山调取优质饮用水资源,结合自拍的大别山水生态调查视频引领学生走进大别山。在视频了解大别山人民为合肥提供优质水源做出的贡献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谈谈如何回馈大别山,保护、节约水资源,再通过活动四“寻找最美合肥人”——饮水思源,引领学生从意识内化到行动,点赞最美合肥人,情感升华水到渠成,学生饮水思源的感恩情怀和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落地生根。

在星球地图出版社八年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课中,执教老师通过“情景一:走进农业家族”“情景二:且谈农业与我们”“情景三:细说农业分布”这一活动主线贯穿全课,在达成知识目标后,老师用精心设计的“人”字形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农业的类型、农业的分布以及自然環境对农业分布的影响,得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主题思想,人地协调观“跃然课上”。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9).

[3]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落实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