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
2018-05-29范天蓉
范天蓉
爱心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要告诉学生:在捐款这件事上,我们捐出的是爱心。捐多了,没啥了不起;捐少了,也不必自卑。
校长今天有些异样,举着话筒的手似乎有些不稳,他没有直接说话,而是清了清嗓子。这一反常的举动,显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都屏着呼吸怕错过了什么。“我们学校四(3)班的江欣颖同学患上了白血病……”校长的声音很低沉,却如滚动的雷声急速地在人群里炸响。
“这个手术很贵的。”“是啊,刚才校长不是说了嘛,骨髓移植要几十万呢!”“光有钱还不行,得要有匹配的骨髓。”……不知從哪儿冒出了窃窃私语,感觉哪儿都有这样的谈论。
这个新闻从早上讨论到了放学,学生们没有一点儿厌倦的意思。
一
第二天的早读课,一个声音跳了出来:“我要去告诉老师,你带那么多钱来,想放学买零食吧?”
“我没有!我没有!”赵蔚桐尖锐地叫起来。
学生们停下了朗读。有想去劝说的,又怕纪律委员记自己的名字,而放弃了这样的想法。有好奇想一探究竟的,伸长了脖子观看着事态的发展。有起哄看好戏的,完全忘了纪律,嘴里念着“告老师”……
“那你铅笔盒里的是什么?”那个声音不依不饶。
“是捐款的。”听到这句,对方立刻闭了嘴。
这时候,我手捧着一叠粉色纸出现了,发现了他们的异常:“怎么了?”
“我要捐款。”赵蔚桐拿着钱已经做出了要走上讲台的姿势。
“好的,你真积极。”我一边熟练地数着那叠纸,一边分发到小组,“看,我正要发倡议书给大家。没想到你已经带来了,说明你昨天认真听校长的话了。”
“我也认真听了。”“我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捐。”“对啊,老师没说啥时捐啊。”……一群孩子抗议了。他们觉得老师在表扬赵蔚桐,也是在批评自己,可这批评受得太冤了,感觉遭受了一场横祸,一定要为自己鸣不平。
又有三个学生站起来,说自己也带钱来了。
我在收钱的时候,嘀咕了一句:“怎么都是二十元?你们是说好的吗?”
“没有。”赵蔚桐今天的话特别多。
“我本来想捐五元的,后来一想是自己学校的同学,这次的捐款是最有意义的,因为你不用怕被骗……”她动情地讲着,眉宇间透着一股自豪感,仿佛说的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的确,她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现在负面的报道太多了,铺天盖地:善款被放进了某些人的私腰包啦,受捐人与公益组织争夺剩余的善款啦,受捐的孤儿被亲戚抢夺啦……大家对捐款就有些淡漠了。
我听着赵蔚桐的讲述,不住地点着头,并不时插上几句:
“对的,这次的事是真实的。”
“我们不应该泯灭自己的爱心。”
“是,要量力而行。”
……
赵蔚桐受到了鼓舞,说得更起劲了。可男生不答应啊,他们是容不得女生如此得意的,总想着找机会杀杀女生的威风:“说得那么好,怎么才捐二十元呀?”
听到这一句,赵蔚桐变得激动起来,眼里居然还噙着泪花。
我立刻解围:“捐款不在多少,贵在心意。二十元对小孩子来说也不少了。”
后来,我们从班级周报上才知道,她为啥要流泪了。
赵蔚桐写:
我一回家就跟爸爸说捐款的事,我想捐二十元,爸爸爽快地答应了。我本来只想捐五元的,一想是自己学校的小女孩得了白血病,就捐二十元吧。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走漏了风声,被妈妈知道了。妈妈生气地说:“这几年年景本来就不好,捐十元钱好了,干吗捐二十元?”妈妈又顺手打了我几下头,我立即哭了起来。我不甘示弱,边哭边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女孩子得了白血病,又不是别的学校,这件事千真万确!”爸爸顺着哭声出现在我面前,知道是为捐款的事,就帮我说:“自己学校就捐二十元吧,十元显得太少了,还是捐二十元好了。”
妈妈又说:“就捐十元!现在生意不好,就捐十元!家里买车得十几万,我还希望别人给我们捐呢!”
爸爸妈妈谁也不让谁,我就找姐姐来助阵,姐姐也支持我捐二十元。妈妈拗不过我们仨,最后决定捐二十元。
这小小的二十元,是她挨了打据理力争来的!她觉得这二十元里有自己满满的爱心,却被指责捐得太少,委屈极了。
二
第三天,学生们基本都把钱带来了,有二十的、五十的、一百的……也许是前一天的孩子都捐二十元,大家无形中有了这标准,几乎都不低于二十元。同时,大家都好奇地想知道别的同学带了多少钱来捐。听到比自己少的,就会隐隐有些得意,好像自己的爱心比他多似的;听到比自己多的,就会暗暗有些伤感,好像自己的爱心变少了。
班上有两个学生带了五元钱,其中一个知道自己是全班带得最少的,早已伤心得没有了任何声息,就怕别人发现自己。而另一个却高调地大喊:“我就捐五元!我妈想捐五十元,是我讨价还价,才变成五元的。五元都嫌多!”
他的高调立刻受到学生们的攻击:“熊康永,你没爱心!”
“就是,就知道自己吃吃吃,吃那么胖!”
“没爱心的人,别理他!”
一群人对他一通批评,还是不能解恨,立刻将此事告诉了我。
我听后,异常淡定地说:“唔,知道了。”
学生们的正义感很受伤,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心里一定暗自猜测我没有听清楚,不然不可能这么敷衍了事!
事实上,我听清楚了,并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熊康永一直没来上学的事吗?”
“记得,他爸爸生病了,没人在这边照看他,只能一起回老家了。”
“是啊,他爸爸生病生了那么久,一定花了不少钱。”
“花了几十万呢!”一说到这事,熊康永就表现出心疼的样子。
“有同学汇报说他只捐了五元,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一一解开了学生们的疑问,“他跟妈妈讨价还价,是他体谅妈妈,他觉得妈妈太辛苦了。现在只有他妈妈一个人挣钱养家,十分不容易。”
熊康永拼命地点着头,他已经不需要再解释什么了。
可还是有学生需要他解释点儿什么:“那他妈妈明明知道自己家经济有困难,怎么还想捐五十呢?”
“妈妈说,住过院的人都知道,住院实在是太苦了。况且,她这个病经济压力大,太需要帮助了。虽然我们没钱,但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吧。”他一股脑儿将妈妈说的全搬了出来。
“那你怎么没听妈妈的话?”一个学生又好奇道。
“我觉得妈妈也苦啊,自己都需要帮助呢!”
这样的回答,总算让这帮孩子满意了,谁也不再揪着他只捐五元还这么高调的小辫子了。
三
学生们很快把熊康永高调事件忘了,又把好奇心转到了四个没带钱来的学生身上。
“老师,你说今天捐款就截止了,那四位忘记带钱的同学怎么办呢?”身为班长的蒋文莹为她们担忧。
我想了想,有些为难:“是啊,今天统计好后要上交的。已经有三天时间的等待她们都不记得,可见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本来捐款就是自愿的,也许她们是不想捐,就算了吧。”
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女生就哭起来了,声音不大,抽泣的样子挺让人心疼的,好朋友们纷纷围上去。我想再说点儿什么,可上课的铃声已经打响了,只好放弃。
我回到办公室,眼里盯着作业本,心里却想着刚才的事。唔,可以给她们一个机会,统计表今天弄好后,明天一早再将她们的名字添进去就可以了,捐款仪式在第一节课后,应该来得及。可是,说好今天是截止日期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事有了先例,以后做事就会不按规定办了。
我纠结了半天也没有答案,就在办公室说开了,听听同事们的看法。有支持按规定办事的,也有支持給个机会的,似乎仍没有任何答案。突然,朱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柳暗花明:“孩子呀,她们想要献爱心,当然要给个机会的。”是啊!为什么要给爱心那么多规定和限制呢?只要有一颗爱心,随时都可以付出,随时都会受欢迎的。
下课铃一响,我就奔向了教室,告诉那四个孩子:“爱心没有期限,随时欢迎捐款。”刚才还梨花带雨的女生,脸上的肌肉立刻活跃起来。
第四天,三位女生都带了钱,一位女生还是没有带。
这回,这位女生的举动惹火了大家。昨天大家这么帮她们说话,才有了今天补捐的机会,她却不好好珍惜!
“你怎么又忘了!”大家质问道。学生们眼里的怒火熊熊燃烧,炙烤着她的灵魂。
“我……”她吓得赶忙站起来,小声说,“我不是忘了,我是不想捐。”
“什么?不想捐?”大家想吞了她的心都有了。
“我……我们家很穷的,没有钱……”一场苦情戏开始上演。
我完全相信了她的话,尽管她偶尔会撒谎,但这次一定不会!她说得那么真切!父母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有时候根本连面都照不到。家里还有个弟弟,两个打工的人,拖着两个孩子是够累的了……
大家的同情心又肆无忌惮地蔓延着……
“老师,我昨天还看到她在小摊上买东西吃。”徐杰不合时宜地拆穿了她的把戏,“如果家里穷,为什么还有钱买零食吃?”徐杰是她以前的同桌,两个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了死对头,在徐杰的眼里,她哪儿都不好。
“真的穷,我昨天肚子饿了。”她辩解着。
我为了制止了徐杰再往下说,就赶紧说:“她家的情况我是知道一点儿的,的确不富裕。捐款是自愿的,她不愿意并没有什么错,大家没有权力一定要她捐。捐款不是欠债还钱,不是天经地义。”
我想,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不捐款,而受人奚落。强迫的捐款,不是爱心的体现,是一种道德的绑架。不能让这种不正之风刮起来。
可是,要有爱心也是教育的内容之一,当所有人都冷漠的时候,世界该是如何的凄凉呀!我想了想,又补充了几句话:“如果我很穷,我会至少捐一元钱。我会想,我少了这一元钱对我的生活有影响吗?答案是没有。那我不妨捐一下。中国有十几亿同胞,每人捐一元,就有十几亿呢!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捐,但哪怕只是一元钱,无数的一元钱,说不定也能拯救生命。”
四
学生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当听到陆怡捐了二百元,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恨。有好些人说起了风凉话:“她家有钱!有钱人出手就是阔绰!”有些捐得少的,感觉自己更抬不起头了。
我想借着陆怡的文章,将这事好好说说。
陆怡写的:
那天晚上,我决定捐出一百元零花钱。可妈妈说:“那个小姑娘太可怜了,我再给你一百元,顺便把我的爱心也给捐了吧!”我就将二百元放进了书包。
……
只要我们献出一份爱心,就可以给江欣颖一份力量,最终她就能打败病魔,回到学校和我们一起学习了!
我指着上面的两段话,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陆怡的文章大家都看到了吧?她捐得多,并不是为了显摆,而是有两个人的爱心。她捐出的是自己的零花钱,她希望江欣颖能早日回到学校来。”
“同学们,爱心不比金钱,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如果一个人有1个馒头,他把1个馒头捐了,而另一个人有100个馒头,他捐了2个。谁更有爱心呢?”我突然想考考大家。
“有1个馒头的人。”学生们齐声答道。
“同样道理,我们班的同学捐得有多有少,可是谁又能说谁比谁更有爱心呢?”学生们听了我的话,很是赞同,尤其自认为捐得少的学生,后来在素材里都写道:我一点儿也不惭愧。
“你们真的认为是捐1个馒头的人更有爱心吗?”我的问题让学生们感到莫名其妙,这不是明摆着吗?一个人捐了他的全部,而另一个人捐了他的2%。
“当有1个馒头的人,后来也拥有了100个,请问他会不会依然捐出他的全部呢?”这一问让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还是那句话,爱心没有可比性。”我两手一摊,算是给烧脑问题的一个结尾动作。
“等会儿就要参加捐款仪式了,谁代表大家上台将我们的善款放入捐款箱好呢?”我总想尽可能民主些。
“陆怡,她捐得最多。”
“是啊,她的捐款里代表着两个人的爱心呢!”
很多人都赞同,可一个反对的声音出现了:“可她就是那四个忘带的人之一,我并不觉得她能代表我们大家。”
学生们一听也反对了:“是啊,捐得多就能代表大家,以后会助长攀比之风的。”
“这样吧,还是请班长代劳,怎么说她也是一班之长,可以代表大家。”我一看时间紧迫,提议道。
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平时班级得个什么奖状之类的,都是由班长作为代表去领的。
交代一下故事结局吧!最后全校捐了七万多,江欣颖的骨髓也匹配成功了,她正在慢慢康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