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术后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8-05-29黄群陈兰周淋琳陈晓敏

军事护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胸管肺癌问卷

黄群,陈兰,周淋琳,陈晓敏

(1.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上海 200080;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肺功能室)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居于首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手术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2],但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3]。现有研究[4]证实,生活质量是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及终末评价指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客观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与术前相比,很多肺癌患者术后反而咳嗽症状加剧,部分患者因咳嗽剧烈甚至彻夜不眠。咳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对于清除咽部和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吸入有害物和异物有重要作用,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势必造成严重的影响[5]。近年来,对慢性咳嗽的评估及影响因素的探讨较多,但对肺癌术后患者咳嗽情况的相关研究较少[6-7]。本研究旨在了解肺癌患者术后咳嗽情况及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制定综合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肺占位或肺肿物,并行手术治疗;年龄18岁及以上,语言表达清楚;对诊断知情并同意接受调查。排除标准:术后病理提示为良性病变;术前合并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合并有心、脑、肾等其他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全;术后进行过机械通气。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疾病认知、肺癌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等。(2)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是2003年Birring等[8]经初测问卷形成、探索性因素测试和验证因素测试三个步骤设计的。2009年在取得设计者授权后,Ma等[9]将量表汉化成中文版莱切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该问卷不仅用于评估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对急性咳嗽、肺疾病患者术后咳嗽也同样有效,被证实有很好的内部可靠性、可重复性和灵敏度[8,10-11]。该问卷包括3个维度即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共19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总分为各维度平均分之和,为3~21分。问卷得分越高,说明受咳嗽影响越小,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该问卷具有简明、便于使用的特点。

1.2.2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使用统一指导语,取得患者同意后,在患者手术前、术后拔胸管前、术后拔胸管24 h内、术后1个月这4个时间点进行调查。取4个时间点进行LCQ-MC的测量,是为了观察其变化趋势,找到肺癌患者咳嗽最为严重的时间点。由患者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当场收回。由调查者向患者介绍量表的填写规则、注意事项,客观表述加以指导,问卷收回并当场检查,如有遗漏请患者当场补全。回院复查的患者当面完成第4次问卷调查,没有复查的患者采用电话随访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1份,分析其原因包括患者病死(4例)、患者拒绝(4例)、预留电话错误(11例),故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5%。再剔除术后病理提示为良性病变的患者46例,本研究最终纳入135例肺癌患者。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组肺癌患者男75例(55.6%)、女60例(44.4%);年龄26~82岁,平均(59.98±9.66)岁。肿瘤分期:Ⅰ期70例(51.9%)、Ⅱ期37例(27.4%)、Ⅲ期22例(16.3%)、Ⅳ期6例(4.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0例(51.9%)、高中及以上65例(48.1%);手术方式:肺叶切除术72例(53.3%)、楔形切除术63例(46.7%)。

2.2 4个时间点肺癌患者的咳嗽相关生活质量得分 4个时间点肺癌患者的LCQ-MC评分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手术后(拔除胸管前和拔除胸管后24 h内)患者的LCQ-MC评分以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维度评分都有所降低(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LCQ-MC评分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术后1个月LCQ-MC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具体情况见表1和图1。肺癌患者咳嗽情况最为严重的时间点为术后拔胸管前,故选取这一时间点,对患者LCQ-MC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为后期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表1 4个时间点测量前后比较的方差分析

图1 4个时间点肺癌患者的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肺癌患者术后拔胸管前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不同及肿瘤分期不同的肺癌患者,其LCQ-MC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2.3 术后拔胸管前肺癌患者咳嗽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术后拔胸管前LCQ-MC评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肿瘤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术后拔除胸管前LCQ-MC评分的独立因素,共解释了17.3%的变异。见表3。

3 讨论

3.1 肺癌患者术后咳嗽情况及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现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拔胸管前、拔胸管后24 h内LCQ-MC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都受到了咳嗽的影响。但随着时间延长,LCQ-MC评分有逐渐上升趋势,术后一个月LCQ-MC评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咳嗽为肺癌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25%~86%不等[12-14]。本调查中,肺癌患者术前咳嗽症状不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通过体检及其他原因到医院就诊而早期发现肺癌。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5]中提到,肺癌手术后咳嗽是临床上常见问题,但机制不清,顽固性咳嗽可用中枢性或周围性止咳药对症治疗。国外有文献[16]提及,肺癌术中清扫淋巴结后空腔形成,使得快速适应性肺部牵张感受器暴露在外,人体活动造成的机械性牵拉和术后胸腔积液均能刺激感受器,经迷走神经传入脑干,再由迷走神经内的运动纤维传出,形成咳嗽反射。咳嗽给肺癌术后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生理症状如晕厥、胸痛、尿失禁等易于被发现,但对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术后咳嗽症状,可提醒医生给予咳嗽对症治疗,此外,护士在做好药物指导的同时,还应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肺癌患者术后拔胸管前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分)

a:与第1层比,P<0.05;b:与第2层比,P<0.05

表3 肺癌患者术后拔胸管前咳嗽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R2=0.173,F=15.047,P<0.001

3.2 肺癌患者术后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是否拔胸管对术后LCQ-MC评分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提示,拔胸管后24 h内患者LCQ-MC评分高于拔管前。患者术后留置胸管,取低坡卧位或半卧位,加之被指导早期下床活动及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在活动中可能机械性牵拉伤口,刺激患者咳嗽;或胸管末端在胸腔内随体位的变化而刺激胸壁,导致其咳嗽。拔除胸管后,患者咳嗽相关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仍较术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患者担心咳嗽导致伤口疼痛、影响伤口恢复,而减少活动甚至交谈,反而不利于早期康复,延长置管时间。故应对留置胸管患者加强咳嗽宣教,指导正确咳嗽方法,及时通知医生予以止咳镇痛治疗。

3.2.2 临床分期 本研究显示,病理Ⅰ期和Ⅱ期患者术后LCQ-MC评分均比病理Ⅲ期和Ⅳ期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LCQ-MC评分与咳嗽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7],所以病理Ⅲ期和Ⅳ期患者,咳嗽症状也越严重。中、晚期肺癌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及生理压力本就比早期患者要多,咳嗽症状明显加重更增加患者生理上的负担,时间久了更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负担,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这提示护理人员要增加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关注度,应根据其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2.3 对疾病的认知 本研究显示,对疾病认知程度高的患者比其他患者术后LCQ-MC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咳嗽的病因、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清楚的患者,可以在咳嗽发作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不必要的惊慌,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触及诱发因素,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同时,有研究[18]表明,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越高,反映患者治疗积极性及配合度越高。疾病认知程度越高的患者面对疾病的心态越乐观, 患者越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李桂玲等[19]研究也表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对健康管理的能力,疾病认知是健康行为管理能力的预测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对咳嗽的认知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宣教,从而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其自护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4 小结

咳嗽给肺癌术后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术后咳嗽症状,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给予患者不同形式的宣教,以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护能力,从而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清扫淋巴结可能对术后咳嗽影响较大,可能漏掉“是否清扫淋巴结”这一因素。另外,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还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多中心调查,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1] 林双兰,周建荣.肺癌症状群理论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2,26(35):3276-3279.

[2]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3.

[3] 肖东,何建行,陈汉章,等.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术后短期生存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1):27-31.

[4] Saad E D,Adamowicz K,Katz A,et al.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advanced on-small-cell lung cancer:An overview of recent randomized trials[J].Cancer Treat Rev,2012,38(6):807-814.

[5] Irwin R S,Boulet L P,Cloutier M M,et a1.Managing cough as a defense mechanism and as a symptom.A consensus pane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J].Chest,1998,114(2 Suppl Managing):133S-181S.

[6] 刘玻.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初步研究及临床价值的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618-619.

[7] 时旭,彭秋凤,孔灵菲.影响慢性咳嗽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2011, 50(8):672-675.

[8] Birring S S,Prudon B,Carr A J,et al.Development of a symptom specific health status measu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 (LCQ)[J].Thorax,2003,58(4):339-343.

[9] Ma W, Yu L, Wang Y, et al.Changes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EB/OL].[2009-09-25].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760496/.

[10] Yousaf N,Lee K K,Jayaraman B,et al.The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acute cough with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 (LCQ-acute)[EB/OL].[2011-07-18].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69450/.

[11]徐志华,林嵘嘉,车国卫,等.肺术后咳嗽评估——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的应用价值[J].中国肺癌杂志,2017,20(6):389-394.

[12] Gadaleta C, Mattioli V, Colucci G,et al.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40 lung neoplasms:Preliminary results[J].AJR Am J Roentgenol,2004,183(2):361-368.

[13] Harle A S,Blackhall F H,Smith J A,et al.Understanding cough and its management in lung cancer[J].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2012,6(2):153-162.

[14] Molassiotis A,Lowe M, Wagland R,et al.The experience of cough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lung cancer[J].Support Care Cancer,2011,19(12):1997-2004.

[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5):323-354.

[16]Shannon R,Baekey D M,Morris K F,et al.Production of reflex cough by brainstem respiratory networks[J].Pulm Pharmacol Ther,2004,17(6):369-376.

[17]马伟,邱忠民.慢性咳嗽的生活质量评估[J].国际呼吸杂志,2008,28(3):187-189.

[18]邵春霞.支气管哮喘病人社会支持、疾病认知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20):2060-2062.

[19]李桂玲,李娜,杜璇,等.慢性病患者疾病认知与健康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5):3015-3018.

猜你喜欢

胸管肺癌问卷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问卷网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问卷大调查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