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2018-05-29谭春苗周向东陈晓梅伊焕英
谭春苗,周向东,陈晓梅,伊焕英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海南海口 57010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都必须经过至少8个月的临床实践培养[1]。在临床实习阶段,护生能将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中,从而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有研究[2-4]表明,临床实习是推动护理教育培养实干型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随着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微信平台、网页平台及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工作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患者的健康教育、科室护士信息管理等方面[5]。本研究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探索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以期寻找更佳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6-8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将两组护生每5名分为一小组进入不同科室实习,共分为20个小组,并保证每小组成员均为对照组成员或均为观察组成员。研究时间为3个月,共3个科室,每个科室4周,以及前期培训1周。随后在护生所在科室选择临床带教护士,并满足一对一带教原则,临床带教护士随其学生进入对应的研究组。另一方面,在观察组护生所在科室选择一位临床带教医生协助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前向学生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并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2017年6月的第1周,组织所有护生进行实习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布置临床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学习医院规范条例、护士职业道德等。观察组护生、临床带教护士及临床带教医生参加培训“海医附院临床学习App”的下载及使用方法,此App为该研究团队与海口市杰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护生/临床带教护士/临床带教医生登录窗口、临床学习计划、护生学习日记、护生临床问题记录平台、教师反馈总结平台、师生交流平台(私聊或群聊)等。培训结束之前,保证观察组护生的安卓手机或平板电脑上都安装有此App,且每人均有登录账号并能熟练掌握App的使用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护生按照医院常规带教方案执行,即每位临床带教护士根据医院要求,再结合本科室专科特色为护生制定临床实习计划。临床带教护士按照实习计划要求对护生进行一对一带教,带教时间为4周。
1.2.2 观察组 (1)研究者与临床带教护士、临床带教医生一起为观察组成员制定实习计划,每小组成员的计划一致,但10个小组间除了需学习的病种不完全相同外,其余计划均保持一致,随后将实习计划录入App系统,并且以“日”计划形式呈现。(2)要求护生与临床带教护士每晚12点之前必须仔细阅读第2天的计划,阅读完后在“已阅读”对应的框内画“√”,以方便研究者查看,若23:55分前未阅读者,研究者将通过电话方式提醒该参与者完成阅读。(3)实践期间,临床带教护士严格按照当天的实习计划对护生进行一对一带教,带教原则与对照组一致。(4)每个科室在研究4周内都应注意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临床带教医生与临床带教护士在App上共同参与护生的小讲课、教学查房的设计、评价和修改。(6)临床带教护士每周日在App对本周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7)护生于每晚20:00之前需反馈当天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于未完成的学习任务,需简单阐述其原因。(8)护生完成当天的实习任务后,在当晚21:00前完成并提交不少于500字的临床日记的书写,其书写内容包括: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鼓励护生书写所发现的临床问题等。临床带教护士在22:00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护生所提交的日记,若发现护生对新知识有兴趣时,可通过聊天平台与该护生进行探讨,但探讨的方式以鼓励为主。(9)护生可上传相关药物、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图片询问临床带教医生,19:00~21:00临床带教医生均全程在线与护生交流。(10)登录该App的成员均可建立聊天窗口,私聊或群聊皆可,临床带教医生和临床带教护士均会主动加入群聊,共同探讨并解决护生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1)护生岗位胜任能力:采用刘明等[6]编制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即批判性思维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共58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完全没有能力计0分,很有能力计4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的核心能力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2)护生临床工作的满意度:采用褚彦香等[7]编制的临床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即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学习机会、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及组织支持等,共3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完全不同意计1分、比较不同意计2分、一般计3分、比较同意计4分、完全同意计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生的满意度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1.4 调查方法 对照组及观察组临床带教同时进行,即从2017年6月的第2周开始,每个科室持续时间为4周,第3个科室结束后,立即对两组护生的临床岗位胜任能力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实施期间,护生、临床带教护士、临床带教医生的参与度均为100%。问卷或量表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护生、临床带教护士及临床带教医生的一般资料 两组护生、临床带教护士及临床带教医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表1 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护生核心能力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专业发展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生在领导能力、法律伦理实践、教育咨询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核心能力的得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生对临床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学习机会、人际关系等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护生在工作氛围、组织支持及教师素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两组护生满意度的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获得执业资格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护士获得临床经验的首要步骤[8]。因此,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然而,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明显的缺欠[9]。本研究采用了移动信息技术与医护合作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护生实行有计划的的临床管理,目的是为培养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中使用的“海医附院临床学习App”,是一种操作简单、可随身携带的学习平台,此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加强护生的自我管理,如熟悉每日计划可以让护生及教师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每日书写临床日记可以培养护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由于该App中未涉及具体的专科学习内容,可普遍适用于内外科护生。
3.1 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岗位胜任力 护生岗位胜任力的评估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工作态度三个主要内容,常采用核心能力量表进行客观评价[6]。通过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及专业发展等方面较常规对照组护生有显著的改善。这可能与移动App软件的合理使用存在明显的联系,如要求护生每天完成临床日记的书写,且其内容最好能涉及当天在临床中发现的问题,临床带教护士严格批改后,再共同探讨所发现的临床问题,通过3个月的培养,不仅可以协助护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临床工作,也让护生养成了善于观察、勇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批判性思维及科研思维随之产生、专业发展也蒸蒸日上[10-11]。另一方面,护生每日与临床带教护士及临床带教医生在聊天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提高了护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护生在与老师进行交流时,普遍认为教师也跟自己的同学一样很好相处,这样就增加了护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兴趣,增强了护生的自信,间接提高了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3.2 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 满意度评价一般应用于服务行业,是服务对象对服务机构的一种主观评价,其评分的高低可间接反映此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12-13]。有研究者认为,教育也可被认为是一种服务,其服务对象虽为学生,但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14]。因此,对教育行业进行满意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自己获得的学习机会及工作期间的人际关系方面评价较对照组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临床工作繁忙且时间有限,难以在工作时给护生讲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另外,每名护生每日的班次难以一致,无法做到经常将护生集中于示教室进行讲解。但护生在临床工作期间碰到的典型病例、专科知识、影像图片等均可及时上传至App并得到解答。这种移动教学模式不需要占用护生有限的上班时间,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护生可利用这一方法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信息化产品的使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随之表现出对信息化研究方法较高的接受度及满意度[15]。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中部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生是同班同学,可能存在组间沾染现象,且研究方法比较明显,无法做到完全随机和盲法。但本研究在研究结束时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了简短的访谈,发现有小部分对照组护生从观察组护生处了解过移动教学模式的相关知识,但并未下载使用此App获取相关知识。因此,此种沾染对本研究结果并未造成任何影响。另外,同大多数信息化产品一样,移动教学的优势是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连续的交流互动和学习,但频繁的使用可能意味着将学习带回家,不利于个人和家庭生活。如何提高医护合作移动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还需要下一步探讨。
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护生核心能力中的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沟通能力及专业发展技能,另一方面,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学习机会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满意度较高。综上所述,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借鉴。
【 】
[1] Pudpong N,Suphanchaimat R,Batra B,et al.A final-year nursing student survey:Rural attitudes,perceived competencies and intention to work across five Asian countries[J].BMC Nurs,2017,16(13):1-11.
[2] Tommasini C,Dobrowolska B,Zarzycka D,et al.Competence evaluation processes for nursing students abroad:Finding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ase study[J].Nurse Educ Today,2017(51):41-47.
[3] 任雁北,孙新风,栾晓嵘.护士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对核心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0):22-25.
[4] 刘墩秀,丁福,刘欣彤,等.老年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3):16-19.
[5] Strandell-Laine C,Saarikoski M,Löyttyniemi E,et al.Effectiveness of a mobile cooperation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clinical practicum of nursing students:A parallel grou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rotocol[J].J Adv Nurs,2017,73(6):1502-1514.
[6] 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8(3):204-206.
[7] 褚彦香,李秀云.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37-39.
[8] 孙国高.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6.
[9] 姜小鹰,高骥.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2-15.
[10]龚小凤,孙晓嘉.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1):46-48,52.
[11]李艳,张振桐,刘艳丽,等.护生核心能力与临床实习环境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4):30-32.
[12]毛冰佳,胡艳丽,刘晓虹,等.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认知干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61-166.
[13]毛冰佳,魏万宏,陈参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护士职业获益感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54-156.
[14]樊新霞,陈风辉,谢昆,等.新疆高等护理教育护生临床实习教学满意度现状调查及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57-1758.
[15]牛喜霞,杨宇涵.信息化教学的成果研究——基于山东理工大学课程教学的实证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