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寻点·引线·画圆
2018-05-28郝翠英
摘要:山有山脉,文有文脉。读文循脉,以文悟“道”。阅读教学设计中咬文嚼字,寻找具有张力的“点”, 然后循着文章气脉,提炼、优化、整合课文内容,在反复吟咏中“撬动”丰厚的文章意蕴,厚重的作家情感。以点引线、画圆,勾连起文章和作者、时代和生活,拓展阅读空间。
关键词:咬文嚼字;立课;《湖心亭看雪》
特级教师张祖庆带领学生学习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如下:
师: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哪个词最关键?
生:自由。
师:作者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自由的?请圈点勾画出重要的词。
(学生圈点勾画)
师:朗读是感受语言的最好手段,同学们自己读读,读出这些事物的自由。当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读法。
学生自由朗读,听得出读得方法不一,朗朗书声中,课堂的精彩由此演绎出来。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读出你所感受到的自由。
生1、生2读。
師:老师也想读一读,比较一下,我们读的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师读。
花-开——了,鸟-飞——了
生:老师读得慢,且拖长了重音。
师:这样读,你想到了什么?
这一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使语文课堂具有了图画美。技高一筹的是:师生合作读,老师领着学生读,学生带着老师读,师快生快,师慢生慢,在起起伏伏、急急缓缓中使学生感受到祖父园子里的自由,感受到语言节奏带来的音乐美。
更妙的是此时教师让学生再找一找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学生费尽周折后找出了“就”字。朗读时的“点”又被张老师巧妙地寻到了,据此又画出了一个同心圆,师读“就”字前,生读“就”字后,强调着“就”,就是强调着自由,学生一点一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祖父的园子,走进萧红的“自由”。
张老师精巧的课堂教学构思,匠心独运的教学艺术无疑是有着极大魅力的。他抓住“祖父的园子是自由的”中的“自由”一词,巧妙地在课堂上穿针引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和萧红一起沉浸在祖父的园子里寻找童年的自由。教师选对了“自由”这个落脚点,整个课堂风生水起,余味无穷。
阅读教学找到了好的切入点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张老师咬文嚼字,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自由”,并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解读“自由”,运用联想和想象揣摩“自由”,调动生活体验感知“自由”,经过这一番“咬”“嚼”功夫,学生对“自由”的感知是全方位的。
寻到解读文本合适的“点” ,作为立课的立足点和触发点,还要循着文章气脉,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咬文嚼字,寻找到文中具有极大张力的词这个“点”;循着文章气脉,提炼、优化、整合课文引出“线”;在反复吟咏中,“撬动”丰厚的文章意蕴,厚重的作家情感。语文课就应该是这样的。
笔者执教《湖心亭看雪》,学习张祖庆老师的教学方法,在确定了《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切入点为“痴”后,我带领学生从它的本意“呆、傻”入手,体会它是如何浸透张岱心中往事的有温度的、有张力的词。
证明张岱确实“痴”。请看教学实录:
师:还有不懂的词语吗?
生:“莫说相公痴”中,这“痴”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师:痴,通俗怎么讲?
生:傻、呆。
师:张岱究竟做了些什么,而让舟子感到他痴呢?
教师在最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曾有一个疑惑,本文流传了300多年,却有一处前后矛盾,你发现了吗?
(生思考回答)
师:痴人必定有痴行,张岱选择了什么时候去看雪?
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古人以三为多,大雪多日之后,万籁俱寂之时。这还不够。
生:是日更定矣,晚上八点来钟。人看雪要凑个热闹,谁会这时去?!
师:那就是大雪多日之后,万籁俱寂之时,月高天晚之际,张岱独往湖心亭去看雪。张岱是与常人不同,难怪舟子说他“痴”。(生笑)
说张岱“痴”,有据!
湖心亭上的奇遇,金陵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拉”“强”“而别”等,就是解读张岱心灵的密码,从淡淡地笔触中感受到张岱的忧郁与孤傲。做足了铺垫,下足了功夫,三百年前的张岱静静地向学生走来。
说张岱“痴”,有理!
化解“痴”字,理解痴景与痴心。
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寄情山水,遗世独立的高洁就突现在学生眼前。懂得了张岱,也就懂得了《湖心亭看雪》。
师:读完这段写景的文字,我曾有过思考:仅仅42字的写景,张岱就用了4个“与”字,太拖沓,你认为呢?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不好,“一条,一座,一叶,两三个”更符合人们语言习惯,可以改一改。另外,结尾的“而已”作用不大,可删掉!同学们同意我的观点吗?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提示学生采用比较法反复品咂)。
师:我的观点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都一节课的功夫了,我们还没成为知音。(生笑)那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第一个问题,不可以删掉。写出了天地苍茫浩大,浑然一体,与“上下一白”合在一起,更有气势。
师:那你读一读,试试看。
(生:拖长音调读,韵味十足。)
生2:第二个问题,不可以改。本来作者想写的是景物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有把自己融进茫茫宇宙中的味道。(生鼓掌)
生3:“而已”不可以去掉。在茫茫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师:是啊!人在天地间如此渺小,如果现实中有无法排遣的寂寞,张岱告诉我们,那就去看看茫茫宇宙,浩瀚天地吧,这点痛算什么!孤傲的张岱到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宁静。
师:现在回头审视张岱的“痴”,还是“呆、傻”吗?
生:不是,是痴情!
师:他痴情于什么?
生1:痴情于山水
生2:感受到他的超凡脱俗,感受到他的雅情雅趣。
说张岱“痴”,有情!
在矛盾反复中,在情感起伏间,寻着点,引着线,画出了圆。但课堂上仅围绕着点,画出一个圆,略显单薄。语文教学要与时代相连,与生活相连,甚至要沟通未来。“画圆”只是靠近了作者的此文此情,还要结合时代背景,或调动生活体验,触摸作者或自己或他人的鲜活生命,画出一个一个的“同心圆”。
教材中的文章传递着文脉的信息,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走近它,传承它。为了让学生把张岱和中国文人、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我引入了学过的作家作品,周敦颐的“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国文人的风骨和张岱站在了一起,这个圆就画得充实了,这个圆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它从遥远走来,走向未来。
如果是一个系统封闭,那就意味着死亡。仅画出同心圆还不够,在课堂上,我们还要画出开放的圆。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我又抛出一个问题“穿越时空隧道,假若张岱、周敦颐、柳宗元、陈子昂相遇了,张岱会引谁为知己呢?”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知文论人。为了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课下必然要阅读上述文人的文章,了解他们的人。语文是开放的,课堂是开放的,学生在开放中学会了一种叫做“眼光”的东西。《归园田居(其三)》中一个“愿”字,勾连起了陶渊明的山水人生,联通起了山水田园诗派,中国文人的傲然风骨也有了依归;《孤独之旅》以“哭”立课,我们看到了被岁月和磨难雕刻了容颜的少年在长大。总之,在咬文嚼字中“寻点、引线、画圆”,语文课堂会演绎出无限精彩。
参考文献:
[1]陈敏.谈初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精心设计[J].语文教学之友,2018,(1).
作者简介:郝翠英(1971—),女,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