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怎样教出语文味
2015-10-23余芳
余芳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是2014年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新增课文,文章援引很多经典文学名著名篇中的文字现象,阐述汉语言文字的妙用,表明在阅读或写作中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这篇课文的内容,学生基本能读懂,那么,教师教什么呢?不能仅限于找出文中观点句,理清文章的层次,或是简单分析文中例子的妙处,而要讲出语文课的特色来,即讲出语文味来,功夫要下在何处呢?
首先,什么是语文味?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拨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特级教师王崧舟这样诠释语文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程少堂先生的境界说和王崧舟先生的品味说,都是语文课所特有的内容。一言以蔽之,语文味应该是语文课独有的文字的味道,文学艺术的味道。
一、反复细读品真味
语文味需要涵泳。“涵泳”就是要细细品读,细细体会。反复细读,像品茶,切忌过急,方能得其真味。宋代的陆象山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急要细思量。”《咬文嚼字》一课的语文味,首先通过反复读和对比着读体会语言的妙趣和用词的神奇,朱自清先生也说:“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如文中所举郭沫若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的“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反复对比赏读,两句话表达的情感差异不言而喻。当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这”字中所含的轻蔑和怒气。
《水浒》里杨雄醉骂潘巧云,连骂六个“你这”。通过朗读,让学生读出其中极端憎恶的语气和怒气冲天的感觉,人在怒不可遏的时侯会失去理智,这也预示着一场血光冲天的大事要发生。
《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你是个好小子”,要让学生读出当时那种既生气又有点儿仗势报复的味道,要读出茗烟当时的心理活动:“好你个坏小子,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到时侯有你好看的。”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与“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后者能否读通,有无语病,一读了然,不言自明。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教师若在课堂上很好地示范一篇课文的朗读,可以说他完成了教学工作的70%。”语文味的体现之一即朗读,这是其他学科没有的内容,不可弃之不用。
二、细嚼慢咽留空白
文学味需要细嚼慢咽,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是语言文字的留白艺术。语文课缺少这样的想象空间,就失掉了语文味。《咬文嚼字》一文从多个方面多角度阐述文字的斟酌,虽然也列举实例来说明,但文中有些小结性的句子显得过于抽象,如何让这些道理具体化,生动化,也是语文味的体现。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只读个表层义或大概义还远远不够。
文中举《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应该让学生从“视之,石也”中慢慢体会当时发现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石后的那种惊讶,觉得很奇怪,没想到箭头竟能将石头射穿,可是想再射一次,却怎么也难以入石了,是什么原因呢?引人思考,是不是当时误以为是虎,内心的急慌使箭射出去的力量很大,属于超常发挥呢?而王若虚先生的修改,看似文字更简洁了,却少了很多意味。这样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很常见,表面上看似啰唆,实则有深义。如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开篇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初看,也有文字堆砌的嫌疑,但细品却感觉到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落寞和作者对这两棵树特殊而深沉的情感,比单纯地说“我的后园种着两株枣树”,文字之外的蕴味要多很多。
贾岛诗中“僧推月下门”一句中“推”和“敲”的分别,也要细嚼慢咽,要品出“推”和“敲”中的隐藏信息,“推”字既与当时寂静的环境相符,也可以由此揣测他住在山间,远离尘世。门本无意紧闭,或是月夜访友,也足见他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好像是早已约好,无须设访,或者是想给友人一个惊喜。而“敲”字则是以声衬静,敲门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仿佛寺里有人,也不致于太过鲁莽,但礼节上更显拘束,这些文字之外的东西都是留白,要靠读者自己的想象来完成。
此外,关于字的联想义,文中举了一个“烟”字,指出它的联想义迷离不可捉摸,有种种境界,这里很需要学生细细咀嚼其中的境界,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一川烟草”中“烟”字体现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把梅子黄时雨断断续续,若有若无,那种独特的美感和韵味写活了。还有“烟光凝而暮山紫”中“烟”字写出了夕阳西下,暮色四合,远山笼罩在山气氤氲之中的美。“蓝田日暖玉生烟”则写出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以及往事如烟、遥不可及的伤感。字的联想义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得其真义,就好比熬汤,不可急于求成,要慢火加上时间的酝酿,功到自然成,不到火侯是不行的。
至于“天上小团月”中的联想义,则是诗中的想象,不是简单地写实,而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通。类似这样的联想义在古诗中很多,如王维笔下的“明月松间照”,月是宁静安详的;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月是圆圆的,明亮的,温暖的;李煜的“春花秋月”则是残破的,晦暗的,孤冷的;苏轼的“千里共婵娟”,那月像美丽的女子一样温婉可人;而辛弃疾的“浮云遮月”,月则是被愁云缠绕,欲现还隐。
以上这些体现在语文中就是炼字工夫,古有一字千金,一字之师,一个字用得好,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很多大作家的文章也常常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才能定稿。细嚼慢咽,体会文字的妙处,正是语文味的核心。
三、学以致用方为本
“语文味”最后要体现在实际的写作运用中,学以致用方为大用。课文最后提到写作中的“套板反应”,从反面阐述惯性思维所导致的千篇一律,但就如何避免“套板反应”这一问题,朱先生仅以“要有自己的思想”一笔代过,这里也留下了足够的教学空间。那么,写人美,写人有才,到底怎样写才能不落俗套,写出自己的思想?作者没有给出答案。这其实是文学中一个泛泛而谈和工笔细描的区分,也就是说要具体写出写作对象最突出的特点。写人美,可以突出她的眼睛很有神,会说话,或者是有一颗很特别的美人痣。写一个人有才,要具体突出他的才能,如果能说会道,是会讲道理还是语言诙谐幽默,甚至还可以举一两个例子。他的才能是体现在知识渊博还是对某类东西特别敏感,是有超乎常人的记忆力还是有文学天赋,这样才会创造出自己笔下独特的人物形象。
另外,为避免“套板反应”,还应该有自己的创意,借用国学大师刘文典的一句话:“凡是别人讲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根本。例如同是写自己的家乡,莫言在《红高粱》中的一段文字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这段文字对家乡高密的描写带着深深的个人情感印记,只有一个在家乡生活过,与他血肉相连的人才能道出这样看似矛盾而复杂却是最真实的感受。我们在写作中也应该“我手写我心”,抒写独属于你的感受,而不是人云亦云,才能走出“套板反应”,这也是当今高考作文中极力反对的套话作文。在写作实践中应力图规避这类问题,学以致用,用到实处,才是根本。粗读,一扫而过,浮于文字表面,只解大意,不是语文课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语文味,是午后和老朋友一起悠闲品茶的味道;是江边漫步,清风徐来的味道;是在自己的天地咀嚼回味,获得心灵的愉悦,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通透、舒畅。涵泳工夫兴味长,只有用心细品,语文味才会芳香四溢。语文课的中心任务不只在读懂文章,更在于“解其中味”,探寻文字的妙处和文学的乐趣,享受语文,在语文的艺术天地里徜徉。
参考资料: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8期。
2.王崧舟《好课三味》,《教师》201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