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2018-05-26范远江袁淑清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

范远江 袁淑清

摘要:探索大学生关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新的模式指导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双创时代

一、核心概念界定

“双创”时代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是高校大学生发挥创造力,激发就业创业活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高校的任务是需培养既具有广博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创型” 高素质人才。较高的创造力和革新力对创业具有重要作用,创业是对创新的验证和成果化,创新和创业密不可分。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具备有能从事创新活动的思维和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有创造性特征,自我开发、自我实现性质的,以智力为核心的特殊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指的是一种既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又具备创业潜能的复合型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具备的要素,按照培养目标的条理化、系统化、具体化的量化系统。“总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分解的三个级次,且二级指标层设计出评价标准。初步构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总目标层,即“创新创业能力”;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包括创新思维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创新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多学科交叉贯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成果等)、非智力因素(表达沟通能力、创新意志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发生改变的行为(彼得·德鲁克,1980)。个体智力上的差异是由于其对刺激情境的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导致的。人类智力是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1)创造性智力:个体处理新问题时,统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2)分析性智力: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思考、判断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3)应用性智力: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罗伯特·斯腾伯格,1984)。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大学—产业—政府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知识社会中创新条件的关键因素(亨利·埃茨科威兹,2009)。创业是创业者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不管他是独立的个体还是属于一个组织,并且这一过程与创业者当时能够控制的资源没有直接关系(史蒂文森,1999)。个人的创业决策是由两部分背景决定的即创业意识与创业潜能,创业意识则受国家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教学方式等因素影响,而创业潜能则是受到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影响(Bertrand,2001)。国外有大量文献研究如何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如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改革、弹性学分制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改革等等,但有关如何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却并不多见。

(二)国内研究现状

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叶平,1999)。创新能力是人类的创造性智力与创新性品质的有效融合和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鲁保富,2008)。創业能力的培训是以创业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随后经历了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发韧期”、增加实践能力的“发展期”和注重培养开拓精神的“成熟期”(陈茉,2006)。大学生创业是一条贯穿校内外的生态链,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服务大学生创业(郑文范,2014)。综上所述,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问题的研究较少,没有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研究。可见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系统,还处于摸索阶段。

三、研究假设

第一,为了计算的复杂度不会太高,我们将确定10余项指标,假定这些指标比较完备。为了确定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采用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确定各评价指标,选取的主要是政府、企业、行业、高校等的专家、辅导员、任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选择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指标,确定具体的10余项指标。

第二,相对重要性比较度如下假定。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某一因素,选取各行业的专家、教师及学生对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重要性程度按1-9 赋值。通过对两两比较结果的汇总分析,构造判断矩阵。

四、研究内容探析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评价目标有关的因素分解成目标层(Z)、准则层(X)、指标层(Y)等层次。目前已在X层建立4项准则: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知识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非智力因素;而每项准则下包含哪些具体指标还有待深入研究。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在第一步基础上,对各指标之间进行两两对比之后,然后按n分位(根据指标个数而定)比率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依次构造出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A。

其中A为判别矩阵,aij要素i与要素j重要性比较结果,并且有如下关系:aij =1/aji。aij有n种取值,分别为1/n,1/ n-2,1/ n-4 ... 1/1, ... n-2/1,n/1,分别表示i要素对于j要素的重要程度由轻到重。

3.针对某一个标准,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邀请专家对指标变量的重要性进行评价,采取专家函询的方式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重要性比较采取1—9标度法并逐一算出各几何平均值。几何平均法(根法)如下:(1)计算矩阵A各行各个元素的乘积,得到一个n行一列的矩阵B;(2)计算矩阵每个元素的n次方根得到矩阵C;(3)对矩阵C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矩阵D;(4)该矩阵D即为所求权重向量。

4.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各专家对问题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我们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当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时,我们获得的各指标权重才有效。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单层次权重。算出各判断矩阵的λmax和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W。(2)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一致性比例CR,CI=(λmax-n)/(n-1),CR=CI/RI,其中RI(Random index) 为平均一致性指标,可以查表获得,n是列入比较的元素个数。在2015~2016级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评价和后续跟踪,对“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总结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何云景.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3]郭庆龙.天津市政府促进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基金项目:2016年度重庆市教育规划办重点项目“双创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6-GX-047)。

作者简介:范远江(1963—),男,重庆忠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袁淑清(1967—),女,重庆忠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独立学院技能型人才技能训练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AI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
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建立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