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发挥旅游选修课育德功能
2018-05-26施晖
摘要:《阅读与旅行》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门“历史与文化”板块的大学生通识教育选修课,自2015年开设以来,广受学生好评。本文就该课程如何在选修课有限的授课时间空间内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育德功能作了介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传授给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阅读与旅行;大学生;价值导向
在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建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积极引导专业课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配置优质师资,注重课堂互动,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除开设“人文中国”系列课程外,学校在2017年确定了16门课程为“2017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项目”,笔者主持的通识教育选修课《阅读与旅行》就是其中一门课程 。在该课程中,教师努力探索本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融入点,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目标、策略和方法,将思政育人育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传授给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与效果,增强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简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与旅行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阅读是一种旅行,徜徉书海,可以在想象力中旅行。旅行是一种阅读,在广阔天地中丰富人生经历、阅历、游历。阅读与旅行是万众的权利,阅读和旅行也都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收获不一样的效果。本课程试图从艺术欣赏、人文熏陶、价值引领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涵养和综合素养。有效增长学生课外阅读量,丰富和开拓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解决“如何上路”“在路上”以及“旅途归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从2015年开设以来,虽然每学期只有16课时,1个学分,却广受学生好评。连续三年的学生评教得分为4.87、4.89、4.88 ;2017年1月,上海观察以“不点名、没教材,他把《阅读与旅行》上成了一座难求的爆款课”对本课程进行了综合报道。
(二)人才培养目标
对大学生尤其是商科院校的大学生开设此门课程,旨在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文化涵养和综合素养。作为一门“历史与文化”板块的通识教育课程,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自身的了解,尤为重要。因此该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一是有效增长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与旅行》,首先要做适当的阅读,没有阅读,何谈旅行?二是要让学生掌握在旅行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三是通过比较切实增进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实施
(一)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1.教学内容
《阅读与旅行》每学期共8次课程,含1次随堂课考试。2017年的7次课程分别为“绪论”“西藏专题”“印度专题”“台湾专题”“上海专题”“欧洲专题”和“埃及(中东)专题”。
首先,这些主题的确立都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所展示的课件图片、视频全部为教师亲身探访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有学生表示:“这门选修课与其他课程比較与众不同的是,其他老师一般上课时用教材或是大量学术性的PPT来授课,而施老师的课上却是给我们同学播放一张一张老师亲自到各地旅行拍摄的照片,还有视频。虽然只是以简单的照片来授课,但我觉得这样反而能捕获众多同学的心,因为这是老师亲自到各地拍下的、记录下的瞬间,而不是随便通过网上一搜得来的,这种方式老师自己讲述也比较亲切……”
其次,在拉近与同学的距离的同时,教师选择从旅游学的视角来探讨敏感的“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中印边境争端”“阿拉伯之春”,可谓独辟蹊径,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得到学生的理解认可,并引发他们的深刻思考。课程始终贯彻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导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再次,教师在课程中推荐了大量的课外阅读读物。仅以“印度专题”为例,就推荐了《窥视印度》、《印度与中国》、《大唐西域记》、《万里无云》、《印度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度史》(东方出版中心)、《印度》Lonely Planet(中文版)、《犍陀罗》、《巴尔蒂斯坦(小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藏传佛教绘画史》、《佛陀》(三联书店)、《佛陀》(手冢治虫漫画)、《印度三部曲》、《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和泰戈尔的诗等多达15种书籍。
最后,每个单元的课程中,教师还增加了实用主义的Tips信息,例如怎样购买廉价机票、如何预订Hotel和海外火车票、如何设计串联旅游线路等,极大地丰富了课程的趣味性。在接地气的同时,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格局和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格塑造。
2.教学设计
每个单元课程实际由三方面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一是主题讲授,约占30%的时间;二是作品欣赏,约占30%的时间;三是思考、讨论和赏析,约占40%的时间。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教师的经验引导,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衍生读物进行分享和讨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形成跨文化、跨学科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认识旅游背后的文化传播的意义。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通过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阅读中的旅行元素,以及旅行中值得品味的阅读的细节,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次课程开始时教师会安排1—2名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展示的同学由上一堂课点名环节中“抽奖”产生,提前告知下节课的课程主题,由学生准备相应的“报告”——这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来源,普遍得到其重视。通常情况下,“课前演讲”能较好地结合教师所要讲授的专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极大地增进了学生选修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创新组织形式
2017年教师在课程组织形式有所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首堂课就建立了班级微信群,教师与82名选修课学生建立了微信群的联系。此举优势明显——方便课程通知和提示,增进教师与学生课外联系,符合新媒体时代的沟通机制,极大提升了无论何时何地的工作便利性。预习和复习的话题,教师可以直接在微信群中进行通知。对课程有所帮助的微信推文和辅助读物也可以第一时间推送给学生。并且作为一个长期有效的联络机制,在课程结束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微信群依然有效并持续发挥作用,这种亦师亦友的存在方式,可以继续解决学生在阅读与旅行方面的诸多困惑。
二是引入第三方参与课堂讨论。在课程重点和难点“印度专题”上,教师特别邀请我校国际交流学院的孟加拉籍留学生邵华作为“特别观察员”和嘉宾的身份来到课堂上与同学开展了激烈的讨论互动。中国学生在课前展示中暴露的诸多有关印度认识的偏见和误解,被熟悉印度文化,与印度有紧密地缘政治联系的孟加拉籍留学生一一指出。这对加深同学们对“中印问题”的客观理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留学生邵华像一面镜子似的反映出当下中国大学生的普遍问题和思考中的薄弱环节,这为教师在课程中适时地推进育德育人工作提供了施展空间。
三是改进了平时成绩的获取方式,以及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过去选修课老师常以点名签到的方式保障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并以此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的衡量手段。2017年《阅读与旅行》课程改变了这种方式,除规定缺课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得参加考试外,对出勤率与平时成绩的挂钩并不做特别强调。相反,本课程重视课堂展示的演示质量,以及社会调查形成的旅游线路设计报告,将它们的综合成绩计入总评的30%。因此,学生对课堂展示和课外作业是否认真对待,完成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其最后的学科总成绩。
(二)课堂展示与课外作业
1.课堂展示
共有13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了课堂展示,占班级总人数的15%。教师充分调动演讲学生的积极性,提前划定演讲范围、提供相关阅读资料、探讨课程内在联系。所有参与演讲的同学均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了展示。教师一般不打断同学们的演讲,而在其演讲结束后进行针对性的补充提问和点评。通过课前演讲,一方面,同学们预习了课程的相关内容,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同学们也在演讲中给出了其关心的话题和想要弄明白的问题,让教师之后的授课更有针对性和导向性。
2.课外作业
如上所述,以社会调查为切入点的旅游线路设计是课外作业的重点。教师要求同学在7周的时间内完成“上海旅游策划方案”(“一日游线路”或“三日内游览线路”)——在一定的阅读背景支持下,实地考察,形成完整的策划方案,字数不少于800字。从学生提交的课外作业看,既有另辟蹊径的冷门旅游线路开发,也有重温“红色之旅”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刻体会。教师对所有策划方案进行了认真批改,并选取4位同学的精彩设计予以了奖励。4篇最优策划方案分别为:
施 为(1601056) 《回到思南——上海旧法租界思南路一日游行程规划》
彭沁豫(1655062) 《海派文化与文艺情怀的交融与碰撞》
许晓静(1663030) 《“昨日重现”——带你寻访名人志士的上海足迹》
顾馨文(1667176) 《Take me to Shanghai——从罗曼蒂克消亡史和旧上海说开去》
(三)考试方式
选修课《阅读与旅行》采用开卷随堂考方式,在90分钟内完成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的撰写。要求从以下选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论述分析,题目自拟。
(1)选择一本有关印度的书籍,说明推荐理由,并论证书中的某一观点。
(2)《阅读与旅行》课程中有何新鲜的观点对你有所启发?试论述之。
(3)《旅行的艺术》指出:“《前往新大陆赤道地带的旅行》和《我的卧室之旅》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旅行方式。第一种旅行要求有十匹骡子,三十件行李,四个翻译员,一只经纬仪……西班牙国王写的介绍信和一把枪。第二种旅行,则需要一套粉红色和蓝色相间的睡衣。”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旅行,请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和阅读体验,举例论证说明。
此次考试尤为侧重学生平时听课质量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可以说,没有读过至少一本课外读物,是很难较好完成三题中的任一道论述题的。此外,考题本身也考察了商科学生在阅读审题、逻辑推理、深度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本班级学生82人,实际参与考试81人。三道题目选择的人数分别是29人、26人和26人,相对均等。考题难度适中。选题1的考生人数29人,其中90分及以上4人,85-89分7人,80-84分9人,80分以下9人;选题2的考生人数26人,其中90分以上9人,85-89分10人,80-84分4人,80分以下3人;选题3的考生人数26人,其中90分以上6人,85-89分9人,80-84分9人,80分以下2人。考分结果呈正态分布。
三、成效与思考
(一)教师收获
经过有意识的设计,课程思政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既丰富了课程内容,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教师本人首先加强了大量的阅读和比较阅读。思考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加强优秀读物的阅读和推广。在参考书目的遴选上,重点选择中华经典读物或中华传统文化的书籍。如《大唐西域记》《藏传佛教绘画史》以及葛剑雄《统一与分裂》的推荐就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反响。
最直接的收获是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完成了《阅读与旅行——身体和灵魂诗意地栖居》一书的写作。该书作为课程思政的成果之一即将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书籍中的大量案例即来源于教师近三年来课堂上分析所涉的教学案例和所思所想。在该著作的统稿过程中,教师也将书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之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受学校工商管理学院学业发展中心邀请,将课程衍生话題作“印度电影与印度文化”的讲座,辐射效应显著。
(二)学生感悟
从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显著增长。如选择完成第一道论述题(读一本有关印度的书籍)的反馈来看,16人阅读了《窥视印度》、2人阅读了《万里无云》、2人阅读了《印度三部曲》、2人阅读了《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1人阅读了《大唐西域记》、1人阅读了《七座圣城与神话》、1人阅读了《薄伽梵歌》,还有4人研读了泰戈尔的诗。
有同学表示如果不选修了该课程,几乎肯定不会阅读相关的一些课外读物。
有同学表示:“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体会到在旅行中阅读和在阅读中旅行,两者同等重要,而比两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思考。”
有同学在论述题中写到,“阅读决定旅行的深度。”
有同学在考卷上写道:“卧室之旅理念,不仅仅适用于我们在熟悉的地方旅行,也适用于远游……应该像梅伊斯特一样,以一个完全陌生的眼光看待旅行,忘记名胜古迹,忘记网红景点,抛弃大包小包的行李,尽量融入新的陌生的地方,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在枯燥无聊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旅行的乐趣,在陌生的地方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这才是旅行的艺术。”
从课程实际效果来看,每堂专题讲授课后,都有学生留在教室与教师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时间最长的一次,教师解惑答疑的时间超过了一个小时。在该选修课结束之后,班级微信群仍然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热度,不少学生仍通过微信的方式与教师联系,咨询有关阅读与旅行的问题,特别是探讨国内旅游和基于深度阅读后的目的地开发呈明显上升趋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稳步提升。教师则继续获得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辐射到课程之外的机会。
这表明,不断升级的旅游选修课《阅读与旅行》不仅可以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格局,也可以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相长的认知层面达到理想的“双赢”结果。
参考文献:
[1]《思想理论教育》2016增刊
[2]《对外经贸教育研究》2017.1
作者简介:施晖(1983—),男,汉族,上海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