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库全书总目》《虎钤经》提要许洞入中条山本事考

2018-05-26管静萍

卷宗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条山四库全书总目

摘 要:清永瑢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一书在中国古典文献研究史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其卷帙浩逸及编订工作年代技术的欠缺,难免讹误丛出。笔者对书中《虎钤经》一书提要所涉许洞入中条山一事存疑,试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虎钤经》、许洞、中条山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九子部第九兵家类收北宋许洞《虎钤经》二十卷,提要简单介绍了是书作者许洞个人事迹,摘录《四库全书总目》原文:

《虎钤经》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许洞撰,洞,字渊夫,吴兴人。登咸平三年进士,为雄武军推官,免归,寻召试中书,改乌江县簿。坐事变姓名,隐中条山。

关于是书写就时间、免归时间等问题,前人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李裕民《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都作了讨论。

但“坐事变姓名,隐中条山”一句皆为大家所忽略。余读相关书籍发现,提要此句所述与许洞生平不符,当为许洞友潘阆事。就许洞是否入中条山一事,笔者试做论证。

一、许洞其人

范成大撰《吴郡志》卷二十五“人物”条有许洞事:

许洞,字洞天,吴县人……咸平三年,第进士。为雄武军推官,诣府白事,有倅踞坐不起,即移书责知州马知节。知节怒劾之,除名归吴……景德中,献所撰《虎钤经》,应筹策科,报罢。封太山,祀汾阴,献《三大礼赋》。卒於乌江主簿。

《宋史》许洞亦有传,卷四百四十一列传第三百文苑一载:

许洞字洞天,苏州吴县人……咸平三年进士,解褐雄武军推官。尝诣府白事,有卒踞坐不起,即杖之。时马知节知州,洞又移书责知节,知节怒其狂狷不逊,会洞辄用公钱,奏除名。归吴中数年,日以酣饮为事……景德二年,献所撰《虎钤经》二十卷,应洞识韬略、运筹决胜科,以负谴报罢,就除均州参军。大中祥符四年,祀汾阴,献《三盛礼赋》,召试中书,改乌江县主簿。卒,年四十二。

地方志与正史所记述的许洞生平并无出入。综观二书,许洞文武皆有涉猎,进士及第入仕途,被除名后因献著述再入仕途,壮年时卒于乌江主簿任上。

其仕途所遇坎坷有二:一是触怒马知节后被马知节弹劾,除名归吴,与 “坐事变姓名,隐中条山”无关;二是景德二年献《虎钤经》应洞时韬略、运筹决胜科时“负遣报罢”,《宋史》虽未交代负遣缘由,但许仍就除均州参军一职,未归隐。

另,明代柯维骐所著《宋史新编》亦收许洞事,所言与《吴郡志》、《宋史》并无相悖,兹以参考。众书皆未提及许洞参与政治斗争的信息,遑论因政治纠纷被牵连需要改变姓名归隐。

二、许洞是否入中条山

当今可查资料中,许洞与中条山产生关联皆与潘阆有关。其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最早记载潘阆事并提及许洞,卷二十五载:

潘阆字逍遥,咸平间有诗名,与钱易、许洞为友……后坐卢多逊党,亡命,捕迹甚急。阆乃变姓名,僧服入中条山。许洞密赠之诗。

此外,还有北宋彭乘《墨客挥犀》、南宋龚明之《中吴纪闻》等亦有记载,所述内容与沈括文相近。所以,潘阆坐事是许洞与中条山产生关联的前提,那么其時许洞有未因事归隐中条山,试展开说明。

潘阆其人,学者王兆鹏有《北宋隐士词人潘阆生平考索》一文:

潘阆入中条山,应是中晚年之事……大致确定的是,潘阆因卷入秦王赵廷美的宫廷血案,曾遭拘捕,后逃脱。至于逃往何处藏身,难以考实。

潘阆涉“卢多逊党”一案逃往何地无从考证,但入中条山应是在中晚年。而据王文,潘阆1010年卒于泗州参军任上,唯1004—1009年间踪迹不详,其入中条山事或发生于此时间段内。从许洞事迹年表来看,这个时间段许洞不可能隐中条山。

《全宋文》收许洞文两篇,作于1004年的《虎钤经序》行文曰:

其书年就于吴郡凤凰里。臣洞顿首谨序。

1004年,许洞在家乡吴郡著书,未被外事所累。而据《宋史》,翌年即1005年,许洞献此著述应武举特科,就除均州参军。之后事迹《宋史》虽未详细交代,但有:

大中祥符四年,祀汾阴,献《三盛礼赋》,召试中书,改乌江县主簿。

一句,“改”字说明许洞直接从均州参军改任乌江主簿,未有其他变故。

大中祥符四年为1012年,说明1005年至1012年,他一直为均州参军在任状态。而潘阆卒于1010年,所以1004—1010年期间,许洞并未被潘阆隐中条山事牵连归隐,即许洞在1004年—1012年间未“坐事变姓名,隐中条山”。另外,根据前文所引范成大《吴郡志》记载,许洞最终卒于乌江主簿任上。

综合以上,史书、地方志与文人笔记俱不见许洞归隐事,许洞因好友潘阆归隐中条山而密赠诗产生的归隐中条山的可能性被彻底否定。笔者认为,《四库全书总目》《虎钤经》一书提要所谓许洞“坐事变姓名,隐中条山”一句并不符合许洞生平事实,应当删去。

参考文献

[1](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6月版

[2]胡玉缙著,王欣夫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1月版

[3]李裕民著,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9月版

[4](宋)沈括撰,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11月版

[5](宋)龚明之撰,孙菊园校点,中吴纪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6](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

[7](宋)彭乘撰,墨客挥犀[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8](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9](明)柯维骐撰,宋史新编[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4年11月版

[10](宋)释文莹撰,湘山野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11](宋)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版

[12](宋)王明清撰,挥麈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13](宋)俞德邻撰,佩韦斋辑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4](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5]四川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七)[M].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3月版

[16](宋)范成大撰,陆振从校点,吴郡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17]王兆鹏,北宋隐士词人潘阆生平考索[J].文史哲,2006(05).

[18]胡道静,沈括军事思想探源——论沈括与其舅父许洞的师承关系[J].社会科学,1980(06)

注释

1.《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九,《虎钤经》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第838页中。

2.(宋)范成大撰,陆振从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363—364页。

3.(元)脱脱等撰《宋史》卷第四四一列传第三百,中华书局,1977年第1版,第37册第13044页。

4.(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中华书局,2015年11月第1版,第243页。

5.王兆鹏《北宋隐士词人潘阆生平考索》,文史哲,2006年第5期,第91页。

6.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七册,巴蜀书社,1990年3月第1版,第331页。

7.(元)脱脱等撰《宋史》卷第四四一列传第三百,中华书局,1977年第1版,第37册第13044页。

作者简介

管静萍(1992-),女,河南信阳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

猜你喜欢

中条山四库全书总目
中条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和枯落物的水文性能分析
中条山栎类林分经营措施建议
《四库全书总目》与音乐文献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辨析三则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差异
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