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探究

2018-05-24杨丽琼施宏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额纹面瘫面神经

杨丽琼,施宏伟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云南 昆明 650000)

周围性面瘫又叫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该病多发生于患者的一侧面部。该病患者可出现口角歪斜、流涎、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味觉丧失、唾液减少及患侧乳突处疼痛等症状[1]。电针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起的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临床研究表明,与单独用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相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该病的效果更佳。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9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经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周围性面瘫。2)存在口角歪斜、流涎、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等症状。3)未合并有皮肤病或其他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4)自愿参与本研究。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在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有21例(占43.75%)和27例(占56.25%);其年龄在22~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3±5.75)岁;其病程为1~3个月,平均病程为(1.72±0.43)个月;其中,一侧面部发生面瘫的患者有43例(占89.58%),双侧面部发生面瘫的患者有5例(占10.42%)。在观察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有22例(占45.83%)和26例(占54.17%);其年龄在21~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3±5.39)岁;其病程为1~4个月,平均病程为(1.95±0.57)个月;其中,一侧面部发生面瘫的患者有44例(占91.67%),双侧面部发生面瘫的患者有4例(占8.3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电针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1)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用低频脉冲针灸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其耐受度设置治疗仪的电流。对患者的翳风穴、太阳穴、丝竹空穴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将低频脉冲针灸治疗仪的圆形电极片贴在其上述穴位上,通电后对其进行电刺激治疗。每天治疗2次,每次治疗的时间为20 min,连续治疗1个月。2)电针疗法。在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后30 min,用电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的地仓穴、迎香穴、牵正穴、翳风穴、攒竹穴、丝竹空穴、颧髎穴与太阳穴进行常规消毒,用规格为0.25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毫针对其上述穴位进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进针,进针的深度为0.5~1.0寸。得气后,将毫针的尾端与脉冲针灸治疗仪相连接,用疏密波对其进行治疗。每天治疗2次,每次治疗的时间为30 min,连续治疗1个月。用电针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电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时间与观察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治疗15 天后及治疗1个月后其面神经的功能。用HBN量表评价两组患者面神经的功能。此量表的总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面神经的功能越佳。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经治疗,患者口角歪斜、流涎、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等症状基本消失,其面神经功能的评分较治疗前提高25分以上。有效:经治疗,患者口角歪斜、流涎、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等症状有所减轻,其面神经功能的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0~25分。无效:经治疗,患者口角歪斜、流涎、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等症状未减轻,其面神经功能的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及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5 天后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 48 43.05±12.30 58.77±17.73 87.96±12.48对照组 48 41.87±11.91 52.35±20.97 75.81±17.66 t值 1.684 2.562 5.245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无效、有效和显效的患者分别有3例(占6.25%)、26例(占54.17%)和19例(占39.58%),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在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无效、有效和显效的患者分别有9例(占18.25%)、25例(占52.08%)和14例(占29.17%),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因受寒、感染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导致其面神经发生缺血、水肿,使其面神经受到压迫,进而导致其出现口角歪斜、流涎、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等一系列的症状[2-3]。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或局部热敷疗法等治疗该病,但效果一般。近年来,临床上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实践证实,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能疏通患者面部的经络,减轻其面神经缺血、水肿的症状,从而可有效地改善其面神经的功能。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面神经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石安碧.毫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的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6):129-131.

[2]张瑞英,苏静,窦峰诠.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靶控输注技术在乳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中医,2015,35(9):2259-2261.

[3]杨洋,陈晓洁,汪永坚.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乳腺癌化疗期便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1):1070-1071.

猜你喜欢

额纹面瘫面神经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深夜的病房
白色的海
白色的海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额纹除皱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额部皮肤油脂分泌的影响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