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发生消化道穿孔的肿瘤样息肉患者进行缝合护理配合的效果观察

2018-05-24如仙古丽买买提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尼龙绳穿孔息肉

如仙古丽·买买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近年来,随着消化道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对消化道肿瘤样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但是,部分此类患者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过程中,易发生消化道穿孔的情况。对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发生消化道穿孔的患者需及时进行穿孔缝合,以免导致其手术失败。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消化道肿瘤样息肉患者施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所致的消化道穿孔进行缝合的效果,笔者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施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发生消化道穿孔的57例肿瘤样息肉患者均进行穿孔缝合护理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施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发生消化道穿孔的114例肿瘤样息肉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均符合消化道肿瘤样息肉的诊断标准和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指征。2)患者均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发生消化道穿孔的情况。3)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在近期内服用过抗凝药的患者。2)合并有凝血障碍性疾病的患者。3)存在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114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配合组,每组各有57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57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32例;其年龄为17~81岁,平均年龄为(52.2±10.6)岁;其中胃间质瘤样息肉患者有20例,异位胰腺瘤样息肉患者有12例,胃粘膜瘤样息肉患者有7例,肠巨大息肉患者有5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样息肉患者有9例,胃巨大息肉患者有2例,食管平滑肌瘤样息肉患者有2例;其中进行胃部手术的患者有40例,进行大肠手术的患者有13例,进行食管手术的患者有2例,进行十二指肠手术的患者有2例。在护理配合组的57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31例;其年龄为16~81岁,平均年龄为(51.3±10.4)岁;其中胃间质瘤样息肉患者有19例,异位胰腺瘤样息肉患者有13例,胃粘膜瘤样息肉患者有6例,肠巨大息肉患者有6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样息肉患者有7例,胃巨大息肉患者有4例,食管平滑肌瘤样息肉患者有2例;其中进行胃部手术的患者有41例,进行大肠手术的患者有14例,进行食管手术的患者有1例,进行十二指肠手术的患者有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穿孔的消化道均进行荷包缝合及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协助患者进行术前的相关检查,并告知其术前需禁食禁饮。2)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情况。3)对患者进行术后饮食指导,并告知其术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在此基础上,对护理配合组患者进行缝合护理配合。具体的方法是:1)在进行缝合前,由护理人员对结扎缝合器进行检查与安装。安装结扎缝合器的尼龙绳,检查结扎缝合器螺旋鞘管的先端是否发生变形或错位、外鞘管是否发生凹陷或过度弯曲等。推动操作丝,确定结扎缝合器的挂钩是否顺畅。在确定手柄无裂缝后,将手柄与结扎缝合器连接起来,然后旋转手柄的固定环,直到看到红色的标记[1]。顺时针旋转锁定结扎缝合器的旋钮,以便固定操作丝的接头。来回推动结扎缝合器的滑动把手,以检查鞘管与手柄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将结扎缝合器外鞘管的接头拉到头,并从外鞘管中伸出螺旋鞘管,再向前推动滑动把手,以便将挂钩从螺旋管中伸出,用挂钩连接尼龙绳的连接环后,收回螺旋鞘管的连接环。2)护理人员协助手术操作者用异物钳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将结扎缝合器送入患者发生穿孔的消化道管腔内。部分张开结扎缝合器的尼龙绳,用异物钳夹住尼龙绳后送入内镜活检孔道中。在进行此项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提醒手术操作者不要将异物钳露出来,以免损伤患者的消化道黏膜。手术操作者在将尼龙绳插入到患者发生穿孔的部位后松开异物钳,由护理人员调节尼龙绳的位置,以使尼龙绳处于其穿孔创面的中央位置。3)手术操作者用异物钳将4~6个钛夹送入到患者消化道的穿孔处,用第一个钛夹在其穿孔创面远端的正常黏膜组织上夹住尼龙圈的远端,然后用剩余的钛夹在其穿孔创面周围的正常黏膜上进行等距离的环状固定。护理人员向前推动尼龙绳的外套管,对尼龙绳进行预收。手术操作者通过内镜观察患者消化道穿孔创面的套扎效果。在确定患者消化道穿孔的创面达到理想的缝合效果后,护理人员收紧尼龙绳,然后匀速将尼龙绳回拉至外鞘管。在收紧尼龙绳的过程中,手术操作者应观察尼龙绳的套扎效果[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缝合的用时、住院的时间及其再次穿孔、创面出血和中途转为开腹手术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缝合的用时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护理配合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缝合的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缝合的用时和住院时间的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缝合的用时和住院时间的比较(±s )

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进行手术缝合的用时(min) 住院的时间(d)护理配合组 57 60.3±10.2 5.5±1.6*常规护理组 57 63.4±10.3 7.9±1.5

2.2 两组患者再次穿孔、创面出血和中途转为开腹手术发生率的比较

护理配合组患者再次穿孔、创面出血和中途转为开腹手术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再次穿孔、创面出血和中途转为开腹手术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具有可一次性切除较大的病变组织、剥离下来的组织能够提供完整的病理学信息、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等特点。术中发生消化道穿孔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肿瘤样息肉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对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发生消化道穿孔的肿瘤样息肉患者需及时进行穿孔缝合处理。这样做可避免其发生严重的气腹、纵膈气肿、腹膜后气肿及腹膜炎等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施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发生消化道穿孔的肿瘤样息肉患者进行缝合护理配合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治疗的时间,减少其发生再次穿孔、创面出血、中途转为开腹手术的几率。

参考文献

[1]董海燕,王玉龙,贾欣永,等.超声小探头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胃肠道类癌效果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5):380-381.

[2]毕淑娟,任庆玲,孙宁.内镜下钛夹联合尼龙绳治疗医源性肠穿孔员例[J].护理研究,2011,25(12):3209-3210.

猜你喜欢

尼龙绳穿孔息肉
“带刻度”尼龙绳装置在肠道带蒂息肉尼龙绳套扎术中的应用价值
白兆芝治疗胃息肉经验
尼龙绳装置艺术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单钳道内镜下荷包缝合术在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绽放的精灵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