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沙市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分析
2018-05-24黄邵玲金若刚许旭丹官玉红李继猛
黄邵玲 金若刚 许旭丹 官玉红 李继猛
随着现代工业产业的发展,噪声已成为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2005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噪声性耳聋在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高达21%;我国目前有超过l 000万从业人员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其中有数百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1]。研究表明2010—2014年我国职业性噪声聋逐年增加,呈现增长趋势[2],我市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也已成为除尘肺之外最主要的职业病[3-4]。本文重点对2016年长沙市噪声作业在岗期间人员开展监测,通过对长沙市职业噪声接触对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伤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于预防、控制噪声引起的职业性危害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噪声生产环境监测结果由长沙市具备资质的疾控中心提供,噪声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资料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获取。
1.2 方法
根据长沙市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对噪声作业人员开展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按用人单位特征(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工龄)6个维度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把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作为高频听力损伤。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噪声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总体和生产环境噪声监测情况
2016年长沙市上报在岗期间接触噪声并进行了纯音听阈测试的劳动者共16 220例,发现疑似噪声聋60例(0.36%),职业禁忌证151例(0.91%),其中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为1 784例(高频听力损伤率11.0%),发现职业性噪声聋24例(0.14%)。共收集噪声强度监测企业189家,实测点数为2 156个,超标点数475个,超标率为23.03%。
2.2 不同工龄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我市2016年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工龄在0~3年人数最多(8 768例,4.06%),其次为4~6年(22.53%);工龄0~3年高频听力损伤率最低(8.69%),15~19年和20~24年的高频听力损伤率较高,分别为18.81%和19.50%;工龄在0~24年,经趋势χ2检验,P<0.05,表明随着工龄增加高频听力损伤率呈现上升趋势;工龄≥25年的劳动者的高频听力损失率为12.06%。
2.3 不同年龄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2016年度,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三个年龄段20~29岁(32.96%)、30~39岁(34.65%)、40~49岁(24.39%);劳动者高频听力损伤随着年龄增加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岁(1.27%)、20~29岁(5.57%)、30~39岁(10.09%)、40~49岁(17.2%)、50~59岁(19.2%)、60~65岁(20.6%),其中以40岁以上的劳动者高频听力损伤率较高
2.4 不同性别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2016年噪声作业男性13 216例(81.48%);女性3 004例(18.52%)。1 784例异常检出人中男性1 603例,高频听力损伤率12.13%;女性181例,高频听力损伤率6.03%,噪声作业高频听力损失以男性职工为主。
2.5 不同行业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2016年我市噪声作业分布于130个行业,其中高频听力损伤以金属制品业最高22.34%,其次为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制品制造、汽车制造和设备制造业,具体见表1。
2.6 不同企业规模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2016年我市噪声作业人群主要分布于大型企业,占总人数的50.3%,高频听力损伤率以中型企业最高15.67%,其次为微型企业14.29%,大型和小型分别为9.09%和9.22%。
2.7 不同经济类型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表1 2016年噪声作业双耳高频平均听阈结果行业分布
2016年我市噪声作业人群主要分布于私有经济企业,占总人数的64.25%(10 422/16 220),其中高频听力损伤也以私有经济企业最高(12.90%),其次为港澳台经济(10.53%),国有经济、外商经济、集体经济分别为9.38%、6.34%和0.73%。
3 讨论
生产性噪声是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长期接触在噪声环境下工作而没有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主要体现在听觉系统,除此之外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精神心理等都可能产生危害。国内的多篇研究表明[3-5],噪声已逐渐成为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我市近年来工程机械等制造业迅速发展,噪声已成为我市工业企业生产环境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并且近年来职业性噪声聋也相对增多[3-4],因此控制职业性噪声危害刻不容缓。
通过本次长沙市重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调查,发现噪声行业分布广,接触人数多,危害程度大;发现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大,高频损伤人数逐渐增加;男性噪声作业人员损伤率高于女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噪声作业人员中同时男性多从事噪声强度较大、作业条件较差的工作有关;经济类型中以私有经济中异常率最高,可能与私有企业噪声强度高、劳动者流动性大、意识不高等有关;大型企业的劳动者高频损伤率最低、中型企业的最高,与大型企业更加注重职工和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中型噪声强度大、人员流动大等原因有关。
噪声接触强度、噪声接触工龄是影响听力损失的发生主要原因,工龄0~24年以内,劳动者高频听力损伤情况随着工龄增加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与闫芳娟等[6-7]报道的基本一致。劳动者工作过程中接触噪声的时间越长,噪声对于机体的累积危害效应就越明显,此时若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或没有及时脱离噪声岗位,则随着接噪时间的延长,劳动者发生职业性噪声损害率更大、更严重。从行业分布看高频损伤率以金属制品、加工、汽车制造和设备制造较高,这些都属于高噪声行业,与噪声强度大、接触时间长、用人单位对噪声的防控措施不力、重视程度不够等有关。
长沙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频听力损失率较高11.00%,高于石家庄市8.52%[7],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因此,应加强我市噪声行业的噪声治理与劳动者的保护。企业应发挥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如采取消声、减震、隔声等技术措施降低噪声水平,减少劳动者对高噪声环境的暴露;定期开展职业性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患者,应及早调换岗位; 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提高劳动者的个人防护意识,正确佩戴护听器,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7-8]。在企业、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机构和监管部门互相参与、互相理解和互相促进的职业卫生综合防治模式下,才能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噪声对劳动者健康损害,更好的保障劳动者健康。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通过收集全面的数据或者采用抽样调查开展企业噪声专项调查工作等来进一步掌握和控制长沙市噪声行业的职业危害情况。
[1] 贾光.中国职业病现状[J]. 现代职业安全,2015,15(11):106-107.
[2] 钟学飘,朱志良,马争,等. 2005-2013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J].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7):858-859.
[3] 金若刚,王艳,李辉霞. 2006-2012长沙市职业病诊断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02-704.
[4] 金若刚,黄邵玲,罗磊,等. 长沙市2013-2015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J]. 实用预防医学,2017,24(8):977-979.
[5] 王欣,曾强,唐慧晶,等.2006-2015 年天津市职业性噪声聋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8(2):38-41.
[6] 闫芳娟,陈影,傅惠平,等.职业性噪声对接触人群听力影响的4 年随访 [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6,44(4):253-255.
[7] 杨秀英,赵丹萍. 2015年石家庄市藁城区噪声作业人员专项检查结果 [J]. 职业与健康,2017,33(13):1750-1753.
[8] 刘静,曾强,李梅莉,等. 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8(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