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2018-05-23陈致富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章节考点导图

陈致富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还可以作为一种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路径最优化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另外,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了同一内容后,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思维可视化呈现不同,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以找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地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8203

高中地理新课改最明显的变化是加强了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考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而地理思维能力可分为从记忆到综合应用不等的层次,各层次的地理思维能力有不同的价值。新课改背景下,可以首先利用工具、联想把地理知识形象化贯穿在课堂中,其次寻找规律,建构知识网络,再次将地理思维过程可视化,从而最后达到最高层次思维路径多样化、最优化。在地理的教与学中,要做到这些,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可以实现。

思维导图(Mind Map)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布赞(Tony Buzan)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狀,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迹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1971年,这些成果被结集成书,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商业决策等领域。如今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在我国,思维导图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一、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章节知识体系

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新课,对于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性把握还不是很准,但是可以先构建一章一节的知识体系。

如学完湘教版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后,可用思维导图归纳如下: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内容相当的多,而且是自然地理最难的部分之一,牵涉到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圈层,新课改后高中地理将几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特别强调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对知识系统的把握,故特别需要理清楚本章节的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学习下一章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又至关重要。可如下图总结本章节知识点:

一般来说,善于学习的人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很强。要想在学习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就要学会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

思维导图强调系统化、网络化的思维模式,不但强调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更加注重考试命题时考点之间表现出来的更深层次的综合联系和逻辑关系。将知识联合起来的力量绝不是个体力量的简单叠加,而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这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完了高中阶段所有的新知识,而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强调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到了高三阶段不仅要掌握高一、高二阶段所应学会的用思维导图归纳、整理、构建章节知识体系,还要学会通过思维导图跨章节地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体系,既要会“大模块”整理,又要会“微专题”构建。如,对于“风”这一自然地理现象的总结:

二、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考点和考法

高中地理的学习对于一个有着明确的高考目标的学生来说,除了要知道“学了什么”,更应该清楚“要考什么”——即清楚考点。然而“考点”或者“考法”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再现,是对知识体系、大量练习题的高度、全面概括总结。以“地球运动” 为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只是一个知识点,但是该知识点的考查方法多样,甚至不下10种,可用思维导图“画出”考点、考法体系。

学生若能对每个知识点的考法加以总结、概括,结合掌握了的基础知识,就会对地理的学习和考试信心大增。

然而,有些学生可能对于地理知识体系烂熟于胸,倒背如流,有时候还是不能顺利解题。这又是为什么?思维品质还没上升到“有程序”“有策略”,选取“最优思维路径”的高度,往往知识和考题“搭不上钩”。

三、运用思维导图培养程序性思维,将思维可视化

实际上高中地理有很多的题就像数学、物理一样,是需要很多的“步骤”才能得到结果的,而往往很多学生对此认识不足。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做地理题时,没有“解题步骤”,即不讲究程序化解题,读完题,不动笔在草稿纸上画,只用脑想(而且很多也只是看上去在想),不落实用笔记下各个“步骤”就出来答案了,往往正确率很低。想要提高解题正确率,形成好的思维品质,在平常的训练中应用思维导图来解题不可或缺。下面以几道题为例进行说明。

例题1:读右边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长江流域一带进入梅雨季节

B.此时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C.此时西安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D.此时悉尼的昼最长、夜最短

(2)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月24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20分

C.3月22日3时20分

D.9月23日15时20分

本题解题思维导图如下:

故答案为(1)B、(2)A。

例题2:读下面的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下面两题。

(1)甲区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势C.大气环流D.洋流

(2)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本题解题思维导图如下:

四、小结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会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做到:

1.针对基础知识思维导图,查缺补漏,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使自己的知识框架变得完整、清晰。

2.通过考点思维导图的学习,对与这一考点有关的各种主要题型有一个清晰的掌握。找出哪一类题型自己还不熟悉,哪一个思维分支自己还没有深度挖掘。

3.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将所学过的所有经典方法、技能和规律总结进去,将所有的经典学习与思维导图的分支建立起联系,构建一个不易遗忘的最科学的知识框架。

4.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知识水平也有差异。通过查缺补漏,将所学的好方法和好习题归纳整理、对号入座,形成本人独有的思维密码,这一点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叶长春.培养思维能力的一项有效手段[J].中学语文,1991(Z1).

[2]张淑娴.地理课板图教学尝试[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0(2).

[3]王功玲.浅析思维导图教学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0(4).

[4]张艳霞.使用思维导图支持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5]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5).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章节考点导图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第6章 一次函数
集合考点例祈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