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元油水乳状液的制备及自然破乳规律研究

2018-05-22安会明张垒垒

石油化工应用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水乳状液静置

安会明,张垒垒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二元油水乳状液是原油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采出液状态[1]。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后期油水分离、原油输送有重要的影响[2,3]。目前乳状液破乳机理有相体积、定向楔、亲水亲油平衡值等多种理论解释,每种理论都能对若干破乳现象进行有效解释,但又不能全部解释[4]。前期从二元驱油剂的成分出发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5]。本文以一种油田常见的二元乳状液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外部扰动因素及含水量这一角度,进行室内制备并研究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及含水率对该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原料选用:大庆采油一厂脱水原油和煤油按照5:1比例配制成45℃条件下黏度为10 mPa·s的模拟油;室内配制矿化度3 700 mg/L的模拟水;2 500万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大庆采油一厂用的甜菜碱1号表面活性剂。

二元体系的配制:聚合物浓度1 500 mg/L,表面活性剂浓度3 000 mg/L搅拌均匀。

实验仪器:恒温箱、IKA T25数显型高速分散机、Brook黏度计、奥特BDS200生物倒置显微镜等。

1 不同剪切速率下的二元乳状液分水率变化

按照模拟油、二元体系体积比1:9配制二元乳状液(以下简称油水比)。在500 r/min、2 000 r/min、6 000 r/min、10 000 r/min、15 000 r/min、20 000 r/min 剪切速率条件下剪切5 min。45℃条件下静置相同时间研究分水率的差异(见图1)和分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见图2)。

图1和图2表明一定程度上随剪切速率的增加,相同静置时间内分水率下降,二元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当剪切速率大于10 000 r/min时,相同时间内分水率变化不大,稳定性基本一致。

一定程度上剪切速率越高,分散相越分散,油水界面膜越大[6],越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分布在界面膜上,使乳状液宏观表现更加稳定。但是二元乳状液分散相达到一定分散度时,有限量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不能维持原来的界面膜浓度,同时高剪切速率使聚合物分子链断裂明显[7],乳状液连续相的黏弹性降低,导致界面膜强度下降乳状液稳定性不能进一步增强。

2 不同剪切时间下的二元乳状液分水率变化

按照油水比1:9配制二元乳状液。在6 000 r/min剪切速率条件下分别剪切 2 min、4 min、6 min、8 min、10 min、15 min、20 min。45 ℃条件下静置相同时间研究分水率的差异(见图3)和分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见图 4)。

图1 不同剪切速率下静置3 h的乳状液效果图

图2 不同剪切速率下乳状液分水率随时间的变化

图3 不同剪切时间下静置3 h的乳状液效果图

图4 不同剪切时间下乳状液分水率随时间的变化

图3、图4表明一定程度上,随剪切时间的增加,相同时间内分水率下降,二元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当剪切时间大于10 min时,相同时间内分水率变化不大,稳定性基本一致。

一定范围内剪切时间越长,分散相越分散[8],油水界面膜越大,越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分布在界面膜上,使乳状液宏观表现更加稳定。恒定的剪切速率下形成相对恒定的乳状液界面能,宏观表现为该剪切速率下分散相达到最大分散程度。当分散程度达到最大值后,界面膜上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也达到最大值,乳状液稳定性不再随剪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3 不同含水率下的二元乳状液分水率变化

按照油水比 1:9、2:8、3:7、4:6、5:5、6:4、7:3 配制二元乳状液。在6 000 r/min剪切速率条件下剪切5 min。45℃条件下静置相同时间研究分水率的差异(见图5)和分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见图6)。

图5、图6表明一定程度上,随含水率的增加,相同时间内分水率上升,二元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当含水率在50%以下时,分水率大幅度下降。

根据相体积理论随着含油量的增加,二元乳状液由O/W型向W/O型转变[9,10]。相对于O/W型,W/O型乳状液中连续相油有较大的黏弹性,界面膜强度高,乳状液稳定性强。未发生转相之前,连续相水的黏弹性较低,分散相易聚集但短时间内不发生融合,从而表现出分水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

4 结论

(1)二元油水体系存在剪切速率临界值。大于临界值时二元乳状液稳定性基本不变;小于临界值时随剪切速率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增强。

(2)二元油水体系在任意剪切速率下存在乳状液的最大分散度。达到最大分散度之前随剪切时间的增加,二元乳状液稳定性增强;达到最大分散度后乳状液稳定性随剪切时间的增加不变。

图5 不同含水率下静置3 h的乳状液效果图

图6 不同含水率下乳状液分水率随时间的变化

(3)二元乳状液在O/W和W/O转相点附近稳定性变化较大。W/O乳状液较O/W乳状液稳定性强。对于O/W乳状液,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稳定性降低。

参考文献:

[1]冷俊,潘一,李东胜,李晓鸥.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J].当代化工,2014,43(8):1495-1497+1501.

[2]吴应湘,许晶禹.油水分离技术[J].力学进展,2015,45(6):179-216.

[3]郭振江.原油管道输送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和质量,2016,(7):94-96.

[4]陈锋,杨总.乳状液破乳方法综述[J].石油化工应用,2009,28(2):1-3.

[5]张垒垒,安会明.影响二元乳状液分水速度的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6,35(5):149-152.

[6]丁伟,杨珊珊,于涛,等.二元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4,35(1):35-37.

[7]张瑞,秦妮,彭林,等.注入速度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剪切后恢复性能的影响[J].石油学报,2013,34(1):122-127.

[8]夏立新,曹国英,陆世维,等.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和破乳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6):623-627.

[9]吴文祥,董雯婷,吴鹏.二元复合体系组分对乳状液类型及稳定性影响[J].当代化工,2015,44(12):2733-2735.

[10]侯军伟,芦志伟,焦秋菊,等.新疆油田复合驱过程中的乳状液类型转变[J].油田化学,2016,33(1):112-115.

猜你喜欢

分水乳状液静置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静置状态蓄冷水箱斜温层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酸碱质量分数对pH 控制的可逆乳状液转相的影响
亚麻籽胶-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微滴聚集体的制备及其流变特性
静置过程中茶汤感官品质及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的研究
分水剑
豆甾醇在葵花油水包油乳状液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桥梁群桩基础压力注浆静置时间预测试验
考虑水包油乳状液的复合驱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