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高效教学初探
2018-05-21熊俊阳
摘要:新课改以来,各地掀起了打造高中政治高效教学的热潮,一线教师纷纷加入进来,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各自都积累了很多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方法。笔者在本文将与大家分享的是提高高中政治教与学的效率的方法,即创设有效导入情境、借助新技术辅助教学打造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教学;有效导入;新技术
提高高中政治教与学的效率有很多途径,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自己,很多教师便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近年来,我通过不断实践在提高高中政治教与学的效率方面有了些许收获,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收获。
一、 创设有效导入情境,打造高中政治高效教学
为了调动高中生学习政治课的主动性,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而一个有效的课堂导入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有效的课堂导入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第一,动态视频导入。
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新课改后的高效课堂,都存在一个课堂导入的问题。如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个感性的认识,在课堂导入阶段,我利用设备播放了“有趣的汉字的演变”的小视频,通过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他们的情绪受到了感染,再导入新课时,他们就比较容易进入角色了。总之,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抓住各种教育培训的机会努力学习并掌握编制动态视频的技能,因为使用动态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渐成趋势,每位教师都应该学会该技能并将其运用到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来。
第二,用名言警句导入。
学生和名言警句经常见面,他们之间并不陌生。由于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学生们的最爱,因此如果把它们用在课堂导入阶段,必定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最终使新课顺利导入,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时,我搜集了一些关于创新方面的名言警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感染学生,为了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印象,我还亲自动笔书写了几句名言。由于名言警句蕴含深刻的道理和意义,它能调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这时我抓住时机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也说一说自己曾经积累的与创新有关的名言警句吧!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实践证明,教师利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不仅能显示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职业形象,还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总之,在导入新课时,各种导入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要坚持科学合理运用的原则,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毫无目的地运用。在运用导入手段时,教师可以单獨使用也可以将它们结合起来一起使用来导入新课。
二、 借助新技术辅助教学,打造高中政治高效教学
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新技术已经成为辅助教与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教育云平台的出现,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很快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普及开来。教育云平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播放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提供了可靠保障。这种方式不仅使相关的知识点变得易学好懂,还提高了政治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如果教师能使用教育云终端教学,那么他们就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自己在教育云上创建的政治课堂课件包上课,既节约了搜索各种政治教学资源的时间,又可以在线实时编辑课件包构建动态生成的高中政治课堂。如在教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时,有的学生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文明的源流和辉煌成就不是很了解,更不能在短时间搜索到全部相关信息并弄清学习重点,这就成了他们学习课文的障碍,为了缩短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终端为他们播放从公共资源上下载的有关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资料,他们观看后能迅速掌握并感受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这就实现了“长文短教”,大大提高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些政治教学内容比较短小浅显,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完成了政治知识的学习任务,这就为教师实施拓展以加深他们对政治知识的理解留下了余地。教师可以使用教育云终端直接播放自己在教育云创建的课件包里的课文拓展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以及有价值的文字资料。如在教授《感受文化影响》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在教育云找到相关资源并创建课件包。上课时,教师直接打开课件包里为学生们提供的几篇与文化影响有关的文章,让他们体会文化的魅力,以实现“浅文深教”。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有效导入情境、借助新技术辅助教学等手段,打造了高中政治高效教学。希望广大一线教师能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水平,不断大胆探索,总结出具有独特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打造高中政治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德军.构建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学周刊,2016-06-07.
[2]石炜君.探索简约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5-25.
作者简介:
熊俊阳,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