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

2018-05-21何红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内在逻辑思政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何红娟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复杂性本质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化的理论基础是实现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思政教育理念转换、大思政模式构建,教育共同体形成、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前提、根本要求、基本依托和必要基础。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内在逻辑;教育共同体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13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60-05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独特战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渠道。中发[3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2]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同时,发挥高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促使课程思政化进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质效力,同向效果的重要举措和手段。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从整体性角度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目的做了论述。他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教育思想仅从“认识”论出发将学校教育工具化、知识化,从而把追求超越现实社会的抽象道德和理念作为教育目的的做法,提出应该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做出“存在”论的解读,要遵循生命成长和发展规律,避免使教育变成纯粹是一项传授知识的理论任务和认识任务。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和教育思想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3]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政教育在观念上的突破,队伍上的扩充,载体上的拓展、内容上的丰富和方法上的创新。通过创新思政教育理念,主动转变思路,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而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外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1.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的需要

教育科学技术在带来知识增长和人类控制自然和社会能力提升的同时,受科技工具主义思潮的影响,高等教育工具理性倾向不断凸显。表现在学科和专业分化越来越细化、教育体制性和价值性的疏离,从而导致教育目标异化和场域的缺失。毋庸置疑,科学发展需要学科和专业分化,但由于对分化的错误理解及对育人目标整体性的无视,造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巨大分离、各门任课教师对话艰难、相互不理解、相互鄙视和攻讦现象时有发生。[4]我们从一些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的不懈、人文科学学生科学思维的缺失可见一斑。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跨学科之间的交流、专业之间的合作,交叉学科的渗透日益成为常态。我们发现“这种学科之间的融通,无论在自然空间上,还是社会的领域中,或是在研究的過程中,都在全方位的展开。在基本粒子世界、物理学家与哲学家找到了共同语言;在天体运行和音符的旋律之间,天文学家和艺术家对规律与和谐性达到了共同的体认;各种学科之间观念上的互启、方法上的互用、学科上的互构、精神上互融,正日益成为日益普遍的学科建设活动。”[5]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育精神信仰、塑造完善人格、养成道德化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涵盖并渗透在教育和实践的各个层面,迫切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课程思政是高校隐形思政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

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面临的环境呈现出高度复杂性,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出现新变化,单纯依靠“孤岛式”思政课很难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发展需要和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迫切需要深入挖掘各个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创新格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立场、观点、方法,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相对固定的课程资源、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要求,体现为显性教育。其他课程蕴含的隐形育人内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那些建立在学科史和实践体验性活动中鲜活的教育资源更有可感性、亲切性和生动性。另外,从社会总体需求和教育的本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课程的内在应有之意。由于对专业分化的错误理解和不当回应,各专业教师之间出现价值性疏离和场域疏离,由此产生的互信缺失、观点牴牾、效果抵消是思想政治教学危机的根源。只有各专业和任课老师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充分意识到每门课程所具有的隐形教育资源,建立良性的共生、共轭和共振机制,才能促进教育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充分实现“共效应”。

3.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要求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的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其终极目的是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前者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关心人培养人,不断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后者表现在通过宣传动员来凝聚力量、促进共识、统一思想,减少社会能量消耗,最大程度实现社会整合,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如何在多元中求统一,在多样性中求主导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意义阐释、价值追寻和精神引领使人的理想更加坚定,内心更有力量,精神充满能量、生命更有意义。通过宣传动员使社会更加和谐,人际交往更加公平,社会更加诚信,运行更加规范,因此在保证传统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资源,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各位教师的重要责任。“面对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教育者应以知识分子的的责任感维护在市场原教旨主义冲击下日益萎缩的的社会价值观和公民道德”。[6]在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中,每位老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教育者的使命担当。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理论基础

1.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教育性教学”思想中强调“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把德育与智育通过手段和目的的方式统一起来。[7]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事物普遍联系具有深刻性和具体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特征要求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考虑和全面透视,抛弃单向度、片面化的思维方式。一是要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在某些课程,某些部门和部分人的单打独斗,而要实行高校各个部门、各个教师的联合作战。邓小平曾经尖锐地指出:“工作上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哪一个人不合格,或者犯了错,而是因为合作不好,形成了几套马车。”[8]现实中广泛存在思想政治者主体之间奉行两种思路、两套模式来看待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主体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各说自话,形成两张皮甚至多张皮,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要同向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来看,国家、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要协调一致;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要对应衔接,协调互动。[9]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看教育之间要有机整合,周密协调,理论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要相互映射,立体互动,简单性内容和复杂性内容之间要有效安排,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系统的功能最优化,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性作为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体现出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韦伯将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种形式。价值合乎理性是人“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其它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10]由此行为者“向自己提出某种‘戒律、或‘要求,这种对固有价值的纯粹信念构成信仰的基础。工具理性源于科学技术对人类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具体指在实践中通过确认工具或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物的最大价值的功效。工具理性在给人类带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困感。近代以来两种理性的分离和割裂促使人们在更高层面思考两者之间的勾连關系。人们在实践中依靠工具理性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会促使人在更深层面领悟人生价值,深化对价值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价值理性的存在,为工具理性的存在提供精神动力。人们在实践中通过道德认知,实现道德超越。如果说我们是通过科学认知实现工具理性的话,对人本质导向在道德层面理想自我的追求则是价值理性追求的目标,两种共同确证“人是人的最高本质”。[11]课程思政化过程就是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层面追求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课程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承载着人类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形态和认知过程。无论是专业课、思政课抑或是通识教育课,都蕴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规律的探寻和思索,最终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突破了传统知识的分裂性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框架,在育人这一个更高目标实现了统一。课程思政就是挖掘所有课程的隐形教育资源,传授有温度、有厚度的知识,这种知识传授不纠缠于学科的单向度、线性知识进化论思想,而是引入人文情节和思考,在课程的学习中体验和感知科学的魅力,通过各种课程教育教学挖掘知识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3.课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

自从人类有了社会分工,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通常都会以特定的方式被纳入到社会的某一个行业或是专业之中,随着文明进化到更复杂的水平,这种分工就愈发精细和化,每一个细小的分支都可以用尽人必生的经历。现代大学的课程也是在这种专业化背景下产生的,不管是必修科、专业课、公共课都会有一定的偏向,是偏向于自然科学,或是偏向人文科学,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这种精细化和专业化也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许多政治、经济、科技问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复杂性,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和完成的,迫切需要跨学科之间的交融、沟通和协作。课程思政就是在科学和人文之间搭建的桥梁,使其融通,相互促进,通过挖掘其他课程的伦理资源、道德话题,理想境界,在真理性、求用性、审美性基础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理想信念的价值,他对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说:“如果你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还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灾祸,在你们埋头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12]课程思政通过挖掘和运用各个课程的思政资源,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通,两种教育的融合,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有差别的基础上走向交融与共栖,从而实现人类整体文明水平的升华。

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思政教育理念转换是思政课程建设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要坚持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也就是从实践活动中理解人,要在人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世界中去认识人的本质。[13]从这个理路出发理解教育问题,就是要以人——社会——教育三维互动关系为前提,克服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孤立片面的思想模式,建立系统的和联系的观点对待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课程协同发挥作用。所有专业学科都可以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14]一是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协同的目的是产生超越各个要素单独作用的整体效益,产生协同作用的前提是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二是整体育人的理念,整体思维超越单向度思维,孤立思维和片面思维的阈限,以整体的视野关照思想政治教育,对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实施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融合和统合,形成一致效能、同质效力和同向效果。三是发展育人理念,以发展的眼光和生成性思维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特定时空结构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式方法都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当前的境况下,实现各学科和课程的有效衔接,实现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各个学科和课程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基本要义。

2.大思政建设是思政课程建设的根本要求

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大思政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准确定位和功能明确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各个课程的思政资源,优化教育环境、拓宽教育的渠道,发挥所有教育主体的协同作用,并将理论与实践、教师与教材配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高度集成与融合的的思政教学观。[15]表现在教育系统集成性教育内容与方式的开放性和教育过程的延伸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在宏观上整体把握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辐射范围,秉持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理念。[16]一是要发挥思政课程的核心引领作用。在课程思政的一体两翼架构中,传统思政课处要发挥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二是要拓宽通识课的思政内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要根植学校的学科特色,引导、鼓励教师打破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的界限,以培育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是非辨别能力,美丑鉴赏能力等开发通识课的思政教育资源。三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完善课程思政体系,要将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各个学科的独特视域,理论和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3.教育共同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依托

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基于情感、习惯、记忆以及地缘和精神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每个共同体成员具有共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彼此相互依存,亲密互动形成共同成长的整体。[17]教育共同体是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或组织基于一定的行业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志同道合的团体。列宁在《论国民教育部的政策问题》一文中充分肯定教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作用,认为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都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因此一定要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育人目标要求,需要高校所有课程的教师形成一个共同体,推动专业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合作交流。从机制上看,一是要通过认知沟通形成合作共同体。教师本人的成长和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都需要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充分合作。二是要建立协作构筑实践共同体,实践作为教育的归宿,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效果的检验标尺,实践的复杂性和开放性要求高校教师积极关注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充实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更有温度和力度。三是要形成精神共同体。高校教师虽然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专业特长和智慧特质,但是在育人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具有相同的教育对象和共同的志趣和价值追求。在这三个维度上,高校所有教师实现了目标的一致和实践的统一,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成长。[18]

4.课程开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前提

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深刻阐述了课程资源的利用问题,提出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资源。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的深化,高校的思想政治资源开发要做到:一是充分利用其它各门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不仅社会科学中关于道德伦理,美学艺术、辨证思维的内容博大精深,就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中关涉到伦理价值、道德责任和家国情怀的内容也是浩如烟海。二是要充分利用各门教师的主体力量。所有课程教师,不管是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还是实践课,教师都在其教育环节中发挥着价值引导,情感传递和道德示范的作用。要按照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变有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甚至以错误言行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倾向,避免德育与智育、体育相互脱节现象。三是要加强“课程思政”课程设计。课程的开发设计就要从大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进行系统设计,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另外课程设计中要注意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网络深度讨论,角色体验与情感模拟、翻转课堂等探索当中,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实现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2016.

[3]舒志定.马克思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85.

[4]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2):9-12..

[5]肖峰.論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

[6][美]安迪.哈格里夫斯.知识社会中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20.

[7]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国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6.

[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9]阮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2):20-21.

[10][德]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1]魏晓兰.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4):64.

[12]爱因斯坦文集[ 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73.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吴晓庆,兰天.高校学生党建运行机制的优化与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2):104-106.

[15]王国炎.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5):9-11.

[16]曹文泽.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N].学习时报,2016-12-26(8).

[17][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 林荣远,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8]张增田,赵庆来,教师教育共同体:内涵、意蕴与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2-135.

[责任编辑:庞达]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思政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